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和雍正平反鰲拜還追賜不斷 乾隆上位後爲何降低追賜

本文已影響2.38W人 

康熙雍正都平反了鰲拜,追賜不斷,爲何乾隆卻降低鰲拜的追賜?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康熙和雍正平反鰲拜還追賜不斷 乾隆上位後爲何降低追賜

鰲拜,瓜爾佳氏,是滿洲鑲黃旗人。他身爲將門之後,自然追隨皇太極征戰四方,在清軍進攻皮島時第一個登島,因此被皇太極賜“巴圖魯”稱號,位居護軍統領,爲他今後成爲三朝元老奠定基礎。

順治帝的堅實後盾

皇太極去世後,多爾袞想要爭奪政權成爲繼承人,但是鰲拜極力反對,最後各退一步的結局就是年僅六歲順治帝的繼位。多爾袞多次威逼利誘鰲拜,但是鰲拜始終不爲所動,他本可以投誠多爾袞,即使受到打壓,對於順治帝始終是忠心耿耿。

順治親政後,聽聞鰲拜的忠心,於是對他很是敬重便視其爲心腹。鰲拜在孝莊皇后得了一場病後,能夠同順治帝一起照顧,可見他對待主子的忠誠,這讓順治帝對他刮目相看,這也是爲何順治臨終時,會讓鰲拜列爲輔佐大臣之一的原因。

可以說,鰲拜的政治道路,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功勞以及忠心換來的,並不是靠着趨炎附勢博上位。所以即便他晚年犯了些錯,也不會否定他對清朝的貢獻,那麼他在晚年爲何會變成一個“惡人”形象呢?

權臣末路

鰲拜是清初的三代元勳、功臣,在當時還有另外三位輔政大臣,而鰲拜在顧命四大臣中排在末位。不過鰲拜想要殺的人皇上也保不住,輔政大臣中排名老二的蘇克薩哈,鰲拜說殺就殺,就算是康熙帝一再反對也沒有效果。

康熙和雍正平反鰲拜還追賜不斷 乾隆上位後爲何降低追賜 第2張

鰲拜飛揚跋扈到了極點,即便是他對皇位沒有企圖,也是過於驕縱。如果他能收斂一些,或許這些事情不會發生,但是他犯了武將通常的錯誤,蠻橫專斷不聽命令,這也是爲何皇帝親自下手,懲處他的原因。

可照理來說,鰲拜這麼赤裸裸的欺主,應該受到誅九族的懲罰,但是鰲拜卻沒有被處死,反而在康熙在位時期還被平反了,這可真是件奇聞。

到了康熙在位第五十二年,年老的康熙帝念鰲拜早年對朝廷有功,就追封賞賜鰲拜爲一等阿思哈尼哈番,這樣的舉動也就意味着,鰲拜得到了皇帝的平反,他不再是囂張跋扈的權臣,而是一個爲國家大業奮鬥的有功者。

康熙帝爲何要平反鰲拜

康熙帝抓了鰲拜後免除了死刑,又在晚年追封了鰲拜,這其中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鰲拜欺主只是他與其他家族的鬥爭,而不是涉及到皇帝的政權統治。鰲拜矯詔殺了蘇克薩哈,只是因爲多爾袞所代表的兩白旗與皇太極所代表的兩黃旗之爭的結果罷了。

鰲拜在皇太極死後,極力支持順治帝福臨作爲繼承人,多爾袞則在鰲拜的反對下成爲了攝政王,可以說順治帝可以成爲皇帝,鰲拜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正因此事,鰲拜也被多爾袞打壓得很慘,還差點丟了性命,兩黃旗也跟着受難。

多爾袞去世後,蘇克薩哈爲了保存自己的實力與地位,成功站隊順治帝,通過舉報自己的原主子多爾袞來求得地位,但是鰲拜對於這種小人是所厭惡的。於是乎到了康熙帝初年,鰲拜憑藉着自己與另外兩位輔政大臣的關係所建立起來的權勢,不顧反對強殺蘇克薩哈。

