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爲什麼對後周皇室趕盡殺絕 趙匡胤爲何不按常理出牌

本文已影響1.89W人 

很多人都不瞭解趙匡胤和後周皇室的事情,接下來跟着本站小編一起欣賞。

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王朝,出現過大大小小的政權,但凡政權更替,都是會發生戰爭衝突的,秦末的農民起義、楚漢之爭、三國鼎立、唐末的軍鎮割據等,但是也有會例外,那就是宋朝的建立,就沒有發生流血事件。

最近看到一部由陳建斌主演的宋朝開創者趙匡胤,看完後,引發了一個思考,那就是趙匡胤爲何沒有剷除前朝的皇室。按常理說,你從人家的手上奪取了江山,怎麼也得把前朝皇室趕盡殺絕吧。但是趙匡胤卻沒有這麼做,這有點不按常理出牌。

趙匡胤爲什麼對後周皇室趕盡殺絕 趙匡胤爲何不按常理出牌

縱觀中國歷史,能作爲一個王朝的開創者,那都是很狠的角色,對待前朝皇室更是除之而後快。趙匡胤反而對後周皇室禮遇有加,這也給他留下了美名,不像之前的五代十國時期的那些政權更替,會將前朝皇室滅門。

這難道真是趙匡胤仁慈嗎?我想不是的,這是有很大的原因的,趙匡胤曾是後周開創者郭威的部下,後來郭威逝世後,將皇位傳爲給養子柴榮,就是歷史上的周世宗,這時候的後周經過郭威的整頓,國力比較強盛。周世宗對趙匡胤很是器重,開始把軍政大權交給趙匡胤,這給趙匡胤後期發動政變奠定了基礎。

趙匡胤爲什麼對後周皇室趕盡殺絕 趙匡胤爲何不按常理出牌 第2張

但是沒過多久,周世宗也病逝了,7歲的兒子即位,這時得小皇帝什麼都不懂,於是趙匡胤在一羣軍隊部下的策劃下,發動了政變,攻入了皇宮。進而“黃袍加身”,坐上了龍椅,原本這時候要把前朝皇室殺掉的,但是沒有這麼做,就連前朝的大臣也沒有殺一個。已經擁有軍政大權的趙匡胤這有點讓人捉摸不透。

《宋史》中有對“陳橋兵變”有說過當時的形勢分析,所以有一個較爲靠譜的說法是,在趙匡胤要殺周世宗的兒子時,有一位有分量的大臣站出來替這孩童說了話,才使得趙匡胤改變了主意,沒有加害後周的皇室。

趙匡胤爲什麼對後周皇室趕盡殺絕 趙匡胤爲何不按常理出牌 第3張

這位大臣就是《楊家將》中潘仁美的原型,他就是潘美,他的地位在後周時期,和趙匡胤的地位是差不多的,受到了周世宗的重視,他在後周軍隊裏面的威望也是很高的。所以他的話對趙匡胤來說,那是有分量的,必須得聽一下的。

當時的趙匡胤雖然奪取了後周的江山,但是根基還是不穩的,還不如不殺皇室,給自己留一個寬厚的名聲,有利於收買後周舊部;其二就是潘美在軍中的威望不容忽視,趙匡胤答應他,就相當於賣個臉面給他,況且以後還要用到他,這樣潘美就會死心塌地跟着自己幹;其三雖說當上後周皇帝,但是當時的政治局勢是動亂的,趙匡胤奪取的後周不過是天下的十分之三四,自從安史之亂開始,除了後周,還要大大小小的政權盤踞在中原,要想完成統一,首要就是處理好內部的穩定。

趙匡胤爲什麼對後周皇室趕盡殺絕 趙匡胤爲何不按常理出牌 第4張

自古以來伴君如伴虎,趙匡胤能通過自己的實力,完成後面的統一大業,那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從趙匡胤不殺周世宗的兒子便可以看出,他殺了周世宗的兒子,反而帶不來好處,可能會引發軍中將領的不滿。宋朝的政權更替沒有發生流血事件,可以說是歷史上概率極小的一件,足以見趙匡胤處理事情的情商之高。

趙匡胤不殺前朝皇室,並非他仁慈,而是他懂得分析形勢,選擇一個對自己好處最大的決定,所以說能成爲帝王的,那都是分析專家。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