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美食家蘇軾,他發現了哪些美食呢?

本文已影響1.28W人 

說到蘇軾,人們的第一反應就是他寫的詞,說到蘇軾與食物,不能不說東坡肉,東坡肉就是蘇軾發明的,放到現代來,蘇軾簡直就是一個妥妥的吃貨啊。

宋朝的美食家蘇軾,他發現了哪些美食呢?

衆所周知,蘇東坡很倒黴,他不是被貶,就是在被貶的路上,黃州,惠州,海南……哪裏窮苦他就被貶到哪。若換成心靈脆弱點的官員,早承受不住“一哭二鬧三上吊”了,就算堅強的也多半整日唉聲嘆氣,愁眉苦臉。偏生蘇軾是個例外,失意絕望?沒時間,異地美食這麼多,他還要忙着研究“吃吃吃”呢。

於是,這段被貶謫的落魄歲月,硬生生被他個吃貨變成了美食的“創作之旅”。

元豐二年,42歲的蘇軾被調爲湖州知州,可剛上任三個月便因“烏臺詩案”鋃鐺入獄,差點掉腦袋,後來被貶到了黃州。

宋朝的美食家蘇軾,他發現了哪些美食呢? 第2張

那日子叫一個苦,無權無錢,連吃飯都是個問題,沒辦法,他只能揣着錢袋緊巴巴地過日子。那時在當地,豬肉很便宜,個個都不願意買,只有他買。但豬肉買回來,他可沒因爲廉價就隨意煮着吃了。生活對他不溫柔,他就自己對自己溫柔,特別是在吃這件事上,絕對不能馬虎。

既然賦閒沒事做,那就研究豬肉的新做法,沒想到他各種搗鼓加工後,竟發明了色香味俱全的東坡肉。還將“東坡肉”的燒製過程寫了下來,取名爲《豬肉頌》,教大家一起烹煮:

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他還會帶着家人一起去城東的荒地裏種田,自種自食,還給自己取了外號——東坡居士,日子過得美滋滋。但東坡居士沒耕幾年田,就被調離了,雖然是升遷,可他根本無心爭權上位,看透了官場黑暗的蘇軾,一度只想遠離京城,三番五次地懇請外放。

儘管如此,在宿敵上位後,他依然擺脫不了被針對、流放的命運。這次,他被貶到了惠州,已57歲高齡。別看嶺南地區現在繁榮昌盛,當時可是經濟落後的貧困地區,特別是惠州,窮到菜市場上每天只殺一隻羊,除了官府和有錢人能買到之外,普通人幾乎吃不上。蘇軾被剝了官職,日子過得特別拮据,就算向弟弟蘇轍要了七千錢,也經常缺米斷酒……可他很想吃肉啊!但不敢和權貴們爭,就想了個辦法,讓屠夫把人家不要的羊脊骨賣給他,故技重施,再次發揮改造美食的天分。

他先將羊骨煮熟,然後塗些酒和薄鹽,再放到火爐中去烤一烤,羊脊骨竟然酥香無比。蘇東坡吃得津津有味,說“如食蟹螯,率數日輒一食,甚覺有補。”

除了烤羊骨,他還看上了廣東特產——荔枝,並寫下了著名的《惠州一絕 / 食荔枝》。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看,有了荔枝,他都不在意被貶官的事實,還“不辭長作嶺南人”,難道真是吃貨都心大嘛!正當他以爲可以在惠州吃着烤羊骨,鮮荔枝安度晚年時,一封調令又來了,可怕,是海南!

那可是蠻荒之地,據說在宋朝,放逐海南是僅比滿門抄斬罪輕一等的處罰,到底有多苦?《與侄孫元老書》裏說:“海南連歲不熟,飲食百物艱難”;《聞子由瘦》裏寫:“土人頓頓食薯芋,薦以薰鼠燒蝙蝠”。

說白了,海南就是久旱不雨,糧食不能自給的“鬼地方”,百姓的主食多半是切碎成粒的甘薯,生活艱苦,連年輕人都難以忍受,而蘇軾此時已是個60歲的老頭。換作常人,可能就天天望着大海發愁等死了,可蘇軾倒好,直接蹲在海邊,咚咚咚地敲起生蠔,研究這新鮮東西該怎麼吃。竟然真的又被研究出來了:一是將蠔肉與漿加上水、酒一起煮;二是取出蠔肉,在火上燒烤,熟後直接塞進嘴裏。吃上一口,那叫一個過癮,便迫不及待告誡兒子,說:這種賊好吃的美味,可千萬別讓那些朝中大臣知道,不然他們可要搶着被貶,過來和我爭着吃了。

這就是蘇軾,他總有能力將“失意人生”變成“詩意人生”,縱然有一千種挫折,他也能有一千種對抗挫折的方式,將它們全都變成美味佳餚。後來他終於等到了赦免,離開海島時他還很得意地說:“九死南荒吾不恨,茲遊奇絕貫平生”,這豁達樂觀的性格真是絕了。不過還是忍不住“吐槽”一句,蘇軾呀,你也太愛吃了吧!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