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義精神 人文主義代表人物

本文已影響2.67W人 

人文主義,又譯作人本主義,是一種基於理性和仁慈的哲學理論的世界觀,外文名叫做humanism,主張自由平等和自我價值,提倡的是寬容的世俗文化,反對暴力與歧視。

人文主義精神 人文主義代表人物

定義

人文主義(亦作人本主義)並沒有統一定義,因爲許多不同的人稱自己或被稱爲人文主義者,而他們的世界觀以及他們對人的觀念可能不相同。有些人文主義觀念互相之間非常矛盾。古代中國孔子時代或者古希臘時一些思想被認爲是很早期的人文主義思想。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和新教、天主教思想學派中也有聲稱是人文主義的派別。約翰·沃爾夫岡·歌德和弗里德里希·席勒的人文主義往往被稱爲歷史主義,而威廉·馮·洪堡的人文主義則與啓蒙運動的人文主義完全不同。文藝復興時期哲學被看作是思想的根本,而在洪堡的時期科學被看作思想的根本。

人文主義思想的歷史

古希臘

古希臘在西方,古希臘的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也提出一些早期人文主義思想觀點。

文藝復興時期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出現,不僅動搖中世紀社會基礎,也確立個人價值,肯定現實生活意義,促進世俗文化發展,由此形成與宗教神權文化對立之思想——人文主義。人文主義肯定人是生活創造者和主人,他們要求文學藝術表現人的思想和感情,科學爲人生謀福利,教育發展人的個性,即要求把思想、感情、智慧都從神學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因此,人文主義的學者和藝術家提倡人性以反對神性,提倡人權以反對神權,提倡個性自由以反對人身依附。(參見《外國美術簡史》,第62頁,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4月第二版)

現代

兩次世界大戰後,西方國家對人類自身反思越發明顯。

隨着冷戰開始,1960年代後,美國和西歐爆發一系列反傳統運動和民權運動、女權運動、以及20世紀末崛起的LGBT權利運動。

作爲概念的人文主義的歷史

在歐洲歷史和哲學史中,人文主義主要指14世紀到16世紀間,較中世紀先進之思想。今天一般歷史學家這時期文化和社會之變化稱爲文藝復興,而將教育上的變化運動稱爲人文主義。

人文主義這個詞出現的很早,來自拉丁文中的 humanitas ,古羅馬作家西塞羅曾使用這個詞。德國啓蒙運動時代的哲學家,將人類統稱爲 Humanität 。當時人文主義者稱自己爲 humanista 。直到1808年,纔出現 Humanism 這個詞。這個詞傳到東方,在日本譯爲“人文主義”。後來,中國使用了日語的說法。

中國的人文主義思想

中國遠古時代已形成人文精神雛形。《易經》中已經有明確記載“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觀測天文星象,把握時間變化;觀察人情世故、風俗習慣、信仰等,施行教化改造和引導,有效控制地域空間,成就天下一統。“上善若水,厚德載物”是《易經》人文精神核心思想。最高的善意志,如水一樣柔順,滋潤萬物;如大地一樣寬容,滋養蒼生。水和土地在《易經》屬至陰或至柔,表現一種深邃無窮的包容力和博大精深的智慧。有明確文字和史料記載,中國人文主義思想可追溯到三代時期。商、周之際,原來神靈崇拜風氣濃厚的殷商宗教社會在周代逐漸產生出理性思想,有了“天命靡常”、“惟命不於常”乃至“天不可信”等觀念。周公在《易經》基礎上演化出《周易》,提出“皇天無親,惟德是輔”,主張“以德配天”。崇尚德化政治,重德行揚善罰惡。周公還制定一整套祭祀禮儀制度,以人文精神結合原始氏族種族圖騰和祖先崇拜傳統,優化宗法制傳統。制定完備的法典《周禮》,相當於現在的民法典。提出“皇天無親,惟德是輔”、“敬天愛民”、“民之所欲,天必從之”等思想,便是早期人文主義思想雛形。到春秋時期,老子自然天道觀進一步發展,創立的道家思想,《道德經》其實是對《易經》得註解,甚至選擇性吸收,並對《易經》中隱晦哲理,系統地概括“道”和“德”之學術。孔子吸納《道德經》和《易經》思想,把“道”和“德”概念定義爲“仁”和“禮”,對《易經》平民化和政治改良,孔子的“仁”、“智”、“泛愛衆”、“君子和而不同”等思想,進一步奠定人文主義思想。劉心武認爲,十八世紀中期,中國文學家曹雪芹在紅樓夢通過塑造弱勢人物賈迎春的多舛命運也體現了人文主義關懷。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