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窮困潦倒時,真的有“童僕侍候”嗎?

本文已影響1.09W人 

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陶淵明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就這一問題而言,陶淵明和魯迅先生是很相似的。與其籠統地說陶淵明“窮困潦倒”、“有童僕侍候”,倒不如說,陶淵明有時“有童僕侍候”,多數時候“窮困潦倒”。後者,才更貼近陶淵明的實際生活。

陶淵明窮困潦倒時,真的有“童僕侍候”嗎?

陶淵明,字元亮,一說名潛,字淵明,一說入宋後更名潛,自號“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人。他是東晉末至南朝宋時期的詩人、辭賦家,不過他在世時是以“隱士”身份聞名,而非以文學才華。在他死後,他的好友贈予他“靖節徵士”這一私諡,因而後世人又稱他爲“靖節先生”。

陶淵明的曾祖父陶侃是東晉開國功臣,曾任侍中、太尉、都督八州軍事,荊州、江洲刺史,封長沙郡公,進贈大司馬。他的祖父陶茂,做過武昌太守。可以說,往上數幾代,陶淵明家也算是大戶人家。而其父陶敏,一生衣食無憂,便淡泊功名利祿。

等到陶淵明一代,父親在陶淵明年幼時就去世。隨之而來的,便是家庭的逐漸落魄。加之父親在世時不喜做官,因而等到陶淵明成年後,他想做官也沒有關係和門路。直到二十九歲,陶淵明才做上了江州祭酒。

從入仕起,陶淵明先後共做過江州刺史桓玄的州府中的官吏、鎮軍將軍劉裕的參軍、江州刺史建威將軍劉敬宣的參軍,以及人們熟知的彭澤縣縣令。

一方面,陶淵明雖然家道中落但尚有餘存。早年的陶淵明,享受着家中的奴僕,也是自然而然的事。另一方面,他後來的十來年間,斷斷續續地做了一些官。這些官職雖小,但一個跑腿打雜的僕役,爲官的陶淵明還是負擔得起的。

陶淵明窮困潦倒時,真的有“童僕侍候”嗎? 第2張

而陶淵明的生活真正走向窮困潦倒,還是在他不再做彭澤縣令的三年後,即義熙四年(408)。這年六月,陶淵明家中突發大火,宅院盡毀,家產蕩然無存。陶家不得已舉家搬遷,陶淵明也就徹底迎來了窮困潦倒的生活。

我們熟知的陶淵明,是那個寫“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陶淵明,而不是寫“夏日長抱飢,寒夜無被眠”的陶淵明。大火過後的他,不再只寫表現田園景物的恬美靜穆、田園生活及自己心境的悠閒自在,還寫田園生活的艱辛和自己的貧困。

然而無論生活怎樣,陶淵明都還是那個陶淵明。義熙十一年(415),朝廷徵召他爲著作佐郎。結果陶淵明稱病,拒不應詔。在陶淵明去世那年,即元嘉四年(427),朝廷重臣檀道濟聽聞陶淵明的隱士之名,前去拜訪,並贈給他大量物資,但陶淵明拒不接受。

陶淵明窮困潦倒時,真的有“童僕侍候”嗎? 第3張

陶淵明晚年的窮困潦倒,到了不爲五斗米折腰的他都要出門乞食的地步。這其中有做官無門的因素。但更多的,還是陶淵明喜愛隱居而不願與官宦同流合污。而正是經歷過年少有志、仕途不順、醉心山水和窮困潦倒,陶淵明纔能有不一樣的生命厚度,纔能有不一般的文學成就。

或許生活的磨難確實是美好的源流,自古以來有太多知識分子都是在困苦中留下傳世佳作。對於陶淵明而言,有無童僕其實並不重要。他看重的,是自在的山水,是“靜念園林好,人間良可辭”。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