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兢兢業業爲何還是難逃亡國之運?崇禎自身有哪些短板?

本文已影響3.02W人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崇禎兢兢業業爲何還是難逃亡國之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和其他朝代不一樣,明朝的亡國之君在史學界總是備受爭議。一般說來,亡國之君所帶上的標籤大多都是昏庸無道、天怨人怒,最起碼的也應該是碌碌無爲。然而到了明朝,卻並非如此,因爲就大家所公認的,明朝的亡國之君崇禎委實是一個勵精圖治、憂國憂民的好皇帝。甚至在《明史》中,也給予了崇禎皇帝“憂勤惕厲,殫心治理”的評價。從很多方面看來,就算崇禎不會是一代明君,那也能夠是公認的“好皇帝”。然而事實上,恰就是這位看似欲圖力挽狂瀾一改往昔之頹勢的皇帝,卻是真正意義上的明朝的最後一任皇帝,最後愧對於列祖列宗而自盡於煤山之上,而在崇禎的自縊書中寫着的“朕死,無面目見祖宗,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無傷百姓一人”,則又爲崇禎的形象增添了不少悲情色彩。

對於明朝的滅亡,很多人都認爲並非是崇禎之錯,只怪明朝時運不濟,國勢衰竭,方纔令得整個大明王朝在最後的歲月中陷入一種內憂外患的境地,而崇禎所扮演的角色,只是一個倒黴的皇位繼承人,承擔起匡扶江山社稷的責任。在明朝滅亡的最後關頭,崇禎都堅定地相信,“朕非亡國之君,臣皆亡國之臣”,直接將亡國的責任歸咎於朝臣一方,算是將鍋甩得一乾二淨。當然,不僅僅是崇禎自己,就連壓倒明朝的最後一根稻草李自成也承認,“君非甚暗…臣盡行私”,以至於他攻進京師後便開始爲崇禎打抱不平。而後來的康熙在總結明朝滅亡之時,也將罪責指向了明末諸臣,稱“明末朋黨紛爭,在廷諸臣,置封疆社稷於度外,惟以門戶勝負爲念”,算是對九泉之下仍飽受爭議的崇禎最好的寬慰。

崇禎兢兢業業爲何還是難逃亡國之運?崇禎自身有哪些短板?

崇禎固然可憐、可悲、可嘆,然後在予以同情的時候,又不免還需要思考另外一個問題,爲何如此“英明神武”的皇帝,卻難改明末的危局困境,最後只能向命運低頭,甘願“任賊分裂”呢?難道就僅僅是因爲國祚將盡嗎?很顯然並不是。在很多時候,只有無法接受真實自我的人,纔會用虛構的美麗自己騙自己,而崇禎恰就是這樣一種人。不可否認,一直以來,崇禎都視治國理政爲重,兢兢業業,甚至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勤政之君,可是令人遺憾的是,當崇禎選擇放棄自我審視的那一刻,其實他就已經輸了,因爲他所能夠看到的,僅有那個早已不再腳踏實地的自己與妖魔化的別人,明末之殤,即亡於此。

明朝滅亡的幾點客觀原因

羅馬並非是一日建成的,而明朝的滅亡也不能夠歸結於崇禎一代。事實上,對於明朝的滅亡,有各形各色的說法,大多數都認同“崇禎之前,亡局已定”的觀點,畢竟崇禎在有明一代,雖不能夠堪比太祖、孝宗,但是也能夠躋身於中等之列,至少要比他的前幾任好上許多。所以,崇禎身上所值得同情的地方,很大程度上在於他的身不逢時,這一點毋庸置疑。所以,在講述崇禎的主觀原因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在明朝成爲歷史的前夕,所形成的頹敗之因。

