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反對劉備征討東吳的兩位大臣,最後什麼結局?

本文已影響1.48W人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八十一回,發生在劉備發動夷陵之戰期間,相關人物分別爲劉備、趙雲和張飛。原文如下:

卻說張飛在閬中,聞知關公被東吳所害,旦夕號泣,血溼衣襟。諸將以酒解勸,酒醉,怒氣愈加。帳上帳下,但有犯者即鞭撻之;多有鞭死者。每日望南切齒睜目怒恨,放聲痛哭不已。忽報使至,慌忙接入,開讀詔旨。飛受爵望北拜畢,設酒款待來使。飛曰:“吾兄被害,仇深似海;廟堂之臣,何不早奏興兵?”使者曰:“多有勸先滅魏而後伐吳者。”飛怒曰:“是何言也!昔我三人桃園結義,誓同生死;今不幸二兄半途而逝,吾安得獨享富貴耶!吾當面見天子,願爲前部先鋒,掛孝伐吳,生擒逆賊,祭告二兄,以踐前盟!”言訖,就同使命望成都而來。

卻說先主每日自下教場操演軍馬,剋日興師,御駕親征……忽報張飛到來,先主急召入。飛至演武廳拜伏於地,抱先主足而哭。先主亦哭。飛曰:“陛下今日爲君,早忘了桃園之誓!二兄之仇,如何不報?”先主曰:“多官諫阻,未敢輕舉。”飛曰:“他人豈知昔日之盟?若陛下不去,臣舍此軀與二兄報仇!若不能報時,臣寧死不見陛下也!”

公開反對劉備征討東吳的兩位大臣,最後什麼結局?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得知關羽遇害後,張飛痛不欲生。得知朝中不少大臣反對伐吳後,張飛大怒,立即來到成都力勸劉備。此時,劉備在諸葛亮等人的勸說下,已有停止伐吳之意。但經張飛的一通勸說,劉備又改變了主意,命張飛從閬中出發,在江州與自己會合,一起征討東吳。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是張飛口中的“誓同生死”,意爲發誓同生共死。形容關係密切,不能拆散。這也是由《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所首創的一句成語。

小說中提到的大臣勸阻劉備伐吳之事,是歷史的真實。據《三國志·趙雲傳》注引《雲別傳》載,在發對伐吳的文武當中,趙雲的態度最爲堅決。趙雲對劉備表示:“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也,且先滅魏,則吳自服。操身雖斃,子丕篡盜,當因衆心,早圖關中,居河、渭上流以討凶逆,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不應置魏,先與吳戰;兵勢一交,不得卒解。”不過,趙雲的勸諫並沒有被劉備所接受。

至於說到對於劉備伐吳的態度,小說中提到的諸葛亮勸阻及張飛推動的情節,都是小說作者的虛構,並非歷史的真實。在《三國志·張飛傳》中,並無張飛極力鼓動劉備伐吳的記載,而在《三國志·諸葛亮傳》中,也沒有諸葛亮隊伍伐吳的明確立場。從諸葛亮“隆中對”的戰略規劃來看,失去荊州等於讓諸葛亮的“跨有荊益”的戰略徹底破產,從這個角度來看,諸葛亮對於伐吳的立場是趨於贊同的。

從《三國志》的相關傳記來看,劉備做出伐吳的決定後,反對的聲音並不多,除了上面提到的趙雲之外,只有一位大臣明確提出了自己的反對意見。這個人便是益州名士秦宓。《三國志·秦宓傳》載:“先主既稱尊號,將東征吳,宓陳天時必無其利。”但是,劉備不但沒有聽取這些反對的聲音,反而對趙雲和秦宓做進行了懲罰。

《三國志·趙雲傳》注引《雲別傳》說,劉備不但沒有聽從趙雲的勸告,反倒將這位能征慣戰的沙場名將趙雲留在了後方,不讓他在陣前效力。這對於趙雲而言,無異於是一次侮辱。至於秦宓的下場更糟。《三國志·秦宓傳》稱:“(秦宓)坐下獄幽閉,然後貸出。”如果不是劉備在夷陵之戰後一年病逝,估計秦宓一輩子都難見天日。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