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爲何要實行罷黜百家?他的真實用意是什麼?

本文已影響4.36K人 

公元前141年,漢景帝劉啓駕崩,太子劉徹即位,是爲漢武帝。很多人都不瞭解,接下來跟着本站小編一起欣賞。

我們中學歷史都學過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似乎自此以後漢朝就開始任用儒生和儒家思想治國了。然而小編近來讀到漢武帝的曾孫漢宣帝的一段話“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達時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於名實,不知所守,何足委任!”由此可以看出,所謂獨尊儒術並非任用儒生來治理國家,真正靠儒生治理國家的是漢宣帝的兒子漢元帝劉奭,結果最終導致西漢由盛轉衰!

爲何要罷黜百家

春秋戰國時代,面對亂世,仁人志士自然想要有所作爲,希望能夠安定天下,重新實現三代之治的安定盛世。所以纔會有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兵家、縱橫家、農家等等的思想流派百家爭鳴,其實他們都是在探索能夠穩定天下之道。結果最終是靠法家思想治國的秦國,通過變法不斷強盛,最終統一六國,建立大一統的王朝,天下重歸於安定。然而,法家治國過於嚴苛,天下百姓無法忍受,最終秦朝二世而亡。

漢武帝爲何要實行罷黜百家?他的真實用意是什麼?

漢高祖劉邦提三尺劍,以布衣之身建立漢朝。我們都知道,劉邦對於儒生是非常看不起的,漢初天下經過戰亂摧殘,民生凋敝,生活困頓。順應當時的情形,漢初採用了以道家思想爲藍本的黃老之治,無爲而治休養生息。至於所任用的公卿大臣,在惠帝、呂后之時多爲打天下的功臣,漢文帝本好刑名之言(法家),漢景帝也不任儒者,而竇太后又好黃老之術,所以儒生在漢初直到武帝即位初期(竇太后還沒死)都不受待見。

漢武帝即位之初,曾經向天下徵召“賢良方正直言極諫者”,結果這些人有些是法家、縱橫家思想的堅定支持者,提出的很多方略不合時宜。法家講求的是控制與反控制,以強大自己爲最高準則;縱橫家四處遊說,縱橫捭闔,挑動各方爭鬥,在天下清淨無事的時候,這些思想是極其不利於統治者統治的。所以當時丞相衛綰建議“所舉賢良,或治申、商、韓非、蘇秦、張儀之言,亂國政,請皆罷。”漢武帝採納了衛綰的建議,這其實是罷黜百家的發端。

一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王朝是需要一種統一的政治思想的,即今日所謂的主流意識形態。不能各說各話,那樣會導致很多問題。所以後來董仲舒在漢武帝下詔徵求治國方略時,在《舉賢良對策》中把儒家思想與當時的社會需要相結合,並吸收了其他學派的理論,創建了一個以儒學爲核心的新的思想體系。將周代以來的宗教天道觀和陰陽、五行學說結合起來,吸收法家、道家、陰陽家思想,建立了一個新的思想體系,成爲漢代的官方統治哲學。這其實就是所謂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獨尊儒術並非任用儒生

在我之前的印象中,似乎漢武帝採納了董仲舒的建議,自然應該重用董仲舒,雖說不至於提拔爲丞相。但最起碼應該在中樞,能夠時時爲漢武帝出謀劃策,然而縱觀董仲舒一生的經歷,卻不過兩任諸侯國的國相而已,遠離中央,並沒有多少治國之策見於當時。所以可以說漢武帝劉徹,其實只是採用了董仲舒的思想建議,爲漢朝建立統一的政治思想,並沒有過多的拔擢儒生重用。

漢武帝爲何要實行罷黜百家?他的真實用意是什麼? 第2張

漢武帝死後的選定的輔政大臣分別是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前三個人都可算作外戚,桑弘羊是商人出身,沒有一個儒生。漢昭帝在位期間,大權掌握在霍光手中,一直到漢宣帝初期都是如此。漢宣帝對於儒生的態度,在開篇已經很明顯——不達時宜,何足委任。結果漢宣帝的太子劉奭卻柔仁好儒,漢宣帝曾因此慨嘆到“亂我家者,太子也”,結果劉奭即位後,果然任用儒生,後來又崇信宦官,導致大權旁落,西漢王朝就此走向衰落。

綜上所述,所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只是爲了統一王朝的統治思想,並非真正的重用儒生,也並沒有採用儒家思想來治理國家,其實從儒生中選拔官吏是後世的事情。統一的政治思想對於穩定漢王朝統治有着很大的作用,然而專制“大一統”的思想固然能夠增強民族之間的凝聚力,但同時卻也將專制集權推向了登峯造極之地步,造成了後世思想僵化,不再有百家爭鳴的思想井噴之勢。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