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4月26號 科學家鐵路工程師詹天佑誕辰

本文已影響2.37W人 

1861年4月26日 (辛酉年三月十七)我國近代科學家、鐵路工程師詹天佑誕辰

在155年前的今天,1861年4月26日 (農曆三月十七),我國近代科學家、鐵路工程師詹天佑誕辰。

詹天佑(1861年4月26日(距今155年) –1919年4月24日)號眷誠,字達朝,漢族,廣東南海人,原籍安徽婺源(今屬江西婺源)。英文名:Jeme Tien Yow。他是中國首位鐵路工程師,負責修建了“京張鐵路”等工程,有“中國鐵路之父”、“中國近代工程之父”之稱。 少年時的詹天佑對機器十分感興趣,常和鄰里孩子一起,用泥土仿做各種機器模型。有時,他還偷偷地把家裏的自鳴鐘拆開,擺弄和捉摸裏面的構件,提出一些連大人也無法解答的問題,村裏人都很佩服這個孩子。1872年,年僅十二歲的詹天佑到香港報考清政府籌辦的“幼童出洋預習班”。考取後,父親在一張寫明“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的出洋證明書上畫了押。從此,他辭別父母,懷着學習西方“技藝”的理想,來到美國就讀。 在美國,出洋預習班的同學們,親眼目睹北美西歐科學技術的巨大成就,對機器、火車、輪船及電訊製造業的迅速發展讚歎不已。有的同學由此對中國的前途而產生悲觀情緒,但詹天佑卻懷着堅定的信念說:“今後,中國也要有火車、輪船。”他帶着爲祖國富強而發奮學習的信念,刻苦學習,於1877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紐海文中學業。同年五月考入耶魯大學土木工程系,專攻鐵路工程。在大學的四年中,詹天佑刻苦學習,以突出成績在畢業考試中名列第一。1881年,在一百二十名回國的中國留學生中,獲得學位的只有兩人,詹天佑便是其中的一個。

歷史上的今天4月26號 科學家鐵路工程師詹天佑誕辰

回國後,詹天佑懷着滿腔的熱忱,準備把所學本領貢獻給祖國的鐵路事業。但是,清政府洋務派官員卻過分迷信外國,在修築鐵路時一味依靠洋人,竟不顧詹天佑的專業特長,把他差遣到福建水師學堂學駕駛海船。1882年11月又被派往旗艦“揚武”號擔任駕駛官,指揮操練。1883年,中法戰爭爆發,第二年,討伐中國計劃蓄謀已久的法國艦隊陸續進入閩江,蠢蠢欲動。可是主管福建水師的投降派船政大臣何如璋卻不聞不問,甚至下令:“不準先行開炮,違者雖勝亦斬!”這時,詹天佑便私下對“揚武”號管帶(艦長)張成說:“法國兵船來了很多,居心叵測。雖然我們接到命令,不準先行開炮,但我們決不能不預先防備。”由於詹天佑的告誡,“揚武”號十分警惕,作好了戰鬥準備。當法國艦隊發起突然襲擊時,詹天佑冒着猛烈的炮火,沉着機智地指揮“揚武”號左來右往;避開敵方炮火,抓住戰機用尾炮擊中法國指揮艦“伏爾他”號,使法國海軍遠征司令“孤拔”險些喪命。對這場海戰,上海英商創辦的《字林西報》在報道中也不得不驚異地讚歎:“西方人士料不到中國人會這樣勇敢力戰。‘揚武’號兵艦上的五個學生,以詹天佑的表現最爲勇敢。他臨大敵而毫無懼色,並且在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還能鎮定如常,鼓足勇氣,在水中救起多人……” 從戰後到1888年,幾經周折,終於轉入了中國鐵路公司,擔任工程師,這正是他獻身中國鐵路事業的開始。 詹天佑剛上任不久,就遇到了一次考驗。當時從天津到山海關的津榆鐵路修到灤河,要造一座橫跨灤河的鐵路橋。灤河河牀泥沙很深,又遇到水漲急流。鐵橋開始由號稱世界第一流的英國工程師擔任設計,但失敗了;後來請日本工程師衽實行包工,也不頂用,最後讓德國工程師出馬,不久也敗下陣來。詹天佑要求由中國人自己來搞,負責工程的英國人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只得同意詹天佑來試試。

