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桐城派作家劉大櫆:《遊三遊洞記》文章賞析

本文已影響1.81W人 

《遊三遊洞記》這篇散文作於清代乾隆年間(1736~1795年),具體的創作時間已無從考證。是劉大櫆遊覽了三遊洞之後,寫下的一篇遊記。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清代桐城派作家劉大櫆:《遊三遊洞記》文章賞析

整體賞析

這篇散文記敘了作者遊三遊洞的經過和原因,描寫了三遊洞清靜優美的自然景色,抒發了對三遊洞“美好不外見”的感慨。敘議結合,文情並茂,值得研習。

這篇遊記的四個自然段可分爲記遊與議論兩大部分。第一自然段,先寫從夷陵州到三遊洞途中的情況,開始坐車,接着乘船,然後步行,中間還要翻過一個陡峭的山頭,再從一塊大石頭底下彎腰穿過,方能到達;然後概括介紹三遊洞的情況。這樣寫,自然地引出了下文,又爲第四段的議論設下伏筆。第二段,寫三遊洞的景緻。作者先用由外到內的方法敘述了三遊洞三個洞室的外貌,洞中石塊不同的形狀和不同的音響,以及在洞中放聲歌唱給人的愉快感受,然後再從內到外,描寫洞下的深溪,溪外的翠壁,翠壁下負薪而歌的樵夫,從環境和洞貌兩個方面,把三遊洞的清靜優美有聲有色地寫了出來。以上兩段是記遊,是本文的主體部分。

古人說:“敘事有寓理,有寓情,有寓氣,有寓識。無寓,則如偶人矣。”三、四兩段議論,就是點出上面記遊所寓的情理。第三自然段,敘述歷代名人遊洞的情況,交代三遊洞得名的由來,說明自己得以遊三遊洞的原因,敘中有議,向第四段過渡。第四自然段,論述人和物都有“幸”和“不幸”,說明三遊洞不“生於通都大邑”,而僻處於“荒遐僻陋之區”,故“美好不外見”,表示出無限感慨,和開頭相照應。文章有記有敘,敘議結合,結構嚴謹,層次清晰。

散文文筆簡煉,能用最簡潔的語言清晰扼要地敘述事實,說明道理,這是劉大椐“文貴簡”主張的具體體現。比如第一段,“路狹不可行,舍輿登舟。舟行裏許,聞水聲湯湯,出於兩崖之間。復舍舟登陸,循仄徑曲折以上。窮山之顛,則又自上縋危滑以下。其下地漸平,有大石覆壓當道,乃傴俯徑石腹以出。寥寥數語,就把往三遊洞途中由輿而舟,由水而陸,由下而上,由上而下,由險而夷,由狹而廣的複雜行程,交代得清清楚楚。又如最後一段,只用一個複句,就說明了三遊洞“美好不外見”的道理,語言也是相當精粹的。

清代桐城派作家劉大櫆:《遊三遊洞記》文章賞析 第2張

描寫景物用筆量也不多卻能寫得形神俱現。如“中室如堂,右室如廚,左室如別館”,只用了十三個字就交代清楚了三個石室的不同特點。又如“溪之外翠壁千尋,其下有徑,薪採者負薪行歌,縷縷不絕焉”,僅用了四句話,就勾勒出三遊洞周圍優美的自然景色,彷彿把一幅精美的山水畫呈現在人們面前。作者在描寫三遊洞時,不僅寫它的形態,更主要的還是寫它的聲音,這也是本文寫景的主要特點。那下垂的鐘乳石,“扣之,其聲如鍾”;那左室外正中的小石,“扣之如磬”;“其地石雜以土,撞之則逄逄然鼓音”;在石洞中放聲高歌,“其聲轟然,如鐘磬助之響”;“下視深溪,水聲泠然”,眺望翠璧之下,“薪採者負薪行歌,縷縷不絕”。讀到這裏,人們彷彿來到了鐘鼓齊鳴,仙樂繚繞的仙境一般。這樣描寫,文字不多,卻收到了強烈的藝術效果。

這種敘、議結合的寫法,一方面和作者主張“義法”有關,另一方面,也明顯地受到了王安石《遊褒禪山記》寫法的啓示。不足的是議論有些空泛,在敘議結合上也不如王安石的行文嚴密。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