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作爲孫策之死的最大受益人 孫策的死和孫權有關係嗎

本文已影響2.13W人 

對孫策之死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本站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孫策究竟是怎麼死的?和孫權無關,嫌疑人是這個最受器重之人。

事實上,殺死孫策的最大嫌疑人並非孫權,而是張昭!

在很多人看來,孫策被殺後,權力並未由他的兒子繼承,而是由弟弟孫權繼承了,孫權乃是孫策之死的最大受益人,所以不少人懷疑,孫策其實是被孫權派人刺殺的!但事實上,我們仔細觀看史書,會發現,孫權根本沒有刺殺孫策的動機!

孫權作爲孫策之死的最大受益人 孫策的死和孫權有關係嗎

爲何說孫策並非孫權所殺?

之所以很多人認爲,孫策之死的背後策劃者,乃是孫權,是因爲孫權乃此事件中的最大受益人,但是如果我們站在事前的角度來看,會發現,孫權原本是根本不可能成爲孫策的繼承人的,孫權之所以能成爲東吳之主,完全是天意!

一、孫權在東吳內部,不僅沒有多大的功勞,而且還有不小的劣跡!

孫權這個人,熟悉的朋友都會親切地稱呼他爲“孫十萬”,因爲他在合肥之戰中統兵十萬,竟然打不過張遼區區數千人,由此可見他的軍事能力真的非常一般!而孫策掃蕩江東期間,那可謂是功勳卓著啊,其手下涌現出了一大批的精兵猛將,孫權和他們相比,簡直就是渣渣!所以說,其實在孫策攻取江東的這一段時間,孫權的軍事表現算不上出色,這一點,就連孫策都說過:“舉江東之衆,決機於兩陳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

江東這個地方,乃是孫家剛剛打下來的,要想壓服那些驕兵悍將,必須得拿出強悍的實力,而在這方面,孫權顯然是不足的,所以說,若是孫權將孫策幹掉了,他也不可能得到衆人的認可,不可能接過東吳的擔子!

孫權這個人,軍事能力不行,在掃蕩江東的過程中並沒有立下多大的功勞,無法壓服孫策手下的那批驕兵悍將,所以說他不可能這麼早就策劃幹掉孫策。若他真想幹掉孫策奪權,至少也得等自己成長起來,手下有一批屬於自己的勢力,纔有成功的希望。而孫策去世時的孫權,顯然是不具備這個能力的!

孫權作爲孫策之死的最大受益人 孫策的死和孫權有關係嗎 第2張

除了軍事能力不行,威望不足,孫權這個人,還有不小的劣跡,那就是貪墨公款!孫權這個人打仗不行,但搞人際關係還是一把好手的,而搞好人際關係,結交天下英雄,勢必需要花錢,但當時的孫權年紀輕輕,又哪裏會有錢呢?於是他把主意打到了哥哥孫策頭上。孫權找到孫策的財務總管呂範,希望他“借”點錢給自己花花,而且別告訴孫策,但是呂範這人非常有原則,不是孫策的命令,他不願意支取錢財,並表示要先向孫策請示一下,這可嚇壞了孫權,最終孫權只能灰溜溜的跑了。

後來,孫權被任命爲陽羨縣長,擁有了這個地方的財政大權,於是,孫權成爲了這片地方的天,大肆挪用錢財,日子過得非常瀟灑。後來孫策前來視察,把孫權嚇了個半死,幸虧一個叫周谷的人幫他做了假賬,抹平了虧空,他才勉強脫險。

從這兩件事情中可以看到,孫權這個人,其實並沒有表面上那麼光鮮,這傢伙也是個貪錢之人,還是有不小的劣跡的。這種行爲,也被當時的許多人所不齒。

正是由於上述的兩個缺點(威望不足、貪墨公款),所以當時的許多人其實是不想讓孫權繼承孫策的位置的,當孫策被刺殺後,大家最開始推舉出來接替孫策的人,其實是孫權的弟弟孫翊。

《三國志》注引《典略》:“翊名儼,性似策。策臨卒,張昭等謂策當以兵屬儼,而策呼權,佩以印綬。”

可以看到,當時的衆臣其實是不看好孫權的,認爲孫權不足以掌控江東,他們推舉的人乃是孫翊!所以說,以孫權當時的地位,他根本沒有動機去刺殺孫策,因爲就算是孫策死了,他孫權也不可能成爲江東之主!

孫權作爲孫策之死的最大受益人 孫策的死和孫權有關係嗎 第3張

二、孫策臨終前改遺囑

孫策活着的時候,壓根兒就沒想過讓孫權繼位,畢竟孫策還年輕嘛。按照正常情況下去,孫策死後應該是他的兒子繼位,即便他的兒子太小,也應該立一個類似於孫策一樣的猛人做江東之主,因爲只有這樣才能鎮住那批驕兵悍將。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所以大多數大臣都推舉孫翊做江東之主。但是孫策在臨終前卻改變了遺囑,他放棄了和自己相似的孫翊,選擇了和自己大不相同的孫權!

《三國志》:呼權佩以印綬,謂曰:“舉江東之衆,決機於兩陳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知卿。”至夜卒,時年二十六。

孫策這個人,軍事能力極強,但與此同時,他也比較殘忍好殺,得罪了不少人,所以有人想讓他死。若是讓孫翊上位,其實就是另一個孫策,他的結局估計也不會太好,還是會死於別人的暗殺之中,到時候整個江東孫家,很可能都要亡於戰亂。與其如此,那還不如換孫權上位,孫權這傢伙,雖然貪財了一點,但至少不嗜殺,能和其他人搞好關係,而且孫權搞陰謀詭計似乎還比較在行,這種人才符合做主公的位置。於是,好事最終落到了孫權的頭上,孫權直接成爲了江東之主!

