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官方宴飲制度是怎樣的?有什麼禮儀講究?

本文已影響1.21W人 

一、官方宴飲活動名目

宴飲名目是宋代官方宴飲制度的核心部分,決定着官方宴飲制度的外在形式和發展方向。宋代官方宴飲名目較之前代更爲繁多,就宴飲性質而言,可分爲國家大宴、君臣共宴和君民共宴三個類別。

國家大宴有君臣宴飲以溝通的春秋大宴、恭賀皇帝誕聖日的聖節大宴和接受神靈福祉的飲福大宴,是國家典制規定的每年定時定點舉行的常有外國使節參加的大型官方宴飲活動,處於宴飲制度的重要位置。

君臣共宴的宴飲名目,根據皇帝親臨與否分爲兩類:一是君臣同預的宴飲活動,如曲宴、節日賜宴;以臣僚爲主的宴飲活動,如聞喜宴。此類宴飲活動的舉辦與皇帝個人喜好有着莫大的關係,宴飲氣氛相對輕鬆、活躍,君臣交流較爲融洽、和睦,處於宴飲制度一般宴飲行列。

君民共宴的宴飲活動,對統治階層而言實現較爲困難,唯一的實現途徑即是賜酺,皇帝、朝臣和父老代表共列一宴,以簡單的方式表達與民共生息的統治理念,但賜酺制度的實行受空間和時間的束縛,具有很大的侷限性。

宋代的官方宴飲制度是怎樣的?有什麼禮儀講究?

二、官方宴飲賜罷制度

宋代官方宴飲活動的舉行,非無故肆意而爲,每項宴飲活動的置辦都有着與時代景相符的社會原因和政治目的。如何在合適的時間舉行合適的宴飲活動,以產生預期的政治效應和社會效應,是宋代統治階層構建宴飲制度時首要考慮的問題。宴飲賜罷制度隨之產生。

官方賜宴緣由,以宴飲類別的不同而有所區別:聖節大宴是爲慶賀帝后誕聖日而朝野內外共爲慶賀的宴飲活動,飲福大宴是祭祀禮畢皇帝欲與臣僚共享上天福澤的宴飲活動,曲宴是國朝無事時君臣或賞花、或垂釣、或觀書、或觀稼、或賞雪等而舉行的高級休閒小宴,聞喜宴是爲祝賀科舉及第者而特意爲之舉辦的社交宴,等等。

官方罷宴緣由,常因國有變故而下詔不舉,在自然災害、天象異常、戰爭、喪葬、祭祀事宜等情況下,統治者會酌情罷宴以遵從天時、順應民意。賜罷宴制度是官方宴飲制度正常運行的前提,制約着其他宴飲制度的正常發展。

宋代的官方宴飲制度是怎樣的?有什麼禮儀講究? 第2張

三、官方宴飲禮儀制度

官方宴飲活動的舉辦具有公開性、公衆性的特點,以360度無死角的公開方式展現着朝廷官員的素質與品行,在有外使參與的宴飲活動中,預宴官員的言行舉止更是代表着國家形象和尊嚴,嚴格宴飲程序和宴飲禮儀能夠有效保障宴飲秩序的有條不紊,將宴飲不雅而有損國體的不良影響降至最低。官方宴飲禮儀約束制度由此產生。

宴飲禮儀在官方宴飲活動進行時,主要包括宴前陳設禮儀和宴飲禮儀,陳設禮儀包括宴殿的選擇、座次排位、飲具擺設等基本準備,宴飲禮儀包括進殿禮儀、用餐禮儀和退殿禮儀。在不同宴飲活動中,預宴人員和座次排列也不相同,宴飲行酒盞次根據宴會的規模而酌情選擇。宋代宴飲禮儀制度趨於詳備。南宋禮部尚書趙雄等曾言:“自非禮儀詳備,無以副中外歡悅之心。”

