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的一生是怎樣的?他提攜過哪些人?

本文已影響1.67W人 

說到韓愈,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下面小編爲各位介紹一下相關的歷史事蹟。

唐穆宗長慶四年(824年)臘月,雪後初晴,寒風蕭索。長安城靖安裏韓侍郎府邸內,一羣和尚圍站在韓愈病榻前,正聽韓愈交代後事。病入膏肓的韓愈顫巍巍伸出雙手,跟和尚們說,你們仔細看看我的雙手雙腳,還有雙腿,是不是完好無損,有沒有長癩瘡。羣僧說,沒有沒有,絕對沒有。韓愈說,你們出去告訴世人,我是不吃藥病死的,不是吃金石藥毒死的。

言訖,氣絕。

唐肅宗至德二載(757年),56歲的李白被宋若思營救出獄,隨其來到武昌縣,恰逢武昌縣令韓仲卿即將卸任。韓縣令頗有政聲,深得百姓愛戴,老百姓便找李白寫一篇《去思頌碑文》,給韓縣令拍拍彩虹屁。李白名揚天下,曾讓李隆基調羹,楊貴妃倒酒,楊國忠磨墨,高力士脫靴,“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如果他肯出手,自是莫大殊榮。

李白仔細詢問當地父老,確認韓縣令絕非欺世盜名之徒後,當仁不讓,一氣呵成,將韓仲卿比作聖人孔子,“德之休明,不在位之高下”,“未下車,人懼之;既下車,人悅之”,“惠如春風,三月大化,奸吏束手,豪宗側目”,“官絕請託之求,吏無絲毫之犯”。

五年後,李白病逝於當塗縣,韓仲卿聞知,淚如雨下。再過六年,韓仲卿生下一個孩子,取名韓愈,愈之本意爲進,《詩經·小雅》:憂心愈愈,愈愈乃益甚之意。韓仲卿希望韓愈長大後好好學習,積極上進,成爲國家棟梁之材。

可惜纔不是那麼好成的。古人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一塊頑石想要成爲一塊好玉,必須經過脫胎換骨的錘鍊。韓愈三歲時,韓仲卿夫婦相繼駕鶴西去,韓愈跟着大哥韓會生活。十歲時,宰相元載倒臺,韓會是元載紅人,被貶韶州刺史,韓愈跟着哥哥來到嶺南生活。僅僅過了兩年,韓會一病不起,鬱然而終。妻子鄭氏帶着12歲的韓愈扶棺北上,叔嫂二人“泣血號天,水浮陸走”,將韓會埋葬在家鄉南陽。

韓愈出身官宦家庭,父兄都曾身居顯位,他從小也過着車馬盈門錦衣玉食的生活,這種“曾經闊”的經歷對於一個人日後成功絕對是最佳催化劑。曾經闊的最大好處,便是“固窮”。孔子說,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君子就是出身上流社會經歷過“曾經闊”的貴族子弟,他們在家道沒落後依然能夠堅守理想,抵受誘惑,向着目標堅韌而行。小人就是沒經過“曾經闊”的寒門子弟,沒見過花團錦簇,難抵誘惑,給個仨瓜倆棗就把前行之路忘掉了,終成碌碌庸人。

比如魯迅,比如陳寅恪,比如金庸,都是經歷過“曾經闊”的牛逼人物。

韓愈的一生是怎樣的?他提攜過哪些人?

家道衰落,韓愈小小年紀便明白,唯有勤奮讀書,方能再振門楣。他“自以孤子,幼刻苦學儒,不俟獎勵”。不用寡嫂催促,每天勤學苦讀。可惜這種吃了上頓沒下頓的貧苦日子也沒過幾年,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長安兵變,唐德宗出奔奉天,中原大亂,韓家再次舉家南遷,逃往江南宣城,時年韓愈17歲。

孟子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這句話關鍵詞其實只有一個,便是“忍性”。忍字心頭一把刀,一個人只有學會忍受一切屈辱和不公,一切瑣碎和繁雜,一切誘惑和寂寞,沉下一條心,靜下一口氣,執着如惡魔,糾纏如厲鬼,假以時日,日有所益,或有所成。沒有這股忍勁,便如風中浮萍,是長不成大樹的。

