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都是專權的大夫,魯國的“三桓”爲什麼沒有取代國君?

本文已影響8.44K人 

同樣都是專權的大夫,魯國的“三桓”爲什麼沒有取代國君?不清楚的讀者可以和小編一起看下去。

周朝的禮樂制度在春秋時期逐步解體崩潰,從“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發展到“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再發展到“禮樂征伐自大夫出”。春秋中後期,很多諸侯國君的實權都被本國的大夫架空。

同樣都是專權的大夫,魯國的“三桓”爲什麼沒有取代國君?

比如晉國六卿、齊國田氏都是架空國君的專權大夫,導致“三家分晉”和“田氏代齊”。但奇怪的是,魯國的專權大夫“三桓(季氏、孟氏、叔氏)”卻沒有取代國君。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同樣都是專權的大夫,魯國的“三桓”爲什麼沒有取代國君? 第2張

首先,魯國在春秋是個尚可自保而無力擴張的二等諸侯,這也限制了“三桓”的發展空間。正因如此,“三桓”雖然架空國君、瓜分國政,但“三桓”的勢力始終沒有發展到取代國君的程度。

同樣都是專權的大夫,魯國的“三桓”爲什麼沒有取代國君? 第3張

其次,在春秋後期到戰國初期,魯國國君多次嘗試重新奪回國政大權,比如魯昭公討伐季氏、平定陽虎之亂、孔子墮三都等等。最終魯穆公時期的“公儀休改革”獲得成功,國君逐漸奪回實權。

同樣都是專權的大夫,魯國的“三桓”爲什麼沒有取代國君? 第4張

最後,齊國在戰國初期數次征伐魯國,先後佔領了孟氏的主城成邑和叔氏的主城郈邑。主城是大夫架空國君、控制國政的基礎,失去主城的孟氏、叔氏自然大幅衰落,對魯國國君再無威脅。

同樣都是專權的大夫,魯國的“三桓”爲什麼沒有取代國君? 第5張

孟氏、叔氏衰落後,孤掌難鳴的季氏也在國君的打擊下難以支撐,便以費、卞、東野三地自立爲費國。季氏獨立爲費國後,“三桓”的勢力在魯國徹底消失,自然也無法取代魯國國君了。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