歷史上的今天4月26號 科學家鐵路工程師詹天佑誕辰 第2張

詹天佑是中國首位鐵路工程師,負責修建了京張鐵路等工程,有“中國鐵路之父”、“中國近代工程之父”之稱。詹天佑祖籍安徽省婺源縣(現屬江西),生於廣州,逝世後,葬於北京。1982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舉行隆重儀式,移葬於居庸關下青龍橋車站附近。1987年,附近再建成詹天佑紀念館。 1871年,清政府實施容閎創議的“幼童赴美留學計劃”。1872年,詹天佑到香港報考被錄取,作爲中國第一批官辦留美學生留學美國。1867年以優異的成績中學畢業,並考入耶魯大學土木工程系,專攻鐵路工程。 詹天佑到福建水師學堂學駕駛海船。1882年11月又被派往旗艦“揚武”號擔任駕駛官。1883年,參加中法戰爭。戰後,幾經周折,才轉入中國鐵路公司,擔任工程師。剛上任不久,詹天佑就遇到了一次考驗。當時從天津到山海關的津榆鐵路修到灤河,要造一座橫跨灤河的鐵路橋。灤河河牀泥沙很深,又遇到水漲急流。鐵橋先後由英國、日本和德國工程師負責設計,但均告失敗。詹天佑要求由自己來搞,並解決了三個外國工程師無法完成的大難題,成功建成了灤河大橋。 1905年,清政府決定興建我國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北京至張家口)。詹天佑擔任總辦兼總工程師,全權負責京張鐵路的修築。詹天佑頂着壓力,堅持不任用一個外國工程師,對全線工程提出了“花錢少,質量好,完工快”三項要求。京張鐵路經過工人們幾年奮鬥,終於在1909年9月全線通車。原計劃六年完成,結果只用了四年就提前完工,工程費用只及外國人估價的五分之一。 京張鐵路建成後,詹天佑獲宣統賜工科進士,任留學生主試官等職。1910年,任廣東商辦粵漢鐵路總公司總理兼工程師,1912年兼任漢粵川鐵路會辦,負責興建粵漢及川漢鐵路。同年成立“中華工程師學會”,並被推舉爲首任會長。民國成立後,於1913年獲政府委任爲交通部技監,1914年獲頒授二等寶光嘉禾章。1916年,獲香港大學頒授榮譽法學博士學位。1919年初,受命往海參崴和哈爾濱任協約國監督遠東鐵路會議中國代表。詹天佑修建京張鐵路其間,釐定了各種鐵路工程標準,並上書政府要求全國採用。中國現在仍然使用的4尺8寸半標準軌、珍氏自動掛鉤(Janney Coupler,亦稱姜坭車鉤、鄭氏車鉤,美國人 Eli Janney 所創)等等都是出自詹天佑的提議。 2005年10月12日,紀念京張鐵路開工100年時,在張家口南站“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的銅像揭幕。詹天佑銅像由中央美術學院設計雕塑,高2.8米,重1噸。

1911年4月26日 (辛亥年三月廿八)清華大學建校

在105年前的今天,1911年4月26日 (農曆三月廿八),清華大學建校。

歷史悠久的清華大學是我國一所引人矚目、令人嚮往的著名重點大學。清華大學的前身叫清華學堂,是1911年清朝政府用美國“退還”的一部分庚子賠款辦的一所留美預備學校。

清初時,現清華大學工字廳、怡春園一帶叫熙春園,道光皇帝把這園子賜給他的五兒子奕FDB9,咸豐皇帝爲此園取名清華園,又叫“小五爺園”。早在明神宗時,神宗的外祖父李偉的園子就叫清華園。“清華”二字就是由此得來的。1900年,八國聯軍侵略中國,清政府與十一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賠銀四億五千萬兩。其中美國分得三千二百多萬兩。1904年,經談判交涉,美國政府決定將賠款的一部分,自1909年起至1940年止,逐年按月“退還”給中國,指定用於文化教育事業。1929年清政府在北京成立遊美學務處,先後有四批學生直接派往美國留學。1911年4月26日(距今105年),清華學堂正式成立,所有辦學方法均照美國學堂實行。

