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爲什麼執意要遷都?趙光義又爲什麼帶頭反對

本文已影響2.33W人 

趙匡胤執意要遷都,趙光義帶頭反對,哥倆在鬧哪出?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大宋開寶九年(公元976年),即宋太祖趙匡胤在位的最後一年,正月某日,宋太祖下詔,決定在當年四月去洛陽,祭拜自己的父親趙弘殷。

春四月,宋太祖率文武百官來到洛陽,參觀了城中修葺一新的宮殿。

宋太祖出生在洛陽,喜歡那裏的風土人情,忽然覺得這裏比都城開封老舊的宮殿好多了,於是向百官提出了遷都的想法。

宋太祖的理由是:開封城無險可守,需要數十萬禁軍防禦,不僅勞民傷財,還會出現冗官冗兵現象,造成國家財政支出巨大,而洛陽據成皋之險,易守難攻。

《續資治通鑑》記載:宋太祖遷都的理由充分,決定也合情合理,可是以晉王、開封府尹趙光義爲首的大臣們卻出奇地一致表示反對。

皇帝的決定,弟弟帶頭反對,這是什麼原因呢?

趙匡胤爲什麼執意要遷都?趙光義又爲什麼帶頭反對

反對遷都的大臣之中,起居郎李符的態度極爲堅決,他向皇帝提出八個困難理由:“京邑凋敝,一也;宮闕不備,二也……”

洛陽城早已破爛不堪,恢復困難;

宮殿缺乏,需要時間營建;

郊廟年久失修,也需營建;

官府機構不健全,一時半會兒來不及設置;

城內百姓貧困,稅收有限;

軍糧無法供應,養不起大量的禁軍;

尚未建壁壘,無法保障京城的安全;

千乘萬騎在酷暑遷徙,過於辛苦勞累。

起居郎李符負責記錄皇帝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應該算得上宋太祖身邊的寵臣。

這位一向逢迎皇帝,可如今卻成爲反對遷都的急先鋒,這令宋太祖極爲不爽,沒有聽從他的諫言。

宋太祖的不爽不在於是否遷都,其原因在於,他已經明顯意識到,晉王趙光義已經羽翼豐滿,滿朝文武差不多都上了晉王的船。

趙匡胤爲什麼執意要遷都?趙光義又爲什麼帶頭反對 第2張

宋太祖祭祀父親的儀式結束後,依舊居住在洛陽,不肯回京。

大臣們知道皇帝的倔脾氣上來了,也不敢勸。

鐵騎左右廂都指揮使李懷忠卻冒死直諫:“開封城水運極爲便利,每年從江淮調運糧米數百萬斛,如果現在遷都洛陽,一切物資還要經過開封轉手,耗時費力,且難以保障都城巨大的需求。”

宋太祖依舊不爲所動。

晉王趙光義諫言,認爲目前不適合遷都。

宋太祖說:“遷河南未已,久當遷長安。”

——遷都洛陽也是權宜之計,將來遷都長安纔是長久之計。

趙光義叩首堅持反對,宋太祖無可奈何地說:“我決定遷都,沒別的意思,就是因爲洛陽有天然的屏障,可以裁撤大量冗兵,仿照周朝、漢朝的舊例,從此可保天下安定。”

趙光義說:“在德不在險。”

他認爲,江山是否穩固,不在於地勢險要,而在於帝王是否仁德。

太祖趙匡胤沒有正面表達對這句話的看法。

晉王離開後,宋太祖環顧左右大臣說:“晉王之言固善,然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殫矣!”——晉王的話也不是沒道理,可是不出百年,天下的民力就會被消耗殆盡啊!

不久,宋太祖“下詔東歸”,遷都一事不了了之。

趙匡胤爲什麼執意要遷都?趙光義又爲什麼帶頭反對 第3張

宋太祖可謂一語成讖。

百餘年後,“冗兵”問題依舊困擾着宋神宗,民力消耗過大,以至於徽欽兩朝,出現了“靖康之難”。

皇室被迫向南遷移,永遠失去了北方的疆土。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