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張悌的一生是什麼樣的?都經歷了什麼

本文已影響1.88W人 

吳國,三國之一,是孫權在中國東南部建立的政權,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這篇文章,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世人應該都知道俗語有云“打騾子驚了馬”,而在衆所周知的三國時代,魏、蜀、吳三家爭霸天下,最終魏率先一戰而滅蜀,當時天下本以爲東吳亦將頃刻覆滅,不想卻時隔了十七年後,才俯首洛陽,歸命於司馬氏的九州大統一之下

歷史上張悌的一生是什麼樣的?都經歷了什麼

蜀漢後主劉禪遮面銜璧,縛身擡棺,將他老爸劉玄德、相父諸葛孔明辛苦半生,打下的成都府獻給老魏家的時候,江東孫氏老吳家本該像那“宰騾受驚”的馬兒,頓生脣亡齒寒、兔死狐悲的警惕來,可很不幸的是,東吳上下竟還沉浸在一片偏安逸樂的“太平景緻”當中。

縱觀整個東吳朝堂,竟只有一個罕見的良臣,爲吳國運勢深感憂慮,且已窺破天機,對三國最終之結局瞭然於胸,好似那能掐會算的諸葛亮一般,這位良臣後來也成爲了臨危受命的一代賢相,最後竟與諸葛亮在整個三國時代,前後呼應,東西相望,並譜寫了終結三國鼎立六十年最爲悲壯的篇尾曲。

而三國至今一千八百多年,正史當中卻幾乎難以找到這位三國賢相的生平傳記,只有在許多軼事別史、地方文志中才能尋覓到他忠貞報國,且頗爲傳奇的人生經歷。至於最爲權威的陳壽《三國志》爲何會將這樣一個重要人物所遺漏,恐怕許多看官都會感到百思不得其解,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述一番其人一生之事蹟,或許能從塵封已久的史事當中,一窺其中究竟。

這位賢相名叫張悌,字巨先,荊州襄陽人。年少時就像後世的包拯、宋慈、海瑞一樣,對疑難複雜之事極有洞察力和判斷力,因此而頗有名氣,當孫權第六子孫休在周瑜時代老將丁奉的幫助下,斬殺權臣孫綝,繼他七弟孫亮成爲東吳手掌實權的太宗景皇帝。

張悌則作爲“東吳中興”後被地方舉薦的青年才俊,出任屯騎校尉,這是宮中御林軍直接受命於皇帝的八校尉之一,可見張悌入仕的起點不是一般的高。後來蜀漢被魏國所滅,吳國南部的交趾、山越等部族此起彼伏作亂,竟把年僅三十歲的吳景帝孫休嚇得一病不起,突然暴疾而亡,在位只有七年。

而朝中大臣們害怕太子年幼,在這個天下動盪時期,主少國疑,於是擁立了孫休已去世的三哥,孫和之子孫皓爲帝。孫皓做上皇帝之後,想起自己本有一番作爲,卻被冤死的親爸爸,心中感慨萬千,於是在即位初也打算勵精圖治,強盛東吳,於是慧眼識人,將張悌提拔爲丞相,封山都侯,統領百官。

當年,魏國大將軍鍾會、鄧艾受權臣司馬昭之命征伐蜀漢,吳國有人就問張悌說道:“司馬懿父子三人在魏國獨攬大權,淮南發生過王凌、毌丘儉、諸葛誕三次叛亂,朝中還曾有曹爽、夏侯玄等宗親大臣極力頑抗他們司馬氏的專橫,魏少帝曹芳被司馬師所廢,魏帝高貴鄉公曹髦被司馬昭所弒殺,可謂大難屢作,他父子兄弟雖然智謀超羣,然而如此奸詐殘忍,中原百姓豈肯心服?

如今又要耗竭全國的財力和物資,集結大兵團,揮師遠征險峻的巴蜀之地,這樣搞得兵勞民疲,卻不知要好好撫卹,到時候一敗塗地,收拾殘局都顧不來,還能有何大作爲嗎?

昔日春秋時吳王夫差強行征伐齊國,並不是吳國不能戰勝齊國,而是沒有安定好國內,做到固本除患,才使越王勾踐抄襲其後,一戰而得姑蘇,身死國亡,實在太可悲了!當下司馬昭與蜀漢爭地,也是打算要效仿吳王夫差吧!”