辛亥革命後,清華學堂改名清華學校。1925年設立了大學部,開始招收四年制大學生。1928年國民黨政府接管清華學校,將校名改爲“國立清華大學”。翌年舊制全部結束,完成了從留美預備學校到大學的過渡。

歷史上的今天4月26號 科學家鐵路工程師詹天佑誕辰 第3張

清華學堂舊照

舊中國的清華大學,畢竟是建立在中國土地上,教師和學生畢竟是生長在中國人民之中,民族的苦難和人民的反帝愛國鬥爭推動着他們的覺醒。師生們身上反映着中國人民的愛國熱情。因此,清華大學是一所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學校。

解放前,清華大學師生曾向帝國主義、北洋軍閥和國民黨反動派進行英勇的鬥爭。他們積極參加了“五·四”運動、“三·一八”反帝愛國大示威。1935年,在民族危機日益深重的情況下,清華人驚呼:“華北之大,已安放不得一張平靜的書桌了!”由此爆發了劃時代的“一二·九”抗日救亡運動,清華學生成爲當時中國學生運動中的一支主要力量,聞一多教授的“拍案而起”和朱自清教授“寧可餓死不領美國救濟糧”的精神,一直爲後人所傳誦,在清華園山坡上,還建有他們的塑像和“聞亭”、“自清亭”。

新中國成立後,爲了適應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遵照黨中央的指示,清華大學於1952年進行了院系調整,並興建了誠齋、立齋、強齋等數十座樓房;60年代又興建了中央主樓;從70年代開始主要興建教職員工宿舍。經過幾十年的建設,清華大學已經成爲一所綜合性工科大學,爲祖國培養造就了一批又一批棟樑之材。

1926年4月26日 (丙寅年三月十五)新聞工作者、新聞教育開拓者邵飄萍被張作霖誘殺

在90年前的今天,1926年4月26日 (農曆三月十五),新聞工作者、新聞教育開拓者邵飄萍被張作霖誘殺。

1926年4月26日,《京報》社長邵飄萍被張作霖下令槍殺於北京天橋。

邵飄萍名邵鏡清,字飄萍,1884年11月1日(距今132年)生於浙江省金華縣一個教師的家庭。1918年10月創辦《京報》,自任社長,茲後,任《申報》、《時報》主筆,極有影響。去年2月,又在《京報》創刊《西北周刊》,刊登馮玉祥照片,支持馮玉祥遠離軍閥爭奪北京之戰,到西北去。對郭鬆齡倒戈反奉,《京報》不僅“全力讚揚”而且公開鼓勵張學良“父讓子繼”,改造東北政局。“三·一八”慘案發生後,《京報》公開指責段祺瑞爲慘案的禍首,稱應組織特別法庭,將段逮捕,“公開審判”。

歷史上的今天4月26號 科學家鐵路工程師詹天佑誕辰 第4張

4月15日,國民軍被迫退出北京,奉軍進入。邵飄萍被迫避居東交民巷六國飯店。奉軍決定實行誘捕,收買北京《大陸報》社長張翰舉入國飯店誘騙邵飄萍。24日,張將邵騙出六國飯店乘車回報館,被預伏軍警截捕。26日晨,張作霖竟以“宣傳赤化”罪名,不經審訊,將邵飄萍押赴天橋槍決。

1975年4月26日 (乙卯年三月十五)胡志明戰役發起最後攻勢

在41年前的今天,1975年4月26日 (農曆三月十五),胡志明戰役發起最後攻勢。

1973年1月,越南問題的巴黎協定簽訂後,南越阮文紹政權不斷破壞協定。南方軍民於1974年開始逐步反攻,擴大解放區。1975年3月,發起春季總進攻,取得西原戰役和順化——峴港戰役勝利,消滅和瓦解了僞第一軍區和第二軍區的全部軍事力量和統治機構。

