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爲什麼要遷都?遷都之爭留下了哪些隱患?

本文已影響9.64K人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趙匡胤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趙匡胤消滅南唐之後,南方僅存吳越和漳泉兩個名義上的獨立政權。按照趙匡胤一統天下的既定方針,他應當一鼓作氣將這兩個政權滅掉。但是,宋太祖趙匡胤並沒有立即出征,反而在976年下詔,到西京洛陽視察。他的這次洛陽之行引發了一場大論爭——遷都之爭。宋太祖爲什麼要遷都?關於遷都有什麼隱情嗎?

趙匡胤爲什麼要遷都?遷都之爭留下了哪些隱患?

留下隱患的原因

江南收復後,趙匡胤並沒有一氣呵成將南方僅剩的吳越和清源軍(漳泉)兩個政權一併收入大宋的領土,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是因爲這兩個政權面對大宋已經完全喪失了抵抗力,尤其是吳越,積極響應宋太祖趙匡胤的號召,親自參與了攻打南唐的軍事行動。吳越作爲圍困金陵的主力軍,對攻滅南唐做出了重要貢獻。而割據漳州、泉州的陳洪進,從宋初就自稱自己是大宋王朝的附屬國,在江南被攻下後,又急劇意識到自己面臨的危機,便派遣自己的兒子前往東京,以求加強與大宋政權的友好關係。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十七有載:“平海節度使陳洪進以江南、吳越入朝,不自安,戊寅,遣其子漳州刺史文顥來貢方物,且乞修覲禮,詔許之。”

對於這樣的順從者,聽命者,雖將其迅速收服並不是難事,但如此一來便有損大國之風範,也不符合趙匡胤一貫追求的“和平統一”的最高理想。

其二是因爲吳越在與大宋聯合攻伐江南時,李煜曾經親自給吳越寫了一封信,企圖瓦解兩個政權的聯合。內容大意如下:脣亡則齒寒,今日沒有了我,明日就是你的死期!一旦吳越也併入了大宋的領土,你再也不會享受到稱王的地位,也只不過是大宋的一個布衣百姓罷了。

而吳越爲了表示自己的忠心(其實是有小心思存在的),爲避免“狡兔死,走狗烹”,派遣使者將這封信送到了趙匡胤手中。面對李煜說的話,趙匡胤自然不願意讓一個失敗者言中,爲了不落下口實,趙匡胤在收復南唐之後,就沒有急於將吳越、漳泉納入領土內。

趙匡胤爲什麼要遷都?遷都之爭留下了哪些隱患? 第2張

實際上,趙匡胤應該考慮的問題是如何統一北方,如何收復北漢,如何應對遼國的威脅。但是,趙匡胤對大宋定都東京的認識發生了改變,產生了遷都的想法。爲此,他想親自到實地做一番調查。沒想到的是,趙匡胤遷都的想法引起了一系列問題。

遷都之爭始末

976年,宋太祖趙匡胤下詔說,將於四月到西京洛陽視察。趙匡胤爲這次視察找了兩個很好的理由:一是到他父親趙弘殷的永安陵祭拜;二是在西京洛陽南郊祭天。儘管這兩個理由都很冠冕堂皇,但是趙匡胤身邊的人都非常清楚他此行的目的,因此極力反對。

趙匡胤無視衆人的反對和勸阻,執意到洛陽走一遭。按照計劃,他先到鞏義祭拜了父親的陵墓,又到洛陽南郊舉行了祭天的儀式。一切事情都處理完畢之後,趙匡胤卻絲毫沒有要離開的跡象,反而繼續留在洛陽,隨從大臣深知趙匡胤的意思,故而沒有一個人敢於勸諫回京。

然身邊不無見縫插針者,李懷忠也跟隨趙匡胤來到洛陽,他向趙匡胤進言:“東京有汴河的水陸運輸通道,每年運送長江、淮河的糧食幾百萬斛,京都有大軍幾十萬人,他們都依靠這條水路得到供給,若陛下身居此處,軍隊吃什麼呢?何況我們的根基在大梁已經非常牢固了。如果倉促之間遷都洛陽,臣真是沒發現有任何好處啊。”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十七有載:“東京有汴渠之漕,歲致江淮米數百萬斛,都下兵數十萬人,鹹仰給焉。陛下居此,將安取之?且府庫重兵,皆在大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動搖。若遽遷都,臣實未見其便。

面對李懷忠的勸諫,趙匡胤絲毫不留情面,按照《續資治通鑑長編》中記載,趙匡胤僅用了四個字直接拒絕李懷忠——上亦弗從。那麼洛陽究竟哪裏吸引住了趙匡胤,會令趙匡胤不顧衆人反對,執意要遷都洛陽呢?我們來對比一下大宋時,開封與洛陽的地位。

趙匡胤爲什麼要遷都?遷都之爭留下了哪些隱患? 第3張

首先要考慮的是,爲什麼大宋王朝建立之初要定都在開封呢?