張悌聽了之後,卻冷笑着回答道:“不然!不然!當年魏武帝曹操以武功威震華夏,四海之間沒有不懼怕他的,然而這個人推崇奸詐,好使權術,對四方征伐無度,老百姓都畏懼他的威嚴,卻沒有打心底感懷他的德義。

後來他的兒子魏文帝曹丕、孫子魏明帝曹叡繼承他的王位,也都是殘暴肆虐的君主,對內都喜歡大興土木,營建豪華奢侈的宮殿,對外卻害怕蜀漢丞相諸葛亮、遼東燕王公孫淵,還有我們東吳前太傅諸葛恪這樣的英雄豪傑,以至於在東西兩地間來回驅策馳騁,疲於奔命,沒有一年獲得安定,中原百姓也對他們喪失了冀望和信心,這樣的日子一晃就是幾十年之久啊!

歷史上張悌的一生是什麼樣的?都經歷了什麼 第2張

而當司馬懿做了魏國太傅,其長子司馬師做了大將軍,次子司馬昭又做了天下兵馬大都督、加九錫,封晉公之位,父子三人手握大魏權柄,西拒諸葛,北定公孫,向南使我東吳前諸葛太傅未能北進寸步,蜀漢名將姜伯約更是被壓得避其鋒芒,蜷縮於沓中,如此累有大功,又在魏國境內除去煩瑣的徭役,苛刻的稅賦,並頻繁開倉賑濟流離和窮困的百姓,中原百姓沒有不感激他們的,對司馬氏也是歸心久矣!

因此纔會導致淮南三叛時,魏國四方諸侯居然一點反應都沒有,沒有一人站出來響應和馳援洛陽朝廷,魏帝曹髦被當衆殺死在魏宮南門,洛陽、許都、鄴城乃至長安這些名都藩鎮,竟像失去了知覺一樣不能動彈,而司馬氏卻似摧枯拉朽一般,毀滅一切看似堅硬頑強的敵軍,蕩平異己也易如反掌,不僅如此,他們任用賢才,驅使能人,各盡其心,以此觀之,司馬氏如果不是智勇兼備之人,怎能做到呢?

他們已經像當年周文王、周武王伐紂時那樣,軍隊的威武已經張開了,國中的根本已經牢固了,天下的人心已經臣服了,因此他們欲奪取天下的奸計也就要得逞了!

如今的蜀漢則是由黃皓一類的宦官專權,舉國上下毫無可信的政令,後主劉禪深居內宮,不知道整天在做什麼,而朝外只有一個姜伯約百般徵調羌戎的兵力,對魏國無休止地展開蚍蜉撼樹般的軍事行動。

一直搞得勞民傷財,士卒疲敝,甚至到了不求城池,只求到魏境劫掠一番而歸,如此競求外利的地步,而在內又不修守備,以前諸葛丞相設立的武裝要塞,基本都已廢弛,魏蜀兩國這樣一對比,高下立判,強弱已明,像蜀漢這樣的危國,就算不用智謀征伐也能輕易取勝的呀!

即便一時不能攻克,對魏國而言只不過是無功而返,也不可能再像當年諸葛亮在時,會有全軍覆沒,被蜀漢反噬吞併之憂了!如今司馬昭發兵伐蜀,正如春秋時楚國鑄就了干將莫邪寶劍,吳國就深感懼怕,秦穆公得到孟明這樣的名將,晉國便大爲憂慮,這就是彼之得志,故我之大患也。當下魏國司馬氏伐蜀,對我們東吳來說就是不可不防的大患啊!”

當時的吳人聽了他說的話,都笑話他是杞人憂天,不足爲慮,可沒多久成都被魏軍攻陷,蜀後主劉禪投降的消息就傳了過來,大家都嚇得戰戰兢兢,生怕魏軍會立馬乘勝東下,同時也都佩服張悌的先見之明。

後來司馬昭的兒子司馬炎代魏自立,開創西晉王朝,坐上了皇帝寶座,成爲了晉武帝,不久便發兵伐吳,東吳皇帝孫皓嚇得趕緊命丞相張悌採取應對之策,張悌則親自總督東吳的各路兵馬,命大將沈瑩、諸葛靚率精兵三萬爲先鋒,在晉軍還沒有到達之際,搶先渡過長江展開防禦。這個諸葛靚就是魏國反司馬氏叛臣諸葛誕的兒子,也是蜀漢諸葛亮的堂弟之子,他和張悌也是好朋友。

