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都是如何看待二十四節氣的?都有哪些儀式?

本文已影響7.39K人 

和吃湯圓、餃子的冬至相比,如今的夏至看似只是個單純的節氣,並無任何慶祝儀式或活動,不過,夏至對古人來說卻是非常要緊。夏至日爲北半球白晝最長而夜晚最短,與晝短夜長的冬至日,以及晝夜半分的春分、秋分,容易被古人觀測,而成爲最早確立的四大節氣,既然是劃分時節的重要依據,以農業生產爲主要經濟活動的古人,自然是相當倚賴四大節氣的氣候特徵能按時到來。

古代人都是如何看待二十四節氣的?都有哪些儀式?

古人根據太陽照射而產生的陰氣、陽氣消長的理論,以冬至與夏至分屬陰陽,其“至”有極點之意。而夏至,恰好是陽氣由盛轉衰的時間點,故稱“夏至一陰生”;相反的,冬至時則有“冬至一陽生”的說法。隨着炎熱的天氣與逐漸增加的陰氣,面對容易滋生病菌的溼氣、蟲害,古人認爲需在此時舉行驅逐瘟疫、祈禱等祭儀來保護自己。

因此從先秦以來,夏至與冬至同樣都是古人極爲看重的節日,《周禮.春官神仕》載:“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以夏日至致地示物鬽”,意思是在冬至那天祭祀神鬼,夏至時則祭祀地神與百物之神,以祈避免災荒與瘟疫。《史記.封禪書》載:“夏至日,祭地,皆用樂舞”,正值夏收之際,帝王要舉行祭地儀式。民間則會在夏至時祭祖,東漢《四民月令.五月》載:“夏至之日,薦麥魚於祖禰,厥明祠冢。前期一日,饌具,齊,掃滌,如薦韭卵”,指夏至的前一天,家中要準備祭品、清潔打掃,待夏至清晨的到來,以麥和魚祭祀祖先,並備上正月時親手釀造的酒。

唐代尚無現代週休二日的觀念,不過有規定夏至休假3天,雖比不上休7天的冬至,但人們還是非常重視。唐代筆記小說集《酉陽雜俎》中有提到夏至節的習俗:“夏至日,進扇及粉脂囊,皆有辭”,夏至這天婦女們會互相贈送摺扇、脂粉等物。從周代開始,歷朝皇室皆會在夏至後拿出“冬藏夏用”的冰塊來“消夏避伏”。

古代人都是如何看待二十四節氣的?都有哪些儀式? 第2張

由於夏至時是很多農作物成熟的時節,因此除了驅除瘟疫外,百姓們還會選在夏至這天慶祝並祈禱秋季乃至於隔年能有個大豐收。另外,在中國北方正好收穫冬小麥,因此產生夏至吃麪的習俗,既可以嘗新慶豐收,又能討吉利,成爲北方普遍流傳的夏至傳統。

古人除了根據太陽外,還相當依賴會隨四季變化方向的北斗七星。《淮南子》載:“孟春招搖指寅,仲春指卯,季春指辰”,文中的招搖,就是北斗七星的第七顆星-招搖星(又稱搖光)。古人按照招搖星的逐月推移(即北斗七星的斗杓位置變化)結合天干地支,測定季節、月份。

周曆以十一月爲歲首起算,故爲子月,而後依序爲丑月(十二月)、寅月(一月)、卯月(二月)、辰月(三月)、巳月(四月),到五月時正好是“午月”。此外,依據《易經》“十二闢卦”,五月之卦爲“姤卦”(天風姤),下卦的巽卦(風)初爻爲陰爻,既符合了“一陰生”的概念,且“姤卦”在十二闢卦中排序第7,正好在闢卦的正中,故稱“端”,再加上“午月”,也就形成了“端午”的概念後。

既然“姤卦”的初爻是“一陰生”,代表陰氣漸長,在習俗上也要有驅除陰氣、毒氣滲入,以防罹患疾病的做法。從先秦至魏晉以來就有仲夏之月(五月)蓄採衆藥,以去除毒氣。東漢時期的《風俗通義》,則記載從夏至到五月五日這段時間,需要驅趕疫鬼:“夏至五月五日,五采闢兵,題‘野鬼遊光’。俗說五采以厭五兵。遊光厲鬼,知其名,令人不病疫瘟。”

爲了驅逐瘟疫、蟲害,夏至與端午在古人眼中同樣重要,其概念有逐漸混和的情況,成書於魏晉時期的《風土記》,對夏至和端午做了這樣的說明:“仲夏端五,方伯協極。享騖,用角黍(糉子),龜鱗順德”,其注寫道:“端,始也。謂五月初五日,四仲爲方伯。俗重五日,與夏至同”,由此可知,大約是魏晉時期,人們開始把夏至、五月與端午的驅邪送瘟、祭神求福等習俗融合。到了唐代,則進一步將夏至與端午結合,如果二者日期相近,就一併舉行祭祀活動,加上戰國時代屈原投江殉國而死的故事感動無數民衆,使端午逐漸取代夏至,成爲中國傳統四大節慶之一。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