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於期爲什麼兩次背叛秦王?他的身世與結局是怎樣的?

本文已影響3.83K人 

說到樊於期,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下面小編爲各位介紹一下相關的歷史事蹟。

很多人都知道荊軻刺秦的故事,這個故事裏面的最大的主角是荊軻,其次是燕太子丹,但還有一個重要的人物,那就是自殺獻上首級的樊於期。在《大秦賦》中,也出現了樊於期,但他一直是以秦國臣子的身份出現的,武力高,負責王宮的守衛工作,如此看來樊於期最後必然是因爲發生了一些事情而導致他背叛了秦國,纔有了後來的荊軻刺秦,那究竟發生了什麼呢?樊於期最後又是什麼結局呢?

樊於期爲什麼兩次背叛秦王?他的身世與結局是怎樣的?

1、樊於期是誰演的

鄭楚一,原名鄭矗立,1981年8月16日出生於山東省,中國內地影視男演員,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

2002年,鄭楚一在高希希執導的現實題材電視劇《結婚十年》中飾演小吳,從而正式出道。2009年6月,鄭楚一被導演楊陽欽點出演勵志劇《人生》,其飾演的男二號張小用是一位來自外鄉的勵志青年。

2011年7月,鄭楚一與段奕宏、蔣勤勤、高虎等合作主演的商戰劇《大時代》開播;12月,他還參演了近代革命劇《新亮劍》。2012年,鄭楚一與徐僧、賈青等共同主演的抗戰勵志劇《神槍》開播,其飾演的酒井慄飯是一位冷酷的日本神槍手。

2013年5月,鄭楚一與呂良偉、謝君豪等領銜主演的抗日劇《槍械師》首播,他在劇中飾演忠心耿耿、武藝高強的蕭十一;6月,他主演的驚悚喜劇《夜幕驚魂》上映;11月,他又在古裝權謀劇《謀聖鬼谷子》中飾演心狠手辣的吳起。12月,他與段奕宏、廖凡等聯袂出演的年代傳奇劇《海上孟府》播出,其飾演的李木華是個熱血青年。

2014年6月,鄭楚一在青春勵志抗日劇《刺刀英雄》中演老虎嶺山寨管家賈三。2015年2月,鄭楚一出演的年代諜戰劇《臥底》殺青,在劇中飾演了有勇無謀、心狠手辣的行動課課長賀須;8月,他參演的抗戰諜戰劇《左手劈刀》播出。

2016年11月,鄭楚一主演了民國青春懸疑喜劇《曖昧偵探》,他在劇中飾演聖城大學教授韓天。2017年4月28日,鄭楚一與黃渤、徐靜蕾等搭檔出演的懸疑故事片《記憶大師》上映;9月,他參演的年代諜戰劇《毒戰》開播;10月,他又加盟奇幻懸疑護寶網劇《大夏寶藏》,並飾演計算機系高材生陸雲;此外,他還參演了國產動作犯罪影片《引爆者》。

2018年7月,鄭楚一與祖峯、侯勇、梅婷等聯合主演的年代諜戰劇《面具》在北京衛視播出,所飾演的保密局行動隊隊長鄭三外表不苟言笑、內心冷酷。9月,鄭楚一憑藉在犯罪懸疑片《暴雪將至》中亦正亦邪的李警官一角獲得第十四屆中國長春電影節最佳男配角獎提名。

2019年4月,鄭楚一參演的古裝劇《大秦帝國之天下》殺青,他在劇中飾演秦國將軍樊於期。2020年1月,與段奕宏、大鵬等合作主演的懸疑動作網劇《雙探》殺青。

樊於期爲什麼兩次背叛秦王?他的身世與結局是怎樣的? 第2張

2、樊於期曾兩次叛變秦王,戰敗降燕

秦異人,即秦莊襄王有二子,長子是秦始皇嬴政,其母爲趙姬;次子是長安君成蟜,其母爲韓姬。

華陽夫人曾經想要立成蟜爲秦王,但沒有成功,嬴政即位之後,對這個弟弟其實也沒有太過逼迫,反倒對他有所重用。但是,沒成想這個成蟜最後卻爲了秦王位而叛變,失敗之後投靠了趙國。

這要從一則“流言”說起。《大秦賦》中有一個情節,是說華陽夫人等爲了抹黑嬴政,放出流言說嬴政實際上是呂不韋和趙姬的私生子,並不是秦異人的親子,所以不能繼承秦王位。

這一則流言到底因何而起,是何人放出,目前已經不可考,但《史記》、《漢書》等正史文獻都記載了這一說法。但是這個說法一直未得證實,且司馬遷在《史記·呂不韋列傳》這篇短小文章裏的記載竟也前後矛盾。更主要的是,無論是主人公身份、結局,還是時間節點以及情節發展,和楚國春申君與女環的故事如出一轍,這則關於嬴政和呂不韋的“流言”疑似移花接木而來。

但是,這則流言被成蟜利用起來了。

話說,呂不韋擔任秦相期間,依舊採用遠交近攻的策略,不斷地蠶食“三晉”的土地,最後切斷了燕國、趙國兩國和韓國、魏國的聯繫,形成了對“三晉”的側翼包圍,秦國對諸國逐個擊破的態勢已經異常明顯了。

