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鑄《夜搗衣·收錦字》:該詞既有民歌情味,又以清婉見長

本文已影響2.99K人 

賀鑄(1052~1125),北宋詞人,字方回,又名賀三愁,人稱賀梅子,自號慶湖遺老。漢族,出生於衛州(今河南省衛輝市)。出身貴族,宋太祖賀皇后族孫,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稱遠祖本居山陰,是賀知章後裔,以知章居慶湖(即鏡湖),故自號慶湖遺老。那麼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賀鑄的《夜搗衣·收錦字》,一起來看看吧!

賀鑄《夜搗衣·收錦字》:該詞既有民歌情味,又以清婉見長

夜搗衣·收錦字

賀鑄〔宋代〕

收錦字,下鴛機,淨拂牀砧夜搗衣。馬上少年今健否?過瓜時見雁南歸。

此詞以簡煉概括的語言,塑造了一個鮮活的思婦形象,抒寫了閨中少婦思念遠征丈夫的情思。詞的上片起三句寫了思婦的兩組動作。概括了思婦一天一夜的辛勤勞作,這樣一個勤勞、賢慧的思婦的形象便惋然眼前了。可詞人沒有把筆觸停留刻畫思婦如何不憚辛苦、日夜勞作這一淺層,接下去兩句即進而向着思婦的精神世界作深入的開掘,寫她一邊搗衣一邊忐忑不安地思忖着,後兩句是點睛之筆。該詞既有民歌情味,又以清婉見長,給人印象頗深。

上片起三句寫了思婦的兩組動作。“錦字”用典。《晉書·列女傳》載前秦時,竇滔被流放到邊疆地區,其妻蘇蕙思念不已,遂織錦爲迴文旋圖詩相寄贈。詩圖共八百四十字,文辭悽惋,宛轉循環皆可以讀。“鴛機”是織機的美稱。李商隱《即日》詩云:“幾家緣錦字,含淚坐鴛機”,白天光線充足,故思婦忙着織錦,及至黃昏,不能作此細活了,乃收拾下機。然而夜晚自有月光可以利用,思婦還捨不得休息,於是又將大石板擦拭乾淨,連夜搗衣,準備捎給戍邊的良人。只此“收錦”、“下機”、“拂砧”、“搗衣”一連串動作,便概括了思婦一天一夜的辛勤勞作,而這辛勤勞作,又無不是爲了征夫,這樣一個勤勞、賢慧的思婦的形象便惋然眼前了。

賀鑄《夜搗衣·收錦字》:該詞既有民歌情味,又以清婉見長 第2張

可詞人沒有把筆觸停留刻畫思婦如何不憚辛苦、日夜勞作這一淺層,接下去兩句即進而向着思婦的精神世界作深入的開掘,寫她一邊搗衣一邊忐忑不安地思忖着“馬士少年今健否!”“過瓜時見雁南歸”七字,是點睛之筆。此句中用了《左傳·莊公八年》裏的一個典故:是年齊襄公派將軍連稱、管至父去戍守葵丘,當時正值瓜熟,襄公便許諾明年瓜熟之時派人去替換他們。誰知一年期滿,襄公卻自食其言,不准他們回來。用此典說明這一類言而無信、隨意延長戍卒役期的行徑尚繼續,故爾思婦還得日織錦字,夜搗寒衣,征夫仍須防秋於塞上,捱冬於邊頭。論其藝術手法上的高明之處,則前四句皆是直筆,至此收尾處使一折筆,便有含毫不盡之妙。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