韓愈是虔誠的儒家弟子,聖人云,君子之學爲己,小人之學爲人。君子學習是爲了增強自身學識,小人學習纔是爲了取悅別人。韓愈一直都以君子自居,雖然窮,但是有骨氣。到了二十歲,家裏揭不開鍋,就去親友那裏求助,親友說,既然你是讀書人,就該考進士啊。只要考中進士,富貴榮華便會隨之而來,還用這麼低三下四求人啊。韓愈聽了,西漂帝都。

啥叫君子之學爲己,小人之學爲人?比如同樣寫自媒體,如果一味琢磨讀者喜好,讀者喜歡看什麼我就寫什麼,這就叫小人之學。如果我想寫什麼就寫什麼,不考慮讀者喜好,這就叫君子之學。

韓愈來到長安,一日獨出寓所,信步而走,卻不知道要去哪兒,作《出門》詩自勉:長安百萬家,出門無所之。豈敢尚幽獨,與世實參差。古人雖已死,書上有其辭。開卷讀且想,千載若相期。出門各有道,我道方未夷。且於此中息,天命不吾欺。

第一年,韓愈沒考上。第二年,韓愈沒考上。第三年,韓愈依然沒考上。現在高考不流行補習了,反正啥學校都能讀一個。我們讀書那會兒,補習是司空見慣之事,不補習反而不正常,三年起步,五年八年不是奇聞。有人同學讀完大學回來當老師了,他還在補習。唯有補習過的人,才能理解韓愈的感受。

朋友陳羽也沒考上,要回老家休息一陣子,秋風乍起,落葉滿地,他撿拾一片黃葉送給朋友,作詩道:落葉不更息,斷蓬無復歸。飄飄終自異,邂逅暫相依。悄悄深夜語,悠悠寒月輝。誰雲少年別?流淚各沾衣。

我們都是這飄零的落葉,今日一別,不知何時才能再相會。

唐德宗貞元八年(792年),25歲的韓愈終於考中進士。這年錄取了二十人,都是一時人傑,時人稱爲“龍虎榜”。大唐進士科一般錄取人數都在十個左右,二十個顯然是擴招了。之所以擴招,跟當時風氣有很大關係。當時崇尚古學,人們都在仿效漢朝董仲舒和揚雄作文,韓愈爲了能夠考中,“銳意鑽仰”,下了很大功夫,終於摸準了考官意圖。應試作文就是寫給考官看的,所以摸準考官意圖非常重要。這就叫小人之學爲人,韓愈爲了能考中,終於放下了“君子”身段。

韓愈心情大好,作詩自喜: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韓愈的一生是怎樣的?他提攜過哪些人? 第2張

就在這一年,韓愈認識了大他17歲的孟郊。韓愈少年苦讀時,曾經夢見被一個天神掐住喉嚨,將一卷書硬塞到嘴裏,讓他吞下去,旁邊有一個人拍掌大笑。韓愈醒來,覺得胸口憋悶異常,彷彿卡着啥東西,不舒服了好幾天。如今見了孟郊,老感覺似曾相識,仔細一想,這不是當年我被嘴裏塞書時在旁邊鼓掌大笑的缺德鬼麼。

孟郊科場失意,韓愈作詩安慰:長安交遊者,貧富各有徒。親朋相過時,亦各有以娛。陋室有文史,高門有笙竽。何能辨榮悴,且欲分賢愚。

孟郊盤亙數月,作詩與韓愈話別:朱弦奏離別,華燈少光輝。物色豈有異,人心顧將違。客程殊未已,歲華忽然微。秋桐故葉下,寒露新雁飛。

兄弟你上岸了,我卻還在水裏。我要回家了,你好自爲之。

但是韓愈高興的太早了。大唐考試,先要禮部試,後要吏部試。考中進士只是過了禮部試,吏部還得考。第一年,韓愈沒考上,第二年,韓愈沒考上,第三年,韓愈依然沒考上。

貞元十一年(795年),韓愈第三次沒考上,心態有點崩潰了。他連續三次給宰相上書,希望宰相給自己弄個活兒幹。第一次上書是自吹,敘述自己讀書如何用功,學習如何刻苦,“雞鳴而起,孜孜不爲利”,除了讀書啥都不幹,除了儒書啥都不看,“楊墨釋老之學無所入於心”,然並卵。

