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古人結婚必須經過媒婆之手嗎

本文已影響2.46W人 

還不知道:古人結婚有媒婆說媒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古人經常有一句話,說成年男女到了年紀,就應該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這其中就提到了一個職業,“媒婆”。大家印象當中的媒婆,大概都還是來源於各種古裝劇中的形象,不過這畢竟還是太過片面了。不過,有一點可能很多人會感到有些奇怪,古人結婚是不是一定少不了媒婆,每個人必須通過媒婆牽線才能結婚呢?

俗話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古人結婚必須經過媒婆之手嗎

俗話說:“天上無雲不下雨,地上無媒不成親。”古時候人們結婚,講究明媒正娶,既要父母之命,也要媒妁之言。媒人若沒有在其中牽線搭橋,就於禮不合。哪怕雙方已經情投意合,也要通過媒人跑腿說親、提親、定親,最後結婚。《詩經》裏面有:“匪我愆(qin)期,子無良媒。”意思是說並不是女子一再拖延婚期,而是男子沒有好的媒人,因此不能成婚。還有:“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說的是沒有斧頭就不能伐樹,沒有媒人就不能娶妻。媒人的作用爲什麼這麼重要?

媒人這一行當作爲時代的產物,已經 存在了幾千年,古時候門戶之間相對封閉“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禮教對女性的束縛很大。“男女授受不性親”“三歲不同牀、五歲不同席”“好女不出點門戶”等禮儀要求,使得男女之間並不能隨語意相見,成年後的男女更是如此,所以說親的媒人也就應運而生。

俗話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古人結婚必須經過媒婆之手嗎 第2張

媒人的出現其實最早源於原始的生殖崇拜,《周禮》《呂氏春秋》諸書中,記載着上古時候人們祭祀高楳的情形,楳同媒,這是一位掌管婚姻和生育的神。對高楳的祭祀,可以看作是原始生殖崇拜的遺留。又相傳因爲女媧讓男女結合,纔有了人類後代,因此人們將女媧奉爲高楳神,這樣說來,女媧也算是我國第一位媒人。在周代,已經設置了官媒,專門掌管男女婚姻之事。戰國之後,私媒漸漸興起,但同時,對於婚姻的規定也漸漸嚴格起來。漢代以後,凡婚姻必須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若沒有經過這些程序就私定終身,就會“父母國人皆賤之”。唐代時還有律令:“爲婚之法,必有行媒。”可見,媒人的身份地位一開始就十分崇高,無怪後世風俗中,男女成婚必須有媒。

從宋代開始,就產生了以營利爲目的的職業媒人。按照古代的禮 制,標準的婚姻要經過六個環節—六禮,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基本上每個環節都需要媒人穿針引線。媒人在其中爲男女兩家聯絡,協調相關婚姻事宜,事成男女結婚時,還要活躍氣氛,說吉祥話,祝福新人幸福美滿等,往往能說會道,伶牙俐齒。這不僅是一種天分,更是一門技術。媒婆一旦開口說起話來,這世上似乎就沒有什麼人是不能嫁娶的,再怎麼不般配的也變成了如天仙配一般的佳偶。當然,無論怎麼吹捧打諢,歸根結底都是爲了彰顯對方的優點,濙化對方的缺點,成就一樁婚姻,自己也從中賺取媒人錢。 後世對媒人的稱呼有很多,唐代有“月老”,元代有“紅娘”,明清有“媒婆”,除此外,還有“伐柯”“冰人”“保山”等。

俗話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古人結婚必須經過媒婆之手嗎 第3張

在提倡婚姻自由的現代社會,媒婆的實際作用大多已經消失了,不過在有些農村,還有着一些業餘的媒人,爲未婚男女“義務”牽線搭橋,成就好姻緣。此外,在傳統的婚禮中也還保留着謝媒錢、謝媒酒等風俗。在婚禮上,媒婆對新人說着吉祥祝福的話語,既熱鬧了氣氛,又討了吉利。

古代男女結婚一定要經過媒婆,這是肯定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這是古人婚姻的鐵板規矩,未經父母同意,媒人中介私定終身,那可是不孝,大逆不道甚至違法的事。因爲做媒不僅是民間行爲,從西周開始一直到清朝都有官媒,是一個古老而合法的行業。

據《周禮·地官·媒氏》記載:“媒氏掌萬民之判(即婚配)”,“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書年、月、日、名焉,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官方任務是督促適齡男女結婚,早生多生,人丁興旺是家國大事

《管子·入國篇》:“凡國皆有掌媒。丈夫無妻曰鰥,婦人無夫曰寡。取鰥寡而合和之,予田宅而家室之,此之謂合獨。”可見春秋時的官媒,還要關心鰥夫寡婦,重組家庭整合財產。

俗話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古人結婚必須經過媒婆之手嗎 第4張

自秦至清,官媒的權力仍然很大。熟悉的媒婆形象爲民間私媒,促合約婚姻約,也要到官媒處登記受監督,才合法有效。可見結婚從來都不是私事。兩廂情願私訂終身,在古代是非法而且丟臉的事。"男女授受不親"即便熟識的親戚,也需"三媒六證”才合規矩。

比方說林妹妹和寶哥哥一塊兒長大,家長也同意,可若成親,媒人禮節樣樣少不得的。須有三媒:男女各方聘請的媒人、以及給雙方牽線搭橋的中間媒人; 且六聘: 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這六道程序;爲示慎重誠意還得六證: 在天地桌上擺放一個鬥、一把尺、一杆秤、一把剪子、一面鏡子、一個算盤,一點馬虎不得。

只要訂了親,哪怕沒過門,那也是有效合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許多古代戲曲中,嫌貧愛富的老丈人想悔婚,嫌棄家道中落的未來女婿,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俗話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古人結婚必須經過媒婆之手嗎 第5張

正因此諸多繁文縟節,多少春閨兒女苦盼佳期,生出多少閒愁悠恨來。有道是"眉兒淺淡思張敞,春色飄零憶阮郎。"王實甫的《西廂記》中,因聰明伶俐的小紅娘牽線搭橋,張生和崔鶯鶯喜結連理。紅娘也因之成了媒人的代名詞。

做媒回報豐厚,媒人掇合成一對,謝媒禮也必不可少。貪財的亂點鴛鴦譜,害羣之馬比如拉皮條的王婆,讓西門慶和潘金蓮勾搭成奸,害人害己不得善終。

故民間有"寧拆十座廟,不拆一樁婚”之說,千年修的共枕眠,那也是緣份那!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