東吳先鋒到達江北牛渚的時候,沈瑩說道:“晉軍以前在中原,只有馬步兩軍最爲厲害,後來征服蜀地,爲了對付我們東吳,在那裏操練水軍很久了,如今大舉傾國之兵南下,如有氣吞萬里之勢,我最擔心的就是他們會從西蜀益州讓精銳水師浮江而下,我們在武昌駐守的長江上流諸軍,多年已沒有什麼戒備,以前的成名老將都已去世,現在都是些少不更事,未經戰陣的青年當任,恐怕沿江諸城都抵擋不了晉人的攻勢

我們只有集中整個東吳的力量,有待一場拼死大決戰,如果能僥倖獲勝,武昌以西的敵人自然就化作無形,江北那些城池丟失了,我們還能伺機攻取,如今丞相卻要我們全部渡江離境,與晉人一戰,打勝了奪得幾座城池,也守不住,如果失敗了,國中精銳喪盡,東吳的大勢也就去矣!”

張悌說道:“東吳將要滅亡,無論賢愚之人都是共知的,這已經不是今日之新聞了!我同樣害怕晉人水師會從蜀地順江而來,要是把這個擔心說出來,恐怕東吳衆心必然會大爲驚駭,這樣我們就不戰自潰,再也沒有一點取勝的機會了!

歷史上張悌的一生是什麼樣的?都經歷了什麼 第3張

現在我們全師北上抗敵,如果失敗,無非是一同爲東吳社稷赴死,也沒有什麼好遺恨的!如果還能取得勝利,晉人也必定會像前幾次一樣向北退兵,到時候我們就鼓舞士氣,乘勝追擊,以萬倍之威勇一舉奪取淮南之地,然後在中原與之決戰,不信不能將晉人攻破的!

如果聽沈將軍的計策,坐守江南,分兵東西死守,恐怕大家早無戰心,敵人一來就各自逃散了,與其這樣坐以待斃,不如鋌而走險,深入敵境,孤注一擲,主動出擊,放手一搏,要是率先示弱,坐待敵至,君臣一起投降,吳國自武烈皇帝孫堅創業,到當今皇上共計六世,竟無一臣子盡忠死難,這難道不是奇恥大辱嗎?”

於是吳軍只得渡江與晉軍開戰,結果大敗虧輸,沈瑩戰死,只有諸葛靚帶着五六百親兵逃了回來,他們還特意經過都督中軍大營,來接張悌一併南逃。可張悌堅決不肯離去,諸葛靚甚至親自上前將他拽出營帳,對他說道:“巨先!天下存亡自有天數,豈是你一人可以支配的,爲何還要這麼固執地去求死呢?”

張悌流淚答道:“仲思賢弟!今天就是我的死期!我還是孩童的時候,就被你大堂哥諸葛恪相爺所提拔,我時常害怕自己不能以死相報其知遇之恩,而有負諸葛相爺的寄望重託,如今以身殉東吳社稷,怎會考慮逃遁他方呢?你不要再拽我了!”諸葛靚聽了之後,只好收淚而退,還沒等他走出百餘步,晉軍便已經趕到,張悌就這樣爲東吳壯烈殉國!

而諸葛靚後來隨孫皓作爲降臣被送到了洛陽,臉皮厚度與蜀漢劉禪不相上下的孫皓,由於在晉武帝面前大言不慚,逗樂了滿朝文武,而被恩賜封爲了歸命侯。諸葛靚則被他的姐夫,也就是晉武帝叔叔琅琊王司馬伷庇護在王府之中。

急得晉武帝親自跑到琅琊王府,在廁所當中找着諸葛靚,竟以當年忘得一乾二淨的“發小之情”,近乎哀乞般懇求他出來做官輔佐自己,可諸葛靚一想到之前慘死在司馬昭手裏的親爸爸諸葛誕,又想到忠烈滿門的二伯蜀漢丞相諸葛亮,以及自己的知己東吳丞相張悌張巨先,便狠下心腸堅決不領司馬炎的念舊惜才之情,最後司馬炎也無可奈何,只得放他回到山東老家,終身不仕,隱逸餘年。張悌也確確實實成爲了終結三國時代的最後一位丞相。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