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那麼昏庸,爲何諸葛亮沒有廢黜他呢?

本文已影響1.62W人 

劉禪的繼位是無可避免的事,劉備雖然一生老婆不少,但是後代子嗣卻沒有幾個。劉備費勁心力打下了自己的一塊地方後,生命也走到了盡頭,劉備的死其實也意味着三國開始進入後期了,張飛和關羽也依次在劉備的前面去世,最後留下一個小孩子和一個爛攤子,等着諸葛亮接手。

讓人敬佩的是,面對不成器的劉禪,諸葛亮沒有產生取而代之的想法,其實以諸葛亮的手段,加上他在蜀國的威望,非常有希望奪走皇位。士爲知己者死,劉備三顧茅廬對他的賞識之恩,讓他做不出這樣的事。蜀國安定下來後,諸葛亮提出了北伐大業,沒有自己主見的劉禪表示點頭支持。

劉禪那麼昏庸,爲何諸葛亮沒有廢黜他呢?

北伐到底應不應該,這本來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有人認爲北伐拖垮了整個蜀國,有人認爲北伐勢在必爲。但是北伐應該是諸葛亮的一種擔憂,他怕自己死後蜀國無人能挑起大梁,所以想在有生之年滅掉魏國,實現先帝光復漢室的夢想。除此之外,誰能找到諸葛亮北伐的原因?如果只是因爲他的一意孤行,何必興師動衆,百般勞累的去打仗,最後還病死在北伐的途中。以他的能力固守川蜀,做個逍遙的丞相安度晚年不是輕而易舉?

其實諸葛亮在《出師表》裏已經說的很明白了,這是劉備留下來的任務,也是諸葛亮跟隨了一生的主公的願望。諸葛亮死後,重擔轉移到了劉禪的頭上,再也沒有可以依靠的人,劉禪自己也算是一個精明的人,他只是胸無大志,沒有進取之心。

這也是很多開國皇帝的毛病,打下江山後,就想着怎麼坐穩江山,再無開拓進取之心。但是在羣雄並起,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三國,這種想法只會導致最後的滅亡。當魏國大軍兵臨城下的時候,劉禪毫不猶豫的舉起了白旗。

劉禪因爲是主動投降,司馬昭暫時沒有殺他,只是將他俘虜後提供好吃的好喝的,劉禪也表示很開心,高興的不思念已滅亡的蜀國,不過敵國的皇帝終究是一個隱患,幾乎沒有那個朝代取代前朝後,還放皇帝一馬,司馬昭對劉禪的殺心日益加深。

劉禪那麼昏庸,爲何諸葛亮沒有廢黜他呢? 第2張

就在準備動手的時候,司馬昭看見了劉禪門上的三個字,頓時殺意全無,大臣們也表示不解。原來劉禪門上的三個字是“中山寨”,倒過來念後,就是在山中。表示劉禪已經放棄了一切,只想過上在山中隱居的生活。如此窩囊的想法,司馬昭已經不屑於殺他。

其實這也是劉禪聰明的表現,要是他和李煜一樣在趙匡胤的面前,天天表現的思國思鄉,指不定一杯毒酒就賜給他了。你們怎麼看?有什麼想法可以在下面討論,喜歡的朋友點個贊。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