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爲什麼拿不下高句麗?原因是什麼

本文已影響3.1W人 

你們知道唐太宗爲什麼拿不下高句麗嗎,接下來小編爲您講解

高句麗的都城平壤城(今朝鮮平壤)位於大同江口附近,易於受到來自海路的進攻,因此,在唐太宗徵高句麗以前,漢武帝滅衛氏朝鮮之戰和隋場帝徵高句麗之戰,都是採用水陸並進的戰術。唐太宗徵高句麗之戰,很明顯是借鑑了前代的戰爭經驗,也採取水陸並進的戰略。但是,由於唐太宗君臣都具有穩紮穩打的戰略思想,唐朝的水軍不是像前代一樣直趨平壤,而是配合陸軍的作戰,自山東的東萊出發,經大謝島、龜島、鳥胡島,至都裏鎮後沿海岸東行,最終進攻位於今遼寧金縣東的高句麗卑沙城。

這就使水軍的優勢不能得到全面發揮,不能因對高句麗都城平壤構成威脅而有效地牽制高句麗的有生力量,這不能不說是唐軍的一種戰略失誤。

由於皇帝本人親臨前線,因此在唐軍第一次徵高句麗時,將軍大臣們有意無意地確立了步步爲營、攻城掠地、穩紮穩打的戰略思想,畢竟皇帝的安危是他們不得不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在這種戰略思想指導下,唐軍在渡過遼河以後,分兵攻克高句麗在遼東半島的各主要城池,取得了相當大的戰果。可是,這種穩紮穩打的戰略思想,卻制約了唐軍擴大戰果。

唐太宗爲什麼拿不下高句麗?原因是什麼

唐太宗親征之役,唐朝對戰爭的方方面面都做了十分充分的準備工作,事先還派出職方郎中陳大德出使高句麗,作軍事地理方面的情報工作。鑑於隋徵高句麗以徵兵爲主,士兵不願遠出遼東作戰,使戰鬥力受到影響,唐太宗親征之役改以募兵爲主;有鑑於隋軍數量龐大導致後勤補給十分困難,唐軍動員的部隊不到20萬人。

應該說,這些戰略思想都是正確的。正因爲如此,唐軍利於速戰速決,迅速突破敵軍的防線直逼高句麗首都,而不宜於攻城掠地、穩紮穩打。在奪取高句麗遼東諸城之後,唐軍一方面不得不分兵把守,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集中優勢兵力準備迎擊來援之敵和進一步進攻,兵力就已顯得不足。可以說,唐朝君臣在戰役中確立的穩紮穩打戰略思想與其出征前確立的戰略思想本身就是相矛盾的,這使唐軍在遼東獲得一定戰果之後,很難繼續按穩紮穩打的戰略思想進一步深入,最後因爲安市城的久攻不下,使戰爭的節奏一下子慢了下來,沒能像預期的那樣在冬季來臨之前結束戰鬥,不得不半途而廢,自動撤軍。

攻城掠地、穩紮穩打的作戰方法難以達到作戰目的,必然導致兵力的分散、消耗,導致作戰時機的喪失,這在駐樺之戰後表現得尤其明顯。

唐太宗爲什麼拿不下高句麗?原因是什麼 第2張

當時高句麗國的兵力總數有30餘萬,後來渤海國的大門藝回憶說:“昔高麗全盛之時,強兵三十餘萬,抗敵唐家”。駐樺一戰被殲15萬,再加上別都國內城、漢城也都需要重兵駐守,唐太宗出征前曾命令“新羅、百濟、奚、契丹分道擊高麗”。高句麗在朝鮮半島的南部邊境地區受到來自新羅、百濟的進攻,也肯定要駐重兵把守,因此,留在首都平壤的守軍最多不過數萬人,大敗之後惶惶不可終口,加之泉氏政權內部原本就矛盾重重,如果唐朝大軍挾主力決戰全殲敵軍之威,直逼平壤城下,應該能一舉滅掉高句麗。

況且,在唐軍取得駐樺山大捷之後,“高麗國振駭,後黃城及銀城並自拔,數百里無復人煙”,遼東半島的高句麗部隊懾於唐軍的威勢,已經主動後撤,放棄了遼東諸城,退守第二道防線即鴨綠江防線,唐軍此時取道鳥骨城進軍鴨綠江已經不會遇到任何抵抗。但顯然,唐太宗作爲唐軍的最高統帥,卻未能把握住這一十分有利的戰機。

唐太宗爲什麼拿不下高句麗?原因是什麼 第3張

唐太宗徵高句麗之役失敗的最重要原因在於戰略上要求穩紮穩打,這一點古代史家也已經指出,胡三省注《資治通鑑》在分析唐太宗徵高句麗之役失敗的原因時說:“太宗之定天下,多以出奇取勝,獨遼東之役,欲以萬全制敵,所以無功。應該說,胡三省的評價一語中的。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