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時期買官竟然明碼標價?這是真的嗎?

本文已影響5.45K人 

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清朝的故事,今天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在我偉大的中華文明的發展長河當中,我國已經建立起了十分完善的官位體系制度,每一個當官的都各司其職,一起幫助皇帝治理國家。

作爲一個宮廷官員,要麼通過舉薦孝廉,要麼通過正常的考試進入官場。除這些之外,古代還有一個讓人咂舌的仕途進路,即買官賣官。

清朝時期買官竟然明碼標價?這是真的嗎?

買官賣吏的制度早有之,至少可以追溯到漢武帝時期。因常年對外戰爭和經濟凋敝造成國庫空虛,所以朝廷就不得不採用這一制度。

這一大制度的出現,導致東漢時期買官賣官的行爲達到猖獗的水平,官吏或百姓只要願意交一定數額的錢、牛、羊等,就能買到官位。從東漢到清代的買官賣官制度,也已經達到了癲狂的程度,清朝又是因爲什麼原因而要買官?

假如做京官,最高只能做郎中,相當於司局級官員,而一旦做了外放官,則最高能做各省的巡撫,相當於各省專司之事的副省長。對這些買官者來說,朝廷也要檢查他們的家世是否清白,需要當地出具清白證明,如果是國子監學生,還需要國子監出具證明。如上述三個條件都滿足,但你仍是一個土豪,祝賀你,由中央到地方任你挑選。

清政府雖賣官,若能買得起官,那朝廷豈不是亂了套,所以賣官也有一些硬性規定。首先是不能賣官,吏部作爲六部之首,職責重大,如果連吏部的官位都能隨便買賣,那整個朝廷就會陷入混亂,所以不可能買到吏部的官。

清朝時期買官竟然明碼標價?這是真的嗎? 第2張

並且一般只買賣一些小官,那些朝中重要的官是不準買賣的。但在清朝,這種明面上買賣官位的現象卻十分盛行,而且無論官職是什麼,只要你拿得出錢,就能買到。爲什麼會這樣呢?這不僅是因爲當時的朝中各路重臣都參與其中,更重要的是,這一現象是由當時的國君們點頭哈腰,將其命名爲一種治國之策。

但這一政策不僅盛行於清末,而且大官小吏皆可買賣。那時候的清王朝由於長期閉關鎖國,使國家的經濟更不發達,以至於最後被迫打開國門,國家被欺負。

由於慈禧垂簾聽政,地方暴動四起,戰亂連連,再加上當時皇室生活鋪張奢華,西方列強不斷敲詐。因此曾經導致當時國家財政出現赤字,無錢可支,收支不平衡。

隨後清王朝的滅亡,與清王朝的賣官鬻爵行爲不謀而合,清入中原的10個皇帝中,只有雍正在位時,對賣官進行了嚴格的控制和管理,其他皇帝在位時,買官風潮盛行,達到了非常可怕的程度。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