綜合來看,孫權這個人不僅軍事能力不行,威望不足,且有貪財的劣跡,是不可能成爲江東之主的,大家最看好的人並非孫權,而是他弟弟孫翊。所以說,站在孫權的角度來看,他根本不可能去策劃刺殺孫策,因爲孫策死了,孫權也得不到好處!相反,這事情要是敗露了,他自己還可能因此被殺。這種百害而無一利之事,孫權不會去做!

那麼既然孫策並非孫權所殺,那誰是害死孫策的最大嫌疑人呢?事實上這個人的身份出乎了衆人所料,他很可能就是孫策最器重的張昭!

孫權作爲孫策之死的最大受益人 孫策的死和孫權有關係嗎 第4張

刺死孫策的最大嫌疑人

正史記載的是陽謀,並不會記載陰謀,因爲陰謀往往並沒有被揭穿,他們僅限於大家的猜想之中!孫策之死,便是如此!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孫策帶人去丹徒山打獵,結果路上碰到了伏擊。由於孫策騎馬跑得比較快,護衛被遠遠的甩在了後方,所以當他遭到伏擊時,並沒有護衛保護孫策,於是孫策和三個刺客纏鬥到了一起,最終孫策幹掉了一個刺客,但自己也被弓箭射中臉頰,身受重傷。幸虧護衛趕來的及時,救下了孫策的性命!

《三國志》:策問:“爾等何人?”答雲:“是韓當兵,在此射鹿耳。”策曰:“當兵吾皆識之,未嘗見汝等。”因射一人,應弦而倒。餘二人不急,便舉弓射策,中頰。後騎尋至,皆刺殺之。

表面上看,孫策遇刺,就是一件很簡單的襲擊事件,就是因爲孫策暴虐,殺掉了許貢,於是許貢的門客前來複仇,伏擊了孫策,最終孫策屬下趕到,救下了孫策,殺掉了刺客。正史的記載,就是這麼簡單,因爲這就是外表呈現給大家的事情,但如果我們仔細探尋,會發現此事件透漏着諸多的不尋常!

首先、孫策的打獵路線,許貢三門客怎麼了解?他們怎麼就那麼湊巧地呆在孫策打獵的必經之路?萬一孫策策馬狂奔,跑了另外一個方向呢?這是不是太巧合了?

其次、孫策的部下趕到後,爲啥會將刺客全部殺了,而不帶回去好好審問?是怕問出幕後之人嗎?這三人真的就是許貢的門客嗎?還是說許貢只是個替罪羊而已?

最後、孫策臨死前,爲啥不選擇和自己更像的孫翊當繼承人,偏偏選擇和自己完全不同的孫權?孫策臨終前究竟發現了什麼?

孫權作爲孫策之死的最大受益人 孫策的死和孫權有關係嗎 第5張

在大多數人看來,孫策之所以被殺,很可能是江東的那些世家大族乾的,因爲孫策太過暴虐,對他們打擊太大,所以他們要安排人誅殺孫策。可孫策的行動路線他們是怎麼了解的,這裏面必定有內鬼!也就是說,孫策的身邊人在出賣他,甚至他的身邊人就是此次事件的最大策劃者!而這個人很可能就是孫策最器重的張昭!

爲何說是張昭呢?主要是三個原因!

一、 張昭深受孫策器重,他了解孫策身邊的事情,瞭解孫策的打獵路線。

二、 孫策死後,大權基本都會落入張昭手中,周瑜當時被派往外地,無法參與內部爭鬥。事實也證明,孫策最終是將大權託付給了張昭的,而不是周瑜,周瑜是強硬的帶兵赴喪,搶奪了張昭的部分權力!孫策臨死前,張昭看重的是孫翊,這個孫翊的年紀比孫權還小,而且是個頭腦簡單的武夫,比較好控制。

三、 赤壁之戰,張昭一反常態,主張投降。之後,孫權逐漸架空棄用張昭,兩人的關係一度達到了水深火熱的地步。

孫策本人粗暴好殺,他對江東的世家大族,採用的策略一直是比較激進的,而且並沒有看出他跟這些人有任何和解的打算。物以類聚,人以羣分,孫策這種性格的人勢必更加喜歡和他類似的孫翊,但是當張昭等人推舉孫翊時,孫策卻一反常態的選擇了孫權,這非常不合理!唯一的解釋就是當時的孫策發現了什麼,很可能他了解別人就是想弄死他,扶植孫翊上位,掌控江東大權。而孫權這人,別看表面上老實,但私下裏蔫壞兒,他不會輕易成爲別人的傀儡,他比較符合玩弄手段,所以由他主掌江東,更加符合對抗幕後之人!

而事實也證明,孫權上位以後,先是扳倒了輔政大臣張昭,後來又幹掉了功高震主的周瑜,力壓江東四大家族,使得東吳大權牢牢的掌控在孫家,成功的完成了孫策的遺願。相對來說,孫權確實比較符合掌控東吳大局。

孫權作爲孫策之死的最大受益人 孫策的死和孫權有關係嗎 第6張

結語

總的來說,孫策之死,幕後的最大嫌疑人並非孫權,因爲孫權沒有動機!以孫權當時的實力來看,就算孫策去世,他也不太可能成爲東吳之主,大家最看重的是孫權的弟弟孫翊!所以說,孫權不可能暗殺孫策。本文認爲,真正謀劃刺殺孫策之人,很可能是張昭。張昭是孫策的身邊人,瞭解孫策的行動,有作案能力。且孫策死後,繼承人年幼,東吳大權暫時會全部歸於張昭,張昭有作案動機。最終,張昭在赤壁之戰中選擇背叛孫家,投降曹操,這更加說明他這人有很大的問題!

(本文主要參考《三國志》)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