隔了十九天再次上書,這次是賣慘,我這麼多年“蹈於窮餓之水火,既危且亟矣”,又窮又餓,都快要死了,“大其聲而疾呼矣,閣下亦聞而見之矣”,我大聲呼喊你的名字,你也聽見了,難道你忍心見死不救,眼睜睜看着我死掉嗎?繼續然並卵。

再隔二十九天,韓愈第三次上書,這次是激將法。你這個宰相當得不稱職,“天下之賢才豈盡舉用,奸邪讒佞之徒豈盡去,四海豈盡無虞,風俗豈盡敦厚”,世道這麼亂,你牛逼給誰看。你該學習周公,一日三吐哺,一沐三握髮,招攬天下英才爲國所用,不能尸位素餐。我三次上書,三次登門拜訪,三次被門衛打發。你要再不用我,我就要歸隱山林了,這是國家的損失。最終然並卵。

韓愈心情鬱悶,作詩自況: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當然這事不能怪宰相。宰相要是給你走後門,破格錄用你,那對其他沒考上的人公平嗎?

有人勸韓愈,你三次沒考上,說明時運不到,就不要在長安死耗了,趕緊找點事做吧。韓愈也實在沒轍了,只好接受宣武節度使董晉聘請,出任宣武節度使觀察推官。推官“掌推勾獄訟之事”,是個非常耗人的工作,加班加點是家常便飯,996是福報,007是常態。

一日午後,韓愈累了,出去伸伸腰,透透氣,散散步,發現牆角躺臥着一位老卒,正在懶洋洋曬着太陽。韓愈蹲下身問,哥們你加班嗎?老卒說,不加。韓愈說,真幸福。又問,你識字嗎?老卒說,不識。韓愈站起身來,嘆息道,真特麼太幸福了。

材料狗的苦,誰寫誰知道。

行軍司馬陸長源六十多歲,跟韓愈同在幕府,有人笑話他們年齡差距太大,一起共事有代溝,韓愈說,老虎老鼠都是十二屬相,不也處的挺好麼,何怪之有。衆人聽了,都覺得好有道理。

這種無趣無聊毫無前途的生活帶給韓愈的,當然只是煎熬,而不是享受。他作詩道:忽忽乎餘未知生之爲樂也,願脫去而無因。安得長翮大翼如雲生我身,乘風振奮出六合。絕浮塵,死生哀樂兩相棄,是非得失付閒人。

活着真特麼沒意思,我真特麼想變成一隻大鵬,在天地間展翅翱翔,脫離寂寞無聊的人世間。

韓愈的一生是怎樣的?他提攜過哪些人? 第3張

貞元十七年(801年),34歲的韓愈再次來到長安參加吏部試,這次終於考上了,被任命爲國子監四門博士。多年夙願一朝得償,韓愈心情之好不言而喻:雨後來更好,繞池遍青青。柳花閒度竹,菱葉故穿萍。

跟許多初入職場的菜鳥一樣,韓愈由於不黯官場各種顯規則和潛規則,導致仕途多桀,處處碰壁。他“發言真率,無所畏避,操行堅正,拙於世務”。其實這種職場愣頭青啥時候都有,說話不分場合,不看對象,口無遮攔,見誰懟誰。不懂或者不屑多花時間精力搞好人際關係,經常按照書上寫的絕對真理處理現實中遇到的各種複雜問題,總覺得別人都是錯的,自己都是對的。

可是問題在於,講道理你都對,事卻不能這麼幹啊。

唐憲宗元和八年(813年),宦海沉浮十幾年的韓愈終於服軟,他知道這麼多年走了好多彎路,該醒醒了,遂給宰相上書,作《進學解》自喻。大意是說,自己身爲國子博士,每天教訓學生們好好學習,提高自身素質,不要抱怨世道不公,是金子就會發光。"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患業不能精,無患有司不明;患行不能成,無患有司不公"。

學生們聽後笑道,你個腐儒就別擱這兒哄我們了。你“口不絕吟於六藝之文,手不停披於百家之編”,可謂學問高深,卻混的“冬暖兒號寒,年豐妻啼飢”,老婆孩子都跟着你挨餓受凍,還有臉教我們怎麼混?