1975年4月9日起,南方軍民先後解放隆慶、寧順、平順和平綏省。

歷史上的今天4月26號 科學家鐵路工程師詹天佑誕辰 第5張

在西貢,美國官員和絕望的南越追隨者倉皇逃離該地

4月26日南方軍民發起胡志明戰役發起最後攻勢,分五路向敵西貢防線發起最後攻勢,迫使南越當局在4月30日宣佈無條件投降,西貢——嘉定市(即胡志明市)完全解放。不久,越南方軍民繼續進攻,迫使僞第四軍區的敵人全部投降。南部各省完全解放。

此次戰役是越南人民解放越南南方,完成國家統一的一次歷史性戰役。

2011年4月26日 (辛卯年三月廿四)紀念“鬼城”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爆炸25週年

2011年4月26日 (農曆三月廿四),紀念“鬼城”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爆炸25週年。

1986年4月26日凌晨,位於蘇聯烏克蘭加盟共和國首府基輔以北130公里處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猛烈爆炸,反應堆機房的建築遭到毀壞,同時發生了火災,反應堆內的放射物質大量外泄,周圍環境受到嚴重污染,造成了核電史上迄今爲止最嚴重的事故。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共有4個功率均爲100萬千瓦的核反應堆,其發電量佔烏克蘭總髮電量的50%,並向大多數東歐國家提供重要電力。但該核電站的反應堆是20世紀70年代引進的水冷式石墨慢化反應堆,鈾燃料棒放在一大堆石墨中,由石墨有效地控制反應的速度,從而產生推動渦輪機的蒸汽。由於石墨反應堆不夠安全,許多年以前就被西方國家拋棄了。這種反應堆的冷卻系統一旦發生故障,堆芯石墨棒的溫度就會猛增,直至超過熔點而導致熔燬事故。1986年4月25日,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第4號反應堆的工作人員違反操作規程連續切斷反應堆的電源,使主要冷卻系統停止工作。於是堆芯溫度迅速升高,造成氫氣過濃,以至26日凌晨發生猛烈爆炸,爆炸引起機房起火,濃煙使人呼吸困難,放射性物質不斷外溢。核電站所在地區有2.5萬居民,這些居民從26日晨開始疏散,疏散共用了34個小時。

歷史上的今天4月26號 科學家鐵路工程師詹天佑誕辰 第6張

事故後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鳥瞰

核電站發生事故後,大量放射塵埃污染到北歐、東西歐部分國家,瑞典、丹麥、芬蘭以及歐洲共同體於4月29日向蘇聯提出強烈抗議。瑞典國家放射學研究所發言人說,這次事故後飄落到瑞典東部沿海地區的放射物質的含量已超過正常標準的100倍。瑞典北部的福爾斯馬克核電站周圍10公里範圍內發現放射塵埃增多,600名工人被迫撤離核電站,近千名居民排着長隊等候接受放射性塵埃的檢查。丹麥首相施呂特強烈譴責蘇聯未能立即就核電站發生的事故向其鄰國發出警報。受到污染最重的是波蘭,波蘭政府專門成立了由副總理牽頭的委員會,負責處理這起事故的危害等有關問題,並採取措施防止核電站溢出的放射塵埃危害波蘭人的健康,指示人們不要食用餵養青飼料的奶牛所產的牛奶,向有關地區18歲以下居民發放碘化鉀。南斯拉夫政府也要求居民不要利用雨水,不要飲用放牧於野外的牛羊的奶,不要生吃新鮮蔬菜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事故後五個多月才恢復發電,使蘇聯蒙受了巨大損失。據蘇聯官方公佈,這起事故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20億盧布(約合29億美元),如果把蘇聯在旅遊、外貿和農業方面的損失合在一起,可能達到數千億美元。同時,在覈事故的危害下有33人死亡,300多人因受到嚴重輻射先後被送入醫院搶救,有更多的人受到不同程度的輻射污染。爲了防止進一步的輻射,蘇聯將28萬多人疏散到了輻射區以外。

歷史上的今天4月26號 科學家鐵路工程師詹天佑誕辰 第7張

在切爾諾貝利核電站附近的鬼城普里皮亞季鎮,牆上裝飾着塗鴉之作。1986年4月26日,烏克蘭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四號機組發生爆炸,造成史上最嚴重的核事故,迫使成千上萬人逃離、造成長期的健康、農業以及經濟災難。附近的普里皮亞季鎮已經被拋棄,核輻射污染讓這裏成爲危險區域。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