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清官宋應亨,抗清而死,崇禎皇帝下詔追封

本文已影響1.51W人 

談起明末清初,腦海裏閃現的是袁崇煥、孫傳庭等名將的被殺,洪承疇、吳三桂等人的投降,崇禎皇帝的多疑等這些讓老百姓耳熟能詳的名人事蹟。事實上明末清初,發生了很多可歌可泣、寧死不屈的抗清故事,只不過他們的名氣不夠大,隨着時間的推移已經漸漸被埋沒在史料之中。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萊陽城之戰,宋應亨率兵抵抗清軍的故事。

明朝清官宋應亨,抗清而死,崇禎皇帝下詔追封

袁崇煥

宋應亨,明朝天啓年間進士,字長元,山東萊陽人。他出身萊陽望族,歷任北直隸大名府清豐知縣、吏部郎中等官員。在經歷宦海沉浮之後,他以母親年老爲理由請辭退休。辭官六年之後,長子考中了進士,被授予杭州理刑。爲官多年的宋應亨教導兒子說:“你到任之後,千萬不要貪污腐敗,千萬不要草菅人命,千萬不要隨波逐流。”

明朝清官宋應亨,抗清而死,崇禎皇帝下詔追封 第2張

古城

崇禎十五年(1642年)閏十一月,清軍的大兵進入內地,已經攻破臨清。此時,宋應亨率兵丁和城內的老百姓守衛萊陽城。當時萊陽城的北面防衛比較薄弱,於是宋應亨捐獻千兩黃金重新建造加固城池,一個多月就完成修建。當清軍大兵壓境時,宋應亨率兵獨當一面守衛城池的北面。此外,宋應亨還懸賞募集死士,趁夜率兵去襲擊清軍的大營,清軍受到出其不意的攻擊以後,清軍覺得佔不到便宜就拔營而走,離開萊陽了。

崇禎十六年(1643年)二月初五,清軍再次來襲。由於萊陽城的北面的守衛是宋應亨,清軍十分忌憚,因此不進攻城的北面。到第二天辰時,清軍從萊陽城的東面攀雲梯登上城,攻破萊陽城,隨後一路進攻到北城。此時,宋應亨帶着矚目的帽子,穿着鎧甲,驅使手下的家丁和清軍進行巷戰。宋應亨手下的人都勸他把帽子換成平民百姓的,以防止被清軍認出來,被重點進攻。宋應亨不願意,繼續帶兵巷戰,抵抗清軍。一直到手下家丁死掉三十人後,宋應亨的脖子被砍中一刀,失去戰鬥力。宋應亨被抓住之後,堅決不投降,不願意屈從清軍,最後被清軍無情地殺掉。

明朝清官宋應亨,抗清而死,崇禎皇帝下詔追封 第3張

明軍盔甲

後來太史王崇簡對宋應亨進行憑弔追思,還寫了一首詩,詩的內容是“拜手鬆楸酒一杯,傷心灑淚踏蒼苔。寒林風起山光動,衰壑雲移海氣來。泉路幾年空夙恨,人間此日有餘哀。高蹤已自成千古,夕影悽悽照草萊”。詩的意思大致是宋應亨的英雄事蹟足以流傳千古,抗清寧死不屈的情懷能激勵人心。很多聽聞宋應亨抗清寧死不屈的人,都有點爲之感到可惜,傷心。

明朝清官宋應亨,抗清而死,崇禎皇帝下詔追封 第4張

崇禎皇帝劇照

宋應亨死後,崇禎皇帝下詔書,追贈宋應亨爲太僕寺少卿。宋應亨從入朝爲官到最終抗清戰死,象徵着那個時代清官的命運。一方面他們不願意屈從清軍的誘降,另一方面大環境的破敗,無法讓他們發揮真正能力,只能被抓受辱而死。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