韓愈怒了,你叫啥名字,給我站出來,我跟你說,一個人混的好不好,跟學問高不高沒關係。孔子牛逼吧,周遊列國,差點餓死,老婆都跟他離婚了。孟子牛逼吧,老死無成。我跟這二位比起來,算個毛線啊。但我每月領着國家俸祿,老婆孩子啥活不幹,照樣吃喝不愁。我經常說一些得罪領導的話,領導也不跟我一般計較(聖主不加誅,宰臣不見斥),我還有啥不知足啊。

其實這就是赤裸裸拍馬屁了。宰相“覽其文而憐之”,怎麼說也是個人才,用一用吧,於是提拔爲中書舍人。但是沒過兩天,就被小人檢舉舊事,把中書舍人捋了。韓愈憤憤不平,作詩詛咒:朝蠅不須驅,暮蚊不可拍。蠅蚊滿八區,可盡與相格。得時能幾時,與汝恣啖咋。涼風九月到,掃不見蹤跡。

我不跟你們這幫蚊蠅一般見識,自然有人收拾你們。梅花歡喜漫天雪,凍死蒼蠅未足奇。

元和十四年(819年)正月,年屆知天命的韓愈終於惹出大亂子。唐憲宗信佛,派人去鳳翔城法門寺迎釋迦摩尼指骨一節入宮供養,“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唯恐在後。百姓有廢業破產燒頂灼臂而求供養者”。本來信佛這事,也沒啥好與不好,都是心頭一點念想而已。但是舍家破業自殘身體來信,這就過了。韓愈對佛法並不排斥,他有好多僧人朋友,跟白居易元稹等佛法信徒關係也很好。韓愈反對的,只是妄信迷信。

韓愈給唐憲宗上書,當年梁武帝信佛,前後三度捨身施佛,結果活活餓死,可見佛祖保佑不了他。孔子說,敬鬼神而遠之,你該把佛骨燒了,斷天下之疑,絕後代之惑。要是佛祖真的有靈,能夠降災報應,讓他一記如來神掌把我拍死,跟餘人無涉。

唐憲宗覽表大怒,要把韓愈推出去砍了,宰相裴度等人勸道,韓愈是出了名的二貨,您又不是不清楚。念他也是一片赤誠,殺了可惜。唐憲宗說,他是好意我知道,但是就不能說句人話嗎?竟然詛咒我會像梁武帝一樣餓死,我要是這次饒了他,以後這個皇帝還怎麼混。死罪可免,活罪難饒,貶爲潮州刺史。

時值嚴冬,大雪瀰漫,韓愈騎着瘦馬,偕同家人艱難跋涉在前往潮州的貶途中,路過藍關驛站,侄兒韓湘(就是八仙中那位)早已在此等候,韓愈作詩相別: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欲爲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我要回不來,你給我收一下屍。

貶謫途中,小女病逝,韓愈將她草草埋葬,作詩祭奠:數條藤束木皮棺,草殯荒山白骨寒。驚恐入心身已病,扶舁沿路衆知難。繞墳不暇號三匝,設祭惟聞飯一盤。致汝無辜由我罪,百年慚痛淚闌干。

女兒啊,都是我害了你,我對不起你。

韓愈的一生是怎樣的?他提攜過哪些人? 第4張

韓愈在潮陽呆了一年多,唐憲宗便把他調了回來。唐憲宗只是懲戒他不要信口亂說,嘴上留個把門的,並沒想弄死他。但是韓愈經此生死劫,又驚又怕,一顆心從此涼了。回到長安後,他開始縱情聲色。

但他畢竟五十多歲人了,身體在哪兒擺着,騎胭脂馬又是個力氣活兒,所以他經常處於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狀態。他從道士那兒知道吃硫磺可以增強那方面能力,又知道硫磺吃多了會死,於是想出個“藥補不如食補”的法子,不直接吃硫磺,而是用硫磺拌飯餵養小公雞,不讓小公雞找小母雞,等到小公雞長大了,隔三差五吃一隻,美其名曰“火靈庫”。

他有兩個寵姬,一名絳桃,一名柳枝,皆能歌舞。唐穆宗長慶二年(822年)初春,朝廷任命韓愈爲宣慰使,前往鎮州安撫叛亂。衆人於壽陽驛相送,韓愈作詩與二女道別:風光欲動別長安,春半城邊特地寒。不見園花兼巷柳,馬頭惟有月團團。

