鑑真東渡簡介 鑑真東渡的原因是什麼

本文已影響9.6K人 

鑑真東渡,是指僧人鑑真前往東瀛傳授佛教。鑑真曾六次前往東瀛,辛勤不懈地傳播唐朝多方面的文化成就,並帶去了大量書籍文物。具有極大的歷史意義促進了中日文化的交流與發展,使佛教更爲廣泛的傳播。

鑑真東渡簡介 鑑真東渡的原因是什麼

唐朝時,很多中國人爲中日兩國人民的交流作出了貢獻。他們當中,最突出的是高僧鑑真。他不畏艱險,東渡日本,講授佛學理論,傳播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促進了日本佛學、醫學、建築和雕塑水平的提高,受到中日人民和佛學界的尊敬。

鑑真其人

個人簡介

鑑真原姓淳于,14歲時在揚州出家。由於他刻苦好學,中年以後便成爲有學問的和尚。公元742年(唐天寶元年),他應日本僧人邀請,先後6次東渡,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在754年到達日本。

他留居日本10年,辛勤不懈地傳播唐朝多方面的文化成就。他帶去了大量書籍文物。同去的人,有懂藝術的,有懂醫學的。他們也把自己的所學用於日本。鑑真根據中國唐代寺院建築的樣式,爲日本精心設計了唐招提寺的方案。經過兩年,唐招提寺建成了。這是日本著名的佛教建築。

鑑真東渡簡介 鑑真東渡的原因是什麼 第2張

東渡原因

鑑真,唐代赴日傳法名僧,日本常稱爲“過海大師”﹑“唐大和尚”,俗姓淳于。揚州江陽縣(今江蘇揚州)人。

十四歲(一說十六歲)於揚州大明寺出家。曾巡遊長安﹑洛陽。回揚州後,修崇福寺﹑奉法寺等大殿,造塔塑像,宣講律藏。四十餘年間,爲俗人剃度,傳授戒律,先後達四萬餘人,江淮間尊爲授戒大師。

鑑真東渡簡介 鑑真東渡的原因是什麼 第3張

當時,日本佛教戒律不完備,僧人不能按照律儀受戒。733年(日本天平五年),僧人榮睿、普照隨遣唐使入唐,邀請高僧去傳授戒律。訪求十年,決定邀請鑑真。742年(唐天寶元年)鑑真不顧弟子們勸阻,毅然應請,決心東渡。由於地方官阻撓和海上風濤險惡,先後四次都未能成行。第五次漂流到海南島,榮病死,鑑真雙目失明,751年(唐天寶十載)又回到揚州。

曲折過程

在6次東渡日本中,鑑真等人遇到許多挫折,第一次東渡前,將和鑑真同行的徒弟跟一個和尚開玩笑,結果那個和尚惱羞成怒,誣告鑑真一行造船是與海盜勾結。地方官員聞訊大驚,派人拘禁了所有僧衆,首次東渡因此未能成行。

其後接連失敗,第五次東渡最爲悲壯。那一年鑑真已經60歲了,船隊從揚州出發,剛過狼山(今江蘇南通)附近,就遇到狂風巨浪,在一個小島避風。一個月後再次起航,走到舟山羣島時,又遇大浪。第三次起航時,風浪更大,向南漂流了14天,靠吃生米、飲海水度日,最後抵達海南島南部靠岸。歸途中,鑑真因長途跋涉,過度操勞,不幸身染重病,雙目失明。

鑑真東渡簡介 鑑真東渡的原因是什麼 第4張

鑑真最後一次東渡也並非一帆風順。正當船隊揚帆起航時,一隻野雞忽然落在一艘船的船頭。鑑真認爲江灘蘆葦叢生,船隊驚飛野雞不足爲怪,而日本遣唐使卻認爲不是吉兆,於是船隊調頭返回,第二天才重新起航,歷盡艱險到達日本。

鑑真帶去很多佛經和醫書到日本。他主持重要佛教儀式,系統講授佛經,成爲日本佛學界的一代宗師。他指導日本醫生鑑定藥物,傳播唐朝的建築技術和雕塑藝術,設計和主持修建了唐招提寺。這座以唐代結構佛殿爲藍本建造的寺廟是世界的一顆明珠,保存至今。鑑真死後,其弟子爲他製作的坐像。至今仍供奉在寺中,被定爲“國寶”。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