(一)、昔之揮霍,積重難返

在崇禎之前的幾十年裏,明朝其實便已經到了國疲民羸的邊緣,崇禎所接手的,無非就是一個行將就木的爛攤子而已。經由前幾個皇帝的無度揮霍,明朝已然變得千瘡百孔,各種各樣的社會矛盾接踵而至。在朝局上,明朝後期的皇帝們不僅未能擔負其爲萬民之表率的責任,勤懇的理國治世,反而避退於屏後,任由宦官與奸臣輪番擅權,罔顧蒼生,令得官場風氣日下,本該是衣食父母的地方官員卻一步步蠶食本無立錐之地的百姓。於此,民憤安能不起?可以說,正是在幾代君王的共同“努力”之下,方纔令得明朝的生機漸失,亡局漸定。

崇禎兢兢業業爲何還是難逃亡國之運?崇禎自身有哪些短板? 第2張

(二)、國無賢臣,亂世初顯

我們知道,亂世出英雄,盛世出賢臣,然而實際上,在這其中本就是互起作用,即英雄於亂世方顯崢嶸,而賢臣於盛世施展才能。試想古代的盛世或中興,除了君王的英明之外,還在於臣子的賢能。至於明朝,在嘉靖、隆慶、萬曆三朝,還有徐階、高拱、張居正等賢臣能士,雖無法締造中興盛世,但卻尚能守成,甚至迎來大治。然而自張居正之後,卻再無能相,國家雖有能人,但終歸是遺於民間,未有更大舞臺。恰是如此,方纔令得宦官權勢漸重,東林黨雖赴大義,卻未能開明,無真正理政之才,賢才在野的局面自然會令得後來的崇禎無人可用,以至於他也發出最後的感嘆:“朝中無人!朝中無人!”

(三)、自然災害,人間難愛

不知何種原因,在明朝最後的幾十年時間內,所發生的自然災害更甚以往,似乎是明朝國祚將盡的預兆。蝗災盛行,鼠疫肆虐,赤地千里,草葉不存,更是有饑民易子而食的事情發生。據《明季北略》的記載:

“八九月間,民爭採山間蓬草而食。其粒類糠皮,其味苦而澀。食之,僅可延以不死。至十月以後而蓬盡矣,則剝樹皮而食。諸樹惟榆皮差善,雜他樹皮以爲食,亦可稍緩其死。迨年終而樹皮又盡矣,則又掘其山中石塊而食。石性冷而味腥,少食輒飽,不數日則腹脹下墜而死民有不甘於食石而死者,始相聚爲盜,而一二稍有積貯之民遂爲所劫,而搶掠無遺矣。有司亦不能禁治。間有獲者,亦毫不之怪,曰:“死於飢與死於盜爾,與其坐而飢死,何若爲盜而死,猶得爲飽鬼也”。

明末生靈之塗炭,於此可見一斑,而正是在此番的天災人禍之下,方纔令得越來越多的民衆對盤剝已久的朝廷大感失望,頓然起義,投身於反抗明廷的大軍之中,成爲葬送明朝的最後一把火炬。

崇禎作爲皇帝的性格短板

崇禎所身處的窘境不可謂不重,然而雖說逆境使人成長,但是就崇禎而言,萬般壓力集於一身,反而會令人疲憊停滯,甚至在急功近利的心緒之下作出諸多的錯誤決定。當然,值得肯定的是,在崇禎剛繼位之初,確實意氣風發,能夠總結前任之失,立志匡扶明朝江山以告慰列祖列宗。比如在繼位之後,崇禎便一洗往日宦官之禍,剷除閹黨,一時傳爲朝臣百姓之佳話。然而,在此沒過多久,崇禎便已然被短暫的勝利衝昏了頭腦,逐漸展露出剛愎自用的性格短板。

崇禎兢兢業業爲何還是難逃亡國之運?崇禎自身有哪些短板? 第3張

恰如崇禎時期一位朝臣所諫:“陛下求治之心,操之過急。醞釀而爲功利,功利不已,轉爲刑名”。然而,事實證明,你無論如何努力,都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若是能夠分門歸類,我更願意相信崇禎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因爲他似乎一直沉浸在自己那一觸即破的夢幻泡影之中,不願醒來。崇禎在任之際,雖然看似努力勤勉,但是實則多是無用之功,甚至很多時候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令得本就江河日下的明朝江山越發疲重。當然,很大程度上,這都和崇禎自身的性格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