禮儀的完備,不僅是宋廷的內部需要,更是中外、上下的集體需求。完善的禮儀制度,能夠更爲規範地約束預宴人員的行爲與舉止,對於提高政府官員的政治素質和道德修養有着一定推動作用。

宋代的官方宴飲制度是怎樣的?有什麼禮儀講究? 第3張

四、官方宴飲監察制度

完善的禮樂文化是保證社會有序進行的倫理道德約束,當其上升爲國家禮制時便具有法律效力,爲保證宋代官方宴飲活動中宴飲禮儀的貫徹實行,統治階層創立了宴飲失儀彈劾制度。

針對國朝官員“驅馳就席,品列之序,糾紛無別。及至尊舉爵,羣臣起立,先後不整,俯仰失節”等不雅行徑,進行制度監督,凡是“有踰越班次、拜起失節、喧譁過度者,並令糾舉”。以具體的宴飲失儀行爲進行規範、制約,令御史臺、閤門、宣徽院等負責監察檢舉。

綜合而言,宴飲失儀彈劾的內容包括無故或託辭請假、言笑喧譁、座次逾越、醉酒失態、禮容有失、賜花不簪、先行離宴以及擅行私禮等失儀行爲。爲保證閤門、宣徽使等檢舉官員發揮應有的監察彈劾作用,建立了官員互察制約制度,“仍令閤門、宣徽使互相察舉,敢蔽匿者糾之。”“詔赴宴臣僚失禮,閤門、御史臺失於彈劾者,委宣徽院糾察以聞。”從而有效杜絕官員以私情包庇失儀同僚的違法行爲的發生。

小結

宋代官方宴飲制度是封建集權制度下的特殊政治文化產物,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展現出不同的發展特徵,其內容也處於不斷的變化增改中。

就整個宋代官方宴飲制度制度的發展歷程和內容而言,較之唐代官方宴飲活動的基礎性建設,宋王朝具有完善、改造之功,在某些宴飲制度方面還具有一定的獨創性和開拓性。包括聞喜宴費用官給制度的確立,改變了自唐初士子遽錢自宴、唐後期政府賜錢援助的聞喜宴費用制度,徹底由官方賜錢全權負責聞喜宴所有事宜的籌辦,這也是宋代“右文”政策和以仁治國理念的突出表現。

此外,宋代官方宴飲簪花制度的確立,改變傳統官方宴飲活動中君臣飲酒和詩、品評文章的相對傳統拘束、略顯單調乏味的交流方式,以賜花助興、高潮氣氛的新型娛樂方式活躍、輕鬆君臣的溝通,有效促進統治集團的和睦發展和統治階層的安定團結。

而宴飲簪花制度的盛行,順應着“貴近之所好,下必效之”的感染定律,士大夫和平民階層紛紛效仿簪花以戴。簪花現象在宋王朝的盛行,反映的是宋代庶族階層的崛起而導致社會風尚的變化,改變唐朝貴族社會高雅尊貴的審美情趣,趨於“以俗爲美”的審美傾向,使整個宋代社會呈現出上下一致、內外統一的精神風貌,也在一定程度上拉進統治階層與被統治階層的關係。

宋代官方宴飲制度較之唐朝而言,具有宴飲內容更爲豐富、宴飲禮儀相對完備、宴飲風格轉爲簡約雅緻等特點,這些更爲完善之處的產生,反映的是統治階層的態度和制度建設的進度。

正因宋朝統治階層對禮制建設的重視和對飲食文化的推崇,全力支持宴飲制度的構建和完備,遵循傳統儒家禮樂文化的要求,使得宋代官方宴飲制度在繼承唐代飲食文化的基礎上,能夠毫無阻力的進行大刀闊斧的嘗試和探索,形成具有宋王朝時代特色的體系完備的新型宴飲制度。宴飲制度的誕生與發展,是統治階層藉助自身統治地位的優勢對傳統文化進行的積極弘揚和全力推廣,也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華得以綿延不息、亙古流傳的主要動因。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