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塞林山口戰役德軍有着怎樣的作戰計劃?雙方的部署是怎樣

本文已影響2.68W人 

在馬雷特防線(Mareth Line)非常有限的防禦力量得到暫時的穩定後,隆美爾決定發動一個拿破崙式的兩面攻擊,以發揮所謂的“內線”理論——趁其中有一方面尚來不及救援之前,首先擊敗西面“初出茅廬”的美軍部隊,假使真的成功了,那麼隆美爾就可以騰出手來對付自己的老冤家——蒙哥馬利的第8集團軍。因此,在非洲軍團的精銳部隊第21裝甲師在1月底佔領了費德隘口後(Faid Pass),隆美爾制訂了一個並不複雜的反擊計劃:運用手中僅有的裝甲部隊穿越西面的數個隘口,並向西北方向穿插,分割並消滅那些還是“菜鳥”的美國新手們。“美國人尚無實際戰鬥的經驗,所以我們必須一開始就給他們一個下馬威,好讓他們產生一種深入的無法磨滅的自卑感”隆美爾元帥如是說。

凱塞林山口戰役德軍有着怎樣的作戰計劃?雙方的部署是怎樣

盟軍方面,自從“火炬”行動以來,北非的形勢就顯得一片大好,從埃及開始東面英軍便一路追擊似乎顯得“潰不成軍”的非洲軍團;從西面登陸的美第1集團軍也在不斷向突尼斯推進,兩支龐大的盟軍部隊在不斷地做向心運動,意圖把非洲軍團緊緊地包圍住。然而,由於第8集團軍小心謹慎的行動,蒙哥馬利發動的招牌式的“正面作牽制進攻,從沙漠內陸作迂迴運動以切斷敵退路”的進攻卻因種種原因被隆美爾巧妙地避過——一直追到了馬雷特防線,由於地雷、補給線等各種問題,英軍的進攻在這一線暫時延緩了。另一邊廂,美軍在突尼斯還沒有站好,身經百戰的德軍第21裝甲師已經攻破了費德隘口,獲得了一個爲下一次進攻做準備的“跳板”——這次突擊使盟軍的高級指揮官可以猜到敵人是在發動一種什麼形式的進攻,卻無法猜到對方真正的主攻地點——他們把這個在費德隘口上的突擊當作是一種分散聯軍注意力的行動,並相信主攻方向將會在豐杜克(Fondouk)附近——這一錯誤的判斷充斥在美軍的指揮官當中,致使第1集團軍的司令安德森把美第1裝甲師的坦克分成了兩個戰羣,其B戰羣便保留在豐杜克後方充當預備隊,大大的降低了自己的裝甲力量。到1943年2月13日爲止,美第2軍和友鄰的法國第19軍只是零星地佈置在戰線上,互相之間根本形成不了什麼有效的呼應;第1裝甲師也被分散使用……如此種種美軍在西面錯誤的部署,將成爲後來德軍各個擊破戰術的犧牲品,這些遠渡重洋而來的“揚基”們,將爲自己的無知付出寶貴的“學費”。

凱塞林山口戰役德軍有着怎樣的作戰計劃?雙方的部署是怎樣 第2張

德軍的計劃得到了阿道夫·希特勒本人的批准,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減輕隆美爾元帥麾下疲勞不堪的德國非洲軍〔DAK〕所面臨的強大壓力。由東面從埃及一路追擊而來的英國第八集團軍在伯納德·蒙哥馬利將軍的指揮下已經開始重新整編,準備給德國非洲軍這個老對手以致命一擊。隆美爾的西側儘管受到一條由米里納〔Miliane〕 河綿延到馬科納西〔Maknassy〕的山脊保護,但盟軍由隘口突破防線的危險卻日趨嚴重。“沙漠之狐”並不在意那從埃及阿拉曼開始的、似乎無窮無盡的撤退行動,他本質上還是一個攻擊型將領。一個奪回攻勢姿態、恢復戰場平衡的機會一直是他夢寐以求的。爲了避免在兩側合攏的絞索裏被慢慢勒死,隆美爾寧願搶先攻擊,來打破這個僵持局面。凱塞林山口之戰,這場二戰裏爆發在美國與德國陸軍之間的第一場主要戰鬥就此開始了。

美軍所隸屬的英國第一集團軍司令安德森將軍並沒有按照盟軍指揮官艾森豪威爾將軍的命令把第一裝甲師集中佈置在戰線中部,而且也拒絕將它作爲一個整體投入戰鬥。第一裝甲師所屬的美國第二軍奉命把第一師拆開,組成幾個由軍直屬的戰鬥羣,其中的B戰鬥羣轉由第一集團軍直接指揮。到1943年2月13日爲止,美國第二軍和友鄰的法國第十九軍只是零零散散地佈置在一系列高地上,互相之間幾乎沒有什麼掩護。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