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非常殘暴,爲何卻能夠深得民心呢?

本文已影響1.78W人 

有人說朱元璋是濫殺無辜的殘酷之人,也有人說他是個勤政愛民的有爲之君,爲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中國歷史上殺功臣最多的一位皇帝,你認爲是誰?想必很多人會異口同聲的回答是朱元璋,畢竟他是一個殘酷、多疑的人,而且他的殘酷面目聞名於史。

如果換作歷史上的任何一位君主,想必統治的國家一定都是動盪不安的狀態,有的國家都早早的滅亡了,可偏偏朱元璋統治時期的風評不錯,而且還有百姓稱他爲明君,對這位皇帝的態度更是感恩戴德,但是朱元璋手下的臣子,對朱元璋卻是畏懼的很。

我們也知道明太祖朱元璋是一個農民出身,他誅殺臣子,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就是他最大程度掌握政權的一種方法,他爲了拿到政權,甚至不惜前期潛伏,還放養了丞相,促使丞相干出造反的事情,最後他就順理成章的將傳承千年的丞相制度給廢除了。當然他也是爲了權力,才誅殺那些文人的。

其實早期的朱元璋,對文學方面是十分尊敬的,因爲他擁有農民血統的,看到文人之後,就感覺這些文人有知識、有權威,所以導致他打仗的時期不斷收集文人,讓這些文臣給自己的統治之路提供意見,這樣一來,就能讓文人幫自己打天下,而這段時間也是朱元璋旗下文人過的最舒服的一個階段。

後來明朝慢慢建立起來了,朱元璋手下的文臣也漸漸多了,他就變得不再重視文人,而對待這些文人的態度也變了,可以說對待這些人的態度是越來越粗暴了,後來我們也見識到他請文人出山的態度,不再那麼謙卑,反而用強逼的手段,甚至還要動用軍隊去請。

隨着統治越來越穩定,朱元璋自己也學起了文化,久而久之他對文人也就不屑一顧了,在做文章方面,他也有很高的天賦,他從坐上皇位就開始學習,所以創造出很多文采不俗的作品,因爲他自己有這個實力了,所以導致文人在他心目中的地位下降了。這個時候的朱元璋,心裏非常瞧不起文人,而他自己又閱讀了不少書,再加上政權穩固,他又明白文人有以文犯禁的那一套,他開始懷疑文人用隱蔽的方法,來嘲笑自己,或者嘲笑自己統治的王朝,也就是我們歷史上說的文字獄。

朱元璋時期的文字獄,真是不少,而且非常荒唐,總之都是隨着他的心情強會上去的,比如他的第1種方法,就是看到字形之後,找政治思想,有一次一個僧人,受到了他的邀請,來到宮中赴宴,別人都羨慕僧人有這樣的榮耀,實際上不知道這是僧人吃的最後一頓飯。

僧人爲了感謝君主的邀請,於是作詩讚譽帝王,這本來是一件好事,可是朱元璋看到他落筆的第1個字後,就被第1個字深深吸引,而第一個字就是“殊”,他頓時就怒火沖天,朝着僧人破口大罵,你這個“殊”的意思是不是就是“朱”的意思,這顯然就是強行附會,最後讓這名僧人落了一個慘死的結局。

朱元璋非常殘暴,爲何卻能夠深得民心呢?

朱元璋還用這種方法殺死過不少人,最荒唐的一次,就是他請人題字。集賢門建好之後,就請了當時一位非常有名的狀元來題字,後來他去查驗的時候,竟然被一個“門”子刺傷了眼,因爲在朱元璋看來,“門”裏面的溝太往裏面偏了,所以導致他大怒,立刻就讓手下把這個狀元拖了出去,送到了斷頭臺上,他內心認爲對方的意思是,把自己關在大門裏面,不讓閒人進來,不得不說這樣的解釋非常刻意,也讓我們見識到文字獄的可怕之處。

朱元璋還很擅長運用同音附會的方法,明朝時候,官員們在批改奏章的時候,必須小心又小心,特別是奏摺裏面是絕對不能出現“則”字,說到這裏想必大家又有疑問了,這個“則”字怎麼會惹到君王呢?這在朱元璋看來,“則”字和“賊”很像,而且根據他家鄉的讀法,這兩個字就是讀一個音,如果有大臣在奏摺裏面提到這個字,那麼就會被朱元璋認爲這是在暗指自己。因爲他早年從事過紅巾軍,最後反了回去,他對這段經歷感到非常自卑,所以比較看重“則”字的同音字,在一次宴會上,一個官員在作賦的時候,就因爲頻繁說到這個字,被朱元璋聽到之後,就感到心裏不舒服,就下令把官員拉了出去,給斬殺了。

其實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些臣子、文人都沒有造反的意思,只不過是朱元璋給他們強行安上的罪名罷了,不管從哪一個朝代來看,這樣的方式,對於一位帝王來說,就是一種荒唐行爲,其實說白了就是朱元璋爲了保障自己坐穩皇位,而行使的一種殘酷行爲罷了。其實身處於朱元璋時代的文臣們,大概是歷代活的最憋屈的,他們需要小心伺候着君主,而且還要管理好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帝王面前寫書,或者說話的時候都要非常慎重,不能讓帝王察覺出一點可能性。

朱元璋統治時期,每個官員都是非常恐懼的,早晨的時候就要和家人相擁告別,上朝之前痛哭流涕也是常有的事情,因爲朱元璋誅殺大臣,從來不講究什麼邏輯,一點小事就可能導致臣子極其家人的性命全部丟失。

他狠下心來大量地殺貪官,可以說是抓住一個殺一個,不僅砍頭,甚至經常使用活剝皮的酷刑。被他殺的貪官,我估計有二三十萬人。我不是歷史學家,這個數字可能不準確。他嚴厲禁止遊手好閒不務正業的行爲,下令各地地方官員嚴懲二流子之類。由此可見,朱元璋是想建立一個人人勤奮勞動、政府清廉的社會。

朱元璋是一個明君,他是農民出身,對平民百姓非常好。對治貪非常狠,貪污五十兩,扒皮。百姓如果發現當地父母官是貪官、惡官,可以當場綁了,送到上級衙門處理。在明初時,很多官員,過得不如百姓。

明朝建國後,對北元進行八次討伐,這些舉措也鞏固了大明江山,明朝開始,就實行了發展生產,與民休息的政策,朱元璋對他們說:“天下初定,老百姓財力睏乏,像剛會飛的鳥,不可拔它的羽毛;如同新栽的樹,不可動搖它的根,重要的是休養生息”。

朱元璋深知災荒給農民造成的痛苦,即位後常常減免受災和受戰爭影響的地區的農民的賦稅,或給以救濟。多次在全國範圍內實行大型的租稅減免。還修了很多水利,促進農業發展。

朱元璋非常殘暴,爲何卻能夠深得民心呢? 第2張

朱元璋對天下老年人施以尊重,頒佈詔書和法令,規定每地要善待老人,並讓縣官定期送去米麪衣物進行慰問。 朱元璋怕執行不力,就又叮囑禮部尚書,要以皇帝的名義再次重申一下這項政策。

我們可以肯定,朱元璋是個很有理想的志士。他的大量殺戮,是爲了實現理想。人就是這樣,對自己的理想信仰越堅定,實現理想的慾望越強烈,越不惜大量地犧牲別人的生命——迫不得已的時候,連自己的性命也在所不惜。

這是理解朱元璋的關鍵。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