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楊榮的一生都是什麼樣的?經歷了什麼?

本文已影響2.53W人 

楊榮,明朝前期大臣,與楊士奇、楊溥並稱三楊。。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明朝是一個由平民創立的王朝,也是代表着漢族從少數民族手中奪回統治權的一個王朝。大明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因爲經受過軍閥混戰的年代,所以在自己建立王朝以後,採取了同姓封王的政策,朱元璋認爲這些藩王都是朱家王朝的子孫,所以能夠起到團結互助的作用。但是由於在繼承人的問題上沒有考慮周全,導致他駕崩以後,明朝上演了史上最爲動盪的靖難之役。

朱元璋第4個兒子名叫朱棣,在洪武三年被朱元璋封爲燕王。朱棣的性格勇猛,從公元1410年開始就帶領明軍進行多次北伐,在飛雲山大戰中更是擊破5萬的蒙古鐵騎。連年的征戰使得朱棣手下有很多精兵良將,成爲潘王中實力比較強的一個。

朱元璋的長子叫朱標,在被冊封爲太子後美多久就去世了,他的兒子朱允炆從小就跟隨爺爺朱元璋一起生活,日常的學習和練功都由朱元璋親自教誨。在朱元璋駕崩以後登基稱帝,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建文帝。建文帝生性溫潤,他生長在一個和平的年代,跟叔叔朱棣相比他的性格相對來說柔弱。

登基以後,在親信大臣的密謀下,先後對各地藩王採取了消權的手段。朱棣目睹了周王、齊王等人先後被廢,最終在姚廣孝的建議下舉兵起義,他們打着“清君側、靖內難”的名義一路南下攻佔南京,史稱靖難之役。

這一場叔侄之戰打了有三年,開始的時候建文帝手裏的資源要比自己的叔叔多很多,畢竟名正言順的皇帝不管從道義上還是軍事力量上都是很有優勢的。但朱棣天生一副勇者之相,他永不服輸的個性總是能夠幫助自己在危機時刻保存實力,一旦抓住機會立馬能扭轉劣勢。

歷史上楊榮的一生都是什麼樣的?經歷了什麼?

靖難之役時,兩軍在今天東壩展開廝殺。這裏揹負重山,面對平陸,諸山之水連河通海,壩河、亮馬河、溫榆河交匯。朱棣騎一匹青驄馬,被敵軍追逼到一條河溝邊。眼看就要沒命,情急之下他問坐騎:你能跨過這溝,讓我脫險嗎?

說完一抖繮繩,這馬馱着朱棣噌地一下連跨三道河溝,甩脫追兵,化險爲夷,最後累死。終於朱棣等來了一個機會,吞併寧王朱權的部隊,他此時的戰鬥力達到了空前的高度,一路向着南京衝殺過來。

小皇帝哪裏見過這樣的陣勢,在自己的叔叔馬上就要到達南京的消息傳來以後,那些曾經鼓動他的牆頭草們早已做好了逃跑的打算。

建文四年六月十四日,也就是朱棣率領大軍到達南京城下的日子。當時駐守南京城的是朱元璋的第十九子谷王朱橞,看到朱棣來到城門樓下,朱橞未動一兵一卒將城門打開。

在面對自己取得的勝利果實面前,燕王朱棣心情異常興奮。唾手可得的皇位就在眼前,朱棣掩飾不住自己的內心,快馬加鞭向皇宮奔去。就在即將入宮的路上,朱棣被一名小官冒死攔住了自己的座駕,生性彪悍的朱棣很是詫異,對這名小官充滿了好奇,不知他爲何要攔住自己?

攔住燕王的人說他是翰林院編修楊榮,是建文二年的榜眼。時年三十一歲的楊榮沒有回答這位準皇帝的問題,反而問燕王,“殿下此次入京,是先要拜謁太祖陵寢(明孝陵)呢?還是先即位呢?”楊榮的聲音雖然不大,但卻像一盆冷水澆在朱棣的頭上,立時讓他清醒(“成祖初入京,榮迎謁馬首曰:‘殿下先謁陵乎,先即位乎?’成祖遽趣駕謁陵。”見《明史·卷一百四十八》)

按照明朝的禮制,任何藩王登基前都應該到祖先的陵寢拜見前任皇帝,這是他向所有人證明自己是遵從先祖遺志繼承的皇位。其實朱棣的皇位得來的是不是名正言順,他自己非常清楚。對於這個搶來的皇位,特別是從自己的侄子手中搶來的,如果不想被史書記載成篡位者,他就必須要爲自己找到合適的理由。拜見朱元璋,讓自己成爲朱元璋選定的接班人,是他證明自己地位合法性的唯一出路。

歷史上楊榮的一生都是什麼樣的?經歷了什麼? 第2張

然而心情激動之下的朱棣卻忘記了這一點,差一點讓自己犯下大錯。好在楊榮的及時提醒,讓燕王朱棣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於是趕緊對周圍的人說道,孤此次入京,自然是要先拜祭先帝陵寢。只是突聞宮中失火放心不下,好在火已撲滅,那麼孤就要馬上去拜見先帝了。說完立馬調轉馬頭直奔孝陵而去。

就這樣在楊榮的提醒下,燕王朱棣在拜祭完朱元璋以後才進入皇宮,被他的擁護者們推上了帝位,史稱明成祖。雖然對於他這個皇帝的得來過程有過很多猜想,但畢竟在他一系列的登基儀式都是按照規矩來的,所以大多數人還是默認了他的合法性。

因爲楊榮的這一功勞贏得了朱棣對他的賞識,登機後沒多久就將他選入了文淵閣,與楊溥等人一起參加國家的政務工作。在後來朱棣皇帝的多次出征過程中更帶着他隨身左右,即使朱棣駕崩以後依然能夠擔任首輔的地位,不管從地位還是名望上都達到了人生的最高峯

他的一生只因一句話而搭上了順風車,最終成爲四朝宰輔,堪稱傳奇人生。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