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劉備決定討伐東吳時,爲何只有趙雲反對?

本文已影響1.76W人 

夷陵之戰是三國時期蜀漢昭烈帝劉備對東吳發動的大規模戰役。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三國演義》第一回:“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其實,在筆者看來,這句話用來形容蜀漢和東吳的關係,也是比較適合的。早在赤壁之戰時,孫權聯合劉備擊敗了曹操,促使孫劉兩家成爲盟友。不過,在劉備勢力不斷壯大的背景下,孫劉聯盟呈現出走向分離的趨勢。特別是在襄樊之戰時,孫權偷襲荊州,斬殺關羽,導致孫劉聯盟徹底走向破裂。當然,在夷陵之戰後,經過諸葛亮等人的努力,蜀吳聯盟再次建立。

在劉備決定討伐東吳時,爲何只有趙雲反對?

不過,對於夷陵之戰來說,依然給蜀漢和東吳的歷史帶來了比較深遠的影響。就劉備來說,在這場討伐東吳的戰役中受到重創,不僅自己在夷陵之戰的次年去世,也讓蜀漢付出了數萬兵馬的代價。值得注意的是,在劉備決定討伐東吳時,蜀漢的文臣武將基本上是沒有明確反對的。那麼,問題來了,劉備討伐東吳時,只有趙雲明確反對,爲何其他人都保持沉默呢?

首先,和《三國演義》中的記載,在《三國志》等正史中,劉備伐吳並沒有遭到多少反對的聲音。其中,就蜀漢五虎上將之一的趙雲,明確反對劉備伐吳,趙雲給出的理由應該是先討伐篡漢自立的曹丕。但是,憤怒的劉備不聽諫言,執意東征,留趙雲都督江州。由此,對於趙雲來說,一個人的反對自然是孤掌難鳴。

除了趙雲,在《三國志》等正史中,丞相諸葛亮只是在夷陵之戰後,才發出瞭如果法正還在的感慨,至於在夷陵之戰前,則沒有諸葛亮勸阻劉備的記載。此外,就黃權來說,在劉備決定討伐東吳時,他主要是勸諫劉備不要御駕親征,也即讓劉備坐鎮後方,而不是反對劉備伐吳。因此,非常明顯的是,在夷陵之戰前,蜀漢的文臣武將,幾乎是都不反對劉備討伐東吳的。究其原因,主要分爲以下幾點。

在劉備決定討伐東吳時,爲何只有趙雲反對? 第2張

一方面,東吳背叛蜀吳聯盟,偷襲荊州,又斬殺關羽,已經觸碰了蜀漢的底線。正所謂“是可忍孰不可忍”,如果在這個時候,劉備還不還擊的話,勢必讓蜀漢的將士寒心,乃至於削弱了蜀漢上下的凝聚力。打個比方,今天東吳偷襲荊州,斬殺關羽,你劉備不去反擊,下一次曹魏攻取漢中,除掉魏延,你劉備還可能無動於衷。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怎麼可能還有武將爲蜀漢鎮守一方,忠心耿耿呢。

從這一點來看,劉備必須要討伐東吳,因爲不管夷陵之戰的結果如何,都有助於增強蜀漢內部的團結。但是,假如沒有夷陵之戰的話,只會削弱劉備在蜀漢將士中的威望,這要比夷陵之戰失敗的危害更大。進一步來說,從劉備和關羽來看,夷陵之戰的爆發也是不可避免的,這應該是蜀國文臣武將沒有勸阻的重要原因。

《三國志·關羽傳》中記載:關羽字雲長,本字長生,河東解人也。亡命奔涿郡。先主於鄉里合徒衆,而羽與張飛爲之禦侮。先主爲平原相,以羽、飛爲別部司馬,分統部曲。先主與二人寢則同牀,恩若兄弟。而稠人廣坐,侍立終日,隨先主周旋,不避艱險。

早在東漢末年,關羽、張飛就開始跟隨在劉備左右了,並且三人的關係可謂十分親近,也即《三國志》中形容的“恩若兄弟”。經過數十年的奮鬥,劉關張兄弟終於建立了可以抗衡曹魏、東吳的蜀漢。因此,非常明顯的是,關羽可以稱之爲蜀漢的聯合創始人,而不是一個職業經理人的角色。在此基礎上,想要反對劉備爲關羽報仇,顯然需要相對應的資格。而在蜀漢的文臣武將中,自然只有諸葛亮、張飛、趙雲等人擁有這一資格。而在這幾個人中,只有趙雲明確反對討伐東吳。當然,趙雲的意思也不是不爲關羽報仇,只是應該先討伐曹魏,如果能消滅曹魏,那麼東吳自然會臣服。

在劉備決定討伐東吳時,爲何只有趙雲反對? 第3張

最後,另一方面,劉備伐吳時,之所以絕多數人都不反對,其實和劉備稱帝存在直接的關係。章武元年(221年),劉備在曹丕篡漢建魏後,於成都稱帝,國號“漢”,年號“章武”。數個月後,劉備正式起兵,發起了夷陵之戰。劉備稱帝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爲蜀漢的文臣武將加官進爵,比如諸葛亮被封爲丞相,馬超被封爲驃騎將軍,張飛被封爲車騎將軍,魏延進封爲鎮北將軍。由此,在筆者看來,劉備之所以先稱帝,再討伐東吳,原因就是稱帝之後,可以名正言順的封賞手下,而在獲得劉備的封賞之後,這些文臣武將自然不好反對劉備發起夷陵之戰了。比如諸葛亮、張飛、馬超、魏延等當時的大臣,都獲得了漢昭烈帝劉備的封賞。

換而言之,劉備稱帝並分封手下,有助於在夷陵之戰時獲得蜀漢上下的支持,這不僅可以避免蜀國內部的反對聲音,也在面對吳王孫權時,促使漢昭烈帝劉備能獲得身份上的優勢。總的來說,對於《三國志》等正史中記載的劉備伐吳,和《三國演義》中的說法是截然不同的。在蜀漢羣臣基本上支持或者不反對的背景下,劉備得以在公元221年調集了5萬大軍,這已經是蜀國兵力的半壁江山了。因此,在筆者看來,能夠迅速調集這麼多的兵馬,也說明劉備伐吳客觀上獲得了蜀漢上下的支持。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