崇禎是孤獨的,身處宮闈之內,他似乎很難去相信任何一個人,也正是基於這一點,方纔令得他缺失了君臣同德的可能。也許行至崇禎一朝,官場風氣確實難以與昔日相比,可是崇禎卻未能明白上樑不正下樑歪的道理,既然想要穿好衣襟,自然需要扣好第一粒釦子,而此時此刻,崇禎所扮演的,恰就是那第一粒釦子。可是,崇禎卻儼然忽視自我審視,視羣臣爲狡狐,長久以來都收攬臣權以爲己用,以防朝臣爭權奪利。可是,在崇禎的這番行止之下,卻使得羣臣心意難安,君臣之間糾葛漸起,自然而然就愈演愈烈,以至於到了水火難容的地步。

崇禎兢兢業業爲何還是難逃亡國之運?崇禎自身有哪些短板? 第4張

據記載,在崇禎一朝,曾經撤換大學士五十人,兵部尚書十四人,殺或逼殺督師、總督十一人,尚書五人,巡撫十二人。在這種高壓態勢之下,即便是有才之人,也容易在崇禎喜怒無常的秉性中丟了官職。其中最爲值得一談的便是袁崇煥之事,在崇禎時期,袁崇煥算是當時少有的治世治軍之能臣,然而即便如此,也難抵崇禎之殺意,似乎對於多疑君王而言,反間計之施行屢試不爽。袁崇煥之悲哀,在於未能馬革裹屍隕落於戰場,卻爲君王所忌,用最爲可氣的方式了此一生。歷史總是在重演,從某種角度來說,這也是明朝的悲哀。

對於任用朝臣的問題上,崇禎有着自己的無奈,他曾經公開承認:“文武各臣,朕未嘗不用,因其蒙,勉用內臣耳”。在這番心態之下,崇禎逐漸淡忘了前事,堂而皇之的任用宦官。可惜的是,崇禎在宦官的任用上似乎也未有明心,難辨忠奸。以致於朝綱爲宦官所壞,原本該屬於朝臣的權力,悉數爲宦官所攬,從此臣權雖服帖於皇權,然而對於政治生態而言,卻無疑是一場大災害。而至於滅亡之際,崇禎則還責怪於羣臣未能與君分憂,稱朝臣人人可殺,此又是何種因果?

結語:

毋庸置疑,崇禎皇帝和歷史上的大多數亡國之君的確有些很大的區別,並且在很多人看來,崇禎並沒有成爲亡國之君的“潛質”,畢竟身爲國君,崇禎曾經爲了自己的理想而身體力行過。然而,在現實中,寬慰僅僅只是表達同情的一種方式,大多數人所在意的仍然是最終的結果。治大國如亨小鮮,崇禎接過了皇位的最後一棒,可惜卻苦於大廈將傾的窘境,傾盡所有卻未能力挽狂瀾,這不能不說是明朝氣運將盡的定局,遠非崇禎一人所能夠承擔的。

然而,雖然天道未能酬勤,但是於崇禎個人而言,明朝之亡卻仍然和他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因爲他剛愎自用的性格短板。性格並非是智慧,所以憑藉崇禎在十幾年的治國經歷中可以看出,他也不失爲是聰明人,然而身爲一國之君,擔負起大明江山的責任,光是聰明還不夠,他還需要有足夠的聰明來避免過分聰明。可惜的是,崇禎還尚未能夠做到這一點。於是,在十幾年的朝局當中,崇禎所表現出來的馭臣之術委實令人大失所望,而君臣尚難和睦,更何談整個行將滅亡的大明政權?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