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常遇春之子常昇爲何會下落不明?

本文已影響1.23W人 

“朕有千行生鐵汁,平生不爲兒女泣。忽聞昨日常公薨,淚灑乾坤草木溼”。這首詩的作者是朱元璋,寫於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當年春夏之交,鄂國公常遇春奉命出塞,追擊北元。在途徑河北柳河川時,常遇春暴病而亡,年僅39歲,可謂英年早逝。朱元璋得知消息,痛徹心扉,寫下了這首詩。

揭祕:常遇春之子常昇爲何會下落不明?

常遇春,鳳陽府懷遠人。元末亂世中,他在至正十五年投奔朱元璋,憑藉其非凡的勇氣和軍事才能,逐漸成爲朱元璋集團中數一數二的將帥之才,在明朝統一天下之戰中,立下蓋世功勳。朱元璋盛讚他“當百萬之衆勇敢先登,摧鋒陷陣,所向披靡,莫如副將軍遇春”,堪稱朱元璋手下第一虎將。然而常遇春享年不永,在明朝開國之後的第二年就英年早逝,故此朱元璋纔會如此悲痛。

《明宋文憲公濂奉敕撰開平王神道碑並序》記載,常遇春有三個兒子,長子常茂,次子常昇,三子常森。常茂頗有父親常遇春勇猛剛烈的遺風,勇力絕人,是一員虎將,被封爲鄭國公。但常茂爲人魯莽暴躁,屢立戰功但也屢屢犯下大錯。洪武二十年九月,常茂在出兵征討遼東軍閥納哈出時,再度惹禍,使得納哈出降而復叛。朱元璋怒不可遏,把他削職爲民,發配廣西蠻荒之地,並終老在那裏。

常遇春的兒子常昇,於洪武二十一年冬十月,被封爲開國公、推誠宣力武臣、右柱國,食祿三千石。常昇的結局成爲一個謎團,史書中只提到他“數出練軍,加太子太保”,在朱元璋手下任職一段時間,還得到晉升。

揭祕:常遇春之子常昇爲何會下落不明? 第2張

然而自此之後,有關常昇的記載戛然而止,就此離奇失蹤了。有人認爲他在朱元璋掀起的功臣大清洗行動中遇害,有人認爲他在建文帝與朱棣的靖難之役中戰死,哪種說法都缺乏可靠的史料記載和依據,使得常昇的下落成爲一個謎團,失蹤五百餘年,無人知道其確切下落。

直到民國十四年,著名學者、史學家俞平伯,在參與清理故宮明清檔案典籍時,意外發現了一件明代文物:一本成書於洪武晚期的《太祖皇帝欽錄》手抄本,才破解了常昇的下落之謎。這本《太祖皇帝欽錄》,記錄的全部是朱元璋曾下發的諭旨底稿。

與官方頒佈的《明太祖實錄》相比,這本《太祖皇帝欽錄》記載的內容,以口頭諭旨和密旨爲主,幾乎未經修飾和潤色,日常口語色彩濃厚,具有典型的朱元璋大白話風格,很多都是簡短的三言兩語,是研究洪武時期歷史的第一手原始史料,比官修《明太祖實錄》的可信度更高。

在《太祖皇帝欽錄》中,專家們意外發現了常昇的下落。洪武二十六年二月,錦衣衛給朱元璋上奏:會寧侯張溫,開國公常昇、全寧侯孫恪,“及家人一十六名,火者七名”,都已奉旨捉拿歸案。朱元璋隨即給兒子晉王下了一道密旨:“但是男子,着王那裏都滅了,妻子就那裏配與人。”同時朱元璋還強調:“好生機密!着那裏不要出號令”。讓晉王把他們就地處死,一定要機密行事,不要對外出示他的密旨。

原來,常昇是在轟動大明朝的藍玉謀逆大案中受到株連,被朱元璋祕密處死了。他再三強調“好生機密”,結果使得常昇的下落不爲人所知,但也從側面說明,常昇被處死是個冤案,不然何須“好生機密”,不敢讓人知道,也無法堂而皇之把常昇的“罪狀”公之於衆。

藍玉是常遇春的妻弟,也是常昇的親舅舅,都是功勳卓著、位高權重的功臣,且兩家關係密切。藍玉被殺,常家難以倖免,被無辜株連是自然而然之事。可憐常遇春一生爲朱元璋喋血疆場,效盡犬馬之勞,其子嗣卻無辜遇害,冤沉海底,常家結局之淒涼,朱元璋心地之狠辣,令人一聲嘆息。

萬幸的是,常家有一個男丁常繼祖,躲過了這場劫難,流落雲南。弘治年間,明孝宗訪察功臣之後,得知常遇春的後代在雲南“不沾寸祿,淪於氓隸”,已經成了貧苦農民。明孝宗大爲不忍,下旨授予常家後人常復位南京錦衣衛指揮使,算是作爲對朱元璋的惡行的一種彌補。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