於是,始皇6年,即公元前241年,韓、趙、魏、燕、楚五國再次合縱伐秦,竟然攻入了函谷關內,兵鋒直逼咸陽。雖然最終失敗了,但對秦國也造成了不小的損失和震盪。

第二年,呂不韋便起兵報“五國攻秦”之仇,命蒙驁和張唐領軍五萬伐趙,長安君成蟜和樊於期爲後援。而當蒙驁等人進攻受阻之後,想讓成蟜和樊於期領兵援助,但沒成想樊於期竟然煽動成蟜叛變。

樊於期以嬴政是呂不韋私生子的流言爲依據,讓成蟜相信他纔是秦莊襄王的嫡子,應該繼承秦王位。而呂不韋之所以派年少且不諳軍事的成蟜領軍,是想借機除掉他。於是,樊於期將這一則流言寫成檄文,通告天下。

當然,這次叛變被迅速鎮壓,成蟜也因此逃離秦國,投降了趙國,客居於此。但讓人疑惑的是,樊於期似乎並沒有因此而受到株連,因爲在公元前237年的時候,他又擔任了秦國將軍,率軍攻趙。但這一次,樊於期遇到的對手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李牧,被打得大敗。

也就是這個時候,樊於期畏罪潛逃,不敢回秦國,也沒有投降趙國,而是去了燕國。燕太子丹不顧人勸阻,最終還是收留了他。秦王暴怒,將樊於期一家老小盡數誅滅,然後對其發出了懸賞。這纔有了荊軻入秦時想要通過攜帶樊於期的首級面見秦王的事情。

可是,這一說法也有很大的問題,那就樊於期到底是誰?這個名字在正史中的出現沒有前因,只有一個簡單的結局,衆多的信息幾乎都來自與野史和傳說。

樊於期爲什麼兩次背叛秦王?他的身世與結局是怎樣的? 第3張

3、樊於期身世成謎,其形象多爲文學形象

樊於期的事蹟多不見於正史,《史記》中對他的記載也就是“刺客列傳”裏關於荊軻的篇幅中略有提及,在之前並沒有樊於期的信息。而這些事蹟多是在野史、小說中被提及,最爲詳盡的大概就是《東周列國志》了,其中第一百零三回的章節便是“李國舅爭權除黃歇 樊於期傳檄討秦王”。所以,有歷史學者提出,“樊於(wū)期(jī)”這個人實際上就是秦將桓齮(yǐ),兩者的讀音也比較接近,疑似訛誤。

而《史記》中對於桓齮的記載也比較矛盾。對於桓齮伐趙的結果,李牧的傳記和“趙世家”中都說李牧勝了,桓齮逃走;而始皇本紀中又記載桓齮有所勝利。所以有學者推斷,可能這是一系列戰役,桓齮取得過幾次勝利,但最終被李牧擊敗。至此之後,桓齮逃亡,這一年是始皇十四年,而燕太子丹在秦國受辱回國的時候,正好是始皇十五年,於是就有了桓齮畏罪逃燕的說法。

恰巧,在此之前,並沒有提及樊於期其人;而在此之後,就沒有了桓齮的消息。所以有些學者認爲二者就是同一個人,因訛誤而產生了兩個名字,這也是有道理的。

但桓齮就是樊於期的觀點證據還是不足,只能作爲一個觀點來考量。

成蟜謀反的事情是真的,這裏有一個時間點需要注意。始皇七年的時候,夏太后逝世,以趙姬爲首的外戚勢力,和嫪毐等人開始排除異己,對成蟜所在的韓系勢力予以排斥。這似乎也是成蟜最後決定謀反的原因,因爲成蟜在屯留叛變的時間正好是始皇八年。

那麼,樊於期其實是捲入了這場外戚勢力的爭鬥之中,檄文是不是由他所寫並不可知,但根據野史、傳說,《史記》後來提到他的事蹟等等信息綜合來看,他似乎在最初的時候將自己從這次叛變中摘了出去。

成蟜的這次謀反並非沒有株連,其軍、吏皆被處死。《史記》中說成蟜也被殺了,也有些說法認爲成蟜雖然最後逃亡趙國,但後來也被呂不韋等人殺死了,關於結果還是一致的。

那麼,樊於期也有可能是這一次清算的漏網之魚,在最初的階段沒有被認爲是這次叛變的參與者,所以纔有了再次領軍伐趙的行爲。

而因爲被李牧擊敗所以畏罪潛逃,這一說法就顯得有些站不住腳。秦軍無論是從弱小之時還是開始東出的階段,大小敗仗吃了無數次,孟明、王翦、白起、李信、蒙驁等等名將都有敗績,損失也不小,甚至有時候都動搖了秦國的國本,但也沒有受到太過嚴重的處罰。

而趙國的李牧位列“戰國四大名將”,也不是無名之輩,敗在廉頗、李牧、趙奢手下的秦將也不少,沒有因爲一次敗仗就畏罪潛逃的道理。所以,樊於期的畏罪潛逃,也有可能是其參與成蟜謀反的事情被查了出來,這纔不得不逃走。

而如果樊於期和桓齮真的是同一個人的話,似乎也能解釋得通,爲何此後桓齮不再出現,而樊於期這個名字剛剛被提及,且其爲何出現在燕國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