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在登基之後爲何要繞遠道攻明?有何考慮?

本文已影響2.95W人 

皇太極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八子,後金第二代君主。今天本站小編帶來了一篇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公元1629年十月至公元1630年五月,即明朝崇禎二年至三年,後金大汗皇太極率部南下親征明朝,給予明朝京畿地區重大打擊,並且擄走大量財物和百姓,史稱“己巳之變”。當時皇太極繼承汗位還不到三年,後金內部也是矛盾重重,他爲何不惜出動舉國之力繞道千里來挑釁關內的龐然大物明朝?

首先,從當時後金內部的政治局勢來說,皇太極需要軍功爲自己站臺。

皇太極在登基之後爲何要繞遠道攻明?有何考慮?

皇太極繼承的汗位是有搶奪嫌疑的,前任大汗努爾哈赤最喜歡的兒子不是皇太極,而是大妃阿巴亥所生的幼子多爾袞和多鐸,並且有跡象表明努爾哈赤看中的繼承人是多爾袞和多鐸當中的一人,可皇太極聯合年長的幾位兄弟,即代善、莽古爾泰和阿敏等人逼迫大妃阿巴亥給努爾哈赤殉葬,並且搶奪了本屬於多爾袞兄弟的汗位。

爲了給幫助過自己的幾個兄弟籌功,皇太極在初期不得不搞出四大貝勒共同議政的制度,但這種制度給野心勃勃的皇太極帶來了極大地掣肘,皇太極迫切需要以自己爲主立下巨大的功勞和威望來壓制代善、莽古爾泰和阿敏這三大貝勒,希望能達到自己南面獨尊的目的,因此,在剛繼位的時候,即明朝天啓七年,皇太極就率部攻打明朝的遼東防線寧遠和錦州,但由於後金軍隊善野戰而不善攻堅,所以大敗而回,讓明朝的遼東主帥袁崇煥混了個“寧錦大捷”。

皇太極首次攻打明朝失利後就尷尬了,沒撈到功勞反而吃了癟,皇太極的威望反而更低了,這讓他難以容忍,於是他想出了孤注一擲繞道伐明的辦法,一面主動向袁崇煥求和以麻痹遼東守軍,一面聯合親近後金的蒙古諸部從西面繞道千里入關打劫,最終目的還是以軍功來壓迫和他共同執政的兄弟們。

其次,從當時後金的經濟情況來分析,整個後金形勢嚴峻。

努爾哈赤時期,因爲天災和生產力低下,後金的糧食儲備一直是不夠的,再加上遼東漢人的不斷反抗,爲減少糧食支出,努爾哈赤一怒之下開始了清場,大量的遼東漢民被殺害,到皇太極繼承汗位時,後金所轄之地可謂是千里無人煙,這也導致了大量的耕地無人耕種,滿人善騎射,可不善於農耕,因此全國上下都缺少糧食,且因爲明朝的封鎖,經濟形勢極度惡化,日常所需的鹽、鐵、衣等等都缺乏輸入的渠道,簡而言之,滿人會打獵,會搶劫,但不會生產,所以日子過得苦兮兮的。

雖然皇太極買通了部分晉商走私了一部分必需品到後金,但依然不夠消化,更重要的是後金要崛起,人口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坎,所以皇太極必須孤注一擲,從南方的明朝去收取能讓自己壯大的養分。

最後,皇太極想要和明朝平起平坐,就需要武力威懾。

皇太極在登基之後爲何要繞遠道攻明?有何考慮? 第2張

皇太極就是希望以後金最擅長的野戰來打擊明朝,以消除後金內部對明朝這個龐然大物的畏懼心理,雖然努爾哈赤時期後金軍隊多次戰勝明朝軍隊,但明朝數百年來建立的威壓不是短時間能磨滅的,爲了實現更大的抱負,讓自己從“大汗”變成“皇帝”,也讓後金能和明朝平起平坐,在明朝還視後金爲野蠻人的情況下,皇太極只能通過戰爭手段來達成目的。

“己巳之變”的結果是皇太極完美的實現了自己的初衷,在整個戰爭過程了,明朝軍隊戰鬥力低下的水平完整的暴露在了後金的眼皮子底下,後金不但搶奪了大量的財物和人口,充實了自己的國力,還用手中的弓箭使得明朝軍隊聞金色變,兩年前通過“寧錦大捷”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軍心士氣又重回低谷,最可悲的是由於大量百姓被後金劫掠到關外而無法可施,連民心也基本失去。

除了建立起後金持續搶劫明朝的自信心外,皇太極還藉機忽悠四大貝勒之一的阿敏守護後路,並且在明軍大舉反擊而阿敏看到後金目標已經達成,率部後撤時以阿敏畏懼不敢戰爲名將其拿下囚禁,成功的幹掉了一個競爭對手,至於後來史書中所寫的用“反間計”引導崇禎皇帝幹掉袁崇煥?不論是否真有此事,那也只是此次伐明過程中附帶的一點點小收穫。

而皇太極借這場戰爭給後金帶來的巨大收穫在後金內部豎立起了莫大的威望,之後藉着自己的威望持續打壓莽古爾泰和代善,最終順利的完成了自己獨掌權柄的目的,並且於公元1636年,明崇禎九年改後金爲清朝,成爲滿清王朝的開國之君。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