開封與洛陽的差別

一、歷史因素

大宋王朝是趙匡胤通過陳橋兵變,在睡夢中被“黃袍加身”,然後以雷霆手段通過和平的方式奪取了後周的政權得來的。當時後周的都城是開封,而趙匡胤幾乎是以“接盤俠”的身份將後周全權接手,開封也就理所應當地成爲了大宋的都城。

在五代之中,有四個朝代的都城都定在開封:後梁、後晉、後漢、後周。也就是說,開封歷來受到皇室青睞,飽受文化的薰陶,尤其是在後周輝煌的時期下,開封人口劇增、房屋密集,儼然成爲了當時天下第一中心。

周世宗時期,爲了維護開封的形象,周世宗對開封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造,使開封形成了三重格局:外城、裏城、皇城。開封已經完全具備了擔當一個大一統國家京城的規模,而這也正是北宋定都開封的最大根基。

二、地理因素

《宋史》卷九十三《河渠志》中有載:“以大梁四方所湊,天下之樞,可以臨制四海,故卜京邑而定都。”開封位於華北平原南端,處於中原地區的中心,佔據此地完全可以俯瞰全國,正顯大國之風範。並且開封周圍一馬平川,有利於出動軍隊,控制地方動亂。

三、交通因素

我們可以清楚地從大宋的地圖中看到,開封不僅處於中原的中心地區,並且有四通八達的陸路、水路交通,是名副其實的“四達之會”。

趙匡胤爲什麼要遷都?遷都之爭留下了哪些隱患? 第4張

陸地方面有幾條主要的幹道:從開封往北,經過滑州(今河南滑縣)、澶州(今河南濮陽)、大名(今河北大名),可以到達河北諸州,並且可以直通遼國都城。

從開封往東有兩條主要幹道:一是經過曹州、濟州、兗州、齊州可以到達山東半島等地;一是通過南京(今河南商丘)、徐州(今江蘇徐州)可以到達海州(今江蘇連雲港)。

從開封往南去,經過陳州(今河南淮陽)可以到達淮河中游各地。往西,可以通過洛陽,進而到達秦州(今甘肅天水)和四川。

開封不僅有着陸地上的便利,水路亦十分發達,並且在宋代開封是一個以水路爲主的城市,也是全國水路交通的中心。在宋代的開封,水路多達四條:汴河、黃河、惠民河(蔡河)、廣濟河(五丈河),其中汴河最爲重要,它保證了北宋軍隊的給養。

四、軍事因素

清代的顧祖禹曾在《讀史方與紀要·河南方與紀要序》中做出如下批示:“河南,古所稱四戰之地也。當取天下之日,河南有所必爭。及天下既定,而守在河南,則岌岌焉有必亡之勢矣。”

也就是說開封此地一馬平川,雖然交通便利,但由於四周沒有山川圍繞,沒有可以依賴的自然屏障,若遼舉大軍南下,在華北平原上就如入無人之境,這是開封唯一的劣勢,也是最明顯的劣勢。

綜上所述,洛陽的優勢不及開封,趙匡胤一世英名不可能看不到這一點,故而在他人第三次進諫後,宋太祖趙匡胤終於改變了自己的決定。

趙匡胤爲什麼要遷都?遷都之爭留下了哪些隱患? 第5張

晉王趙光義的道德帽子

趙光義是趙匡胤的親弟弟,並且爲大宋的統一立下了汗馬功勞。他進言趙匡胤說:“遷都洛陽,未見便利。”趙匡胤回答道:“遷河南未已,久當遷長安。”意思是說遷到洛陽並不是長久之計,長久之計在於遷都長安。

趙匡胤繼續解釋說:“吾將西遷者無它,欲據山河之勝而去冗兵,循周、漢故事,以安天下也。”趙匡胤果然將開封沒有可以依賴的自然屏障、缺乏高山大川的地理優勢搬了出來,並將周王朝、漢朝也一併搬了出來,以證明這些王朝之所以繁榮,都是由於很好的利用了地利的天然優勢,省去了冗雜的軍隊開支,以實現大宋王朝的長治久安。

對於趙匡胤的說辭,趙光義不以爲然,他說:“在德不在險”。並說:“孟子早就說過‘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話來”。面對趙光義送來的道德帽子,太祖一時語塞,啞口無言,按照《續資治通鑑長編》的記載,及:“上不答”。

等到晉王趙光義離開後,宋太祖趙匡胤扭頭對身邊的人說:“晉王之言固善,今姑從之。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殫矣。”

第二天,宋太祖下詔,返回東京開封。自三月初九從開封出發,到四月十五回到開封,趙匡胤的這次西巡活動前後共持續一個多月的時間,而此次西巡“要考察西京洛陽、準備遷都西京”的目標也在衆位大臣尤其是晉王趙光義的勸諫下最終流產,這就是遷都事件的始末。

趙匡胤爲什麼要遷都?遷都之爭留下了哪些隱患? 第6張

小結

雖然史記是如此記載的,我們從中仍能看出不少端倪。比如說,衆大臣包括他的好兄弟李懷忠的勸諫,他都不曾給一絲一毫的面子,不管他們說的天花亂墜,趙匡胤始終“上弗從”。而他的弟弟趙光義來了以後,僅用三言兩語便“說服”趙匡胤改變想法,是不是有點太過簡單了。

並且,趙匡胤在洛陽做完了所有的工作後一直在洛陽停留,似乎在等什麼人,等趙光義來了以後,若趙匡胤真的被說服,怎麼會留下“今姑從之。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殫矣。”這樣的不吉利的話來呢?

加上趙匡胤回到京城後在不明不白中死在了燭光晚宴下,而他的弟弟趙光義成爲了大宋第二個皇帝,實在是令人費解。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