沒想到他走後不久,柳枝抽空跳牆逃跑,被家人發現,追了回來。韓愈出使歸來,聞知此事,作詩嘆息道:別來楊柳街頭樹,擺弄春風只欲飛。還有小園桃李在,留花不發待郎歸。從此冷落柳枝,專寵絳桃。

白居易晚年也縱情聲色,也有兩個寵姬,一名樊素,一名小蠻。但是老白跟老韓不同,老白是學佛的,懂得順其自然,萬事隨緣。他身體不行之後,也就聽樊素唱唱歌,看小蠻跳跳舞,不吃藥,活了七十多歲。韓愈死後,老白一日思之,嘆息道:退之服硫黃,一病訖不痊。唯予不服食,老命反遲延。

古人云,人不風流枉少年。張愛玲也說,成名要趁早,晚了就沒那麼爽。年輕時血氣方剛精力充沛,迷個酒色貪個狹邪,扛得住。待到老了,精力衰退,就該做減法,吃吃素,喝喝茶,修養身心。此乃天道使然,人不可逆天而行。韓愈口口聲聲要“原道”,要“衛道”,死後配享孔廟,被尊爲聖人,卻在此事上倒行逆施,可見一個人不論做啥事,都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就難了。

韓愈的一生是怎樣的?他提攜過哪些人? 第5張

唐穆宗長慶三年(823年)炎夏,韓愈升任京兆尹兼御史大夫。京兆尹出行,儀仗開道,行人迴避。一日韓愈下班回家,忽聽得前面喧譁,不一會兒兵卒抓過來一個呆頭呆腦的和尚,報告此僧騎着毛驢衝撞儀仗。韓愈問,你爲啥衝撞我。和尚跪下磕頭,小僧無意冒犯,方纔騎驢吟詩,有點忘形,沒注意前面有儀仗,還望恕罪。韓愈問,你吟啥詩?和尚信口而出。

閒居少鄰並, 草徑入荒園。鳥宿池邊樹, 僧敲月下門。過橋分野色, 移石動雲根。暫去還來此, 幽期不負言。

我不知該用推好,還是該用敲好,正在斟酌。韓愈一聽來了興致,讓他跟自己並轡而行,邊走邊探討,最後決定,還是用敲好。半夜跑到別人家,不敲門就進,萬一家裏有狗,或者有女眷,這就尷尬了。韓愈得知此僧名叫賈島,是來京師趕考的,遂寫了詩,給他大肆宣傳。

孟郊死葬北邙山,日月星辰頓覺閒。天恐文章中斷絕,再生賈島在人間。

賈島是韓愈晚年爲數不多舉薦的士子。韓愈年輕時投報無門,中年後尤其在幹國子監博士那些年,經常提攜後進,時人稱爲“韓門弟子”。晚年官高,這事就不幹了。其實提攜後進這事,也沒有紙面上說的那麼好聽,有人感恩圖報,有人不以爲然,也有人反目成仇。他提攜過一個名叫皇甫橐的,沒留飯,送首詩打發了。皇甫橐出來跟人抱怨,韓愈真小氣,連頓飯都不捨得請。韓愈聞言大怒,我送你一首詩,不比請你吃幾條爛黃魚強得多嗎?

魯迅喜歡提攜後進,但是被提攜者大多並不領情,有人讓他出去釘鞋,有人怪他不肯盡心,還有覬覦他嬌妻許先生的。魯迅英年早逝,跟提攜後進耗盡心血不無關係,許先生後來跟人說,門徒害夫子。

長慶四年(824年)中秋,金風蕭瑟,韓愈終於病倒了,跟朝廷請假休養。找了很多名醫,用了好多良藥,皆於病無補。嚴冬一天晚上,他忽然從夢中驚醒,冷汗溼透衣衫。小妾趕緊過來扶起,問道,做啥噩夢了。韓愈喘息良久,說道,我夢見一個金甲神人,身高丈餘,手持金戟,來到我牀前,我跪倒迎接。神人自稱大聖,瞪大眼睛跟我說,我要降妖服怪,但是力有不及,你說該咋辦。韓愈說,我願隨大聖前往,助您一臂之力。

過了十幾天,韓愈病逝,於是有了本文開頭一幕。

斷送一生惟有酒,尋思百計不如閒。莫憂世事兼身事,須著人間比夢間。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