康熙和雍正平反鰲拜還追賜不斷 乾隆上位後爲何降低追賜 第3張

表面上,雖是鰲拜忤逆皇帝旨意、無視皇權,但是背地裏所爆發的則是白旗與黃旗的鬥爭。所以不能單純將鰲拜看成是想要架空康熙帝,並且順治與康熙能夠成爲皇帝,鰲拜也有功勞在裏頭,想要篡位奪政根本是無稽之談。

康熙將鰲拜打入天牢,並不是因爲他有什麼三十大罪,而是康熙帝想要有一個自己親政的環境,還有就是給朝廷大衆一個交代並且樹立權威。所以鰲拜在康熙帝看來,並不是什麼十惡不赦的壞人,纔會不處死他,還在晚年爲他平反追賜。

雍正緊跟老爹腳步

當自己老爹起了一個開頭後,雍正皇帝繼位後,進一步地追賜了鰲拜,“賜祭葬,復一等公,予世襲,加封號曰超武”。雍正皇帝加封了鰲拜超武的稱號,授一等功的情況下允許他的子嗣世襲。

雍正皇帝登基之初,當時只有老十三胤祥和其他幾個心腹的支持,追封鰲拜則是爲了側面敲打羣臣們,雍正總不能赤裸裸的威脅大臣們來支持自己,所以只能通過這種形式來實現。

乾隆爲何這麼做

鑑於雍正帝的做法,乾隆帝是不是也會隨着自家祖輩的做法呢?答案顯然是不同的,在乾隆四十五年的時候,乾隆帝對大臣們說到,“追覆鰲拜功罪,命停襲公爵,仍襲一等男”,並且命令當時被鰲拜所誣告的臣子們,如果被奪了世襲的職位可以上奏。

可以看出,乾隆並沒有盲從自己的父親,而是回到了自己的祖父康熙帝那裏,對待鰲拜的功過態度一樣,有功則賞有過則罰。雖然將鰲拜的世襲公爵給停止了,但是卻沒有全部取消,仍然保有一等功名的世襲。

康熙和雍正平反鰲拜還追賜不斷 乾隆上位後爲何降低追賜 第4張

乾隆帝做得比康熙帝要好的一件事,那就是注意到了受害者的感受,在取消鰲拜爵位的同時,還下令讓當年被誣陷的大臣們上奏,平反自己的冤屈,各旗調查統計後重新錄用這些大臣的後人。

乾隆帝爲啥要將自己父親的做法所推翻,而選擇贊同自己祖父康熙帝的做法呢?理由說來也很簡單,那就是祖父康熙帝的“高大上”形象,在乾隆幼小時候就已經樹立,這種崇拜甚至維持到了乾隆晚年時期,他爲了不超過祖父的執政年限而禪讓給了兒子嘉慶帝。

但是他的父親雍正帝,是個心狠手辣的人,對付政敵那是不留餘地,打壓手段是極其殘忍,所以乾隆帝看不慣自己父親的做法。乾隆帝自認爲是治世明君,嚮往的是仁義禮治,因此也就更加崇拜自己的祖父聖祖仁皇帝。

乾隆帝上位後,不僅僅是平反了早期攝政王多爾袞,還平反了許多被自己父親打壓致死的兄弟與大臣。乾隆想要用這種方式,來實現自己作爲仁義之君的嚮往,所以到了鰲拜的問題上,他就顯得公私分明。

康熙帝的追封是初步的平反,而雍正則是全面的平反了鰲拜的過錯,那麼乾隆則不能這麼做,他自然是要效仿祖父的做法,在初步判斷的基礎進行修改,最後達到兩全其美的結果,即使是崇拜也不是盲目的追從。

康熙和雍正平反鰲拜還追賜不斷 乾隆上位後爲何降低追賜 第5張

乾隆帝這麼做,自然是有他的道理,雖然有些與自己父親唱反調,而且還是一上臺就這麼幹,但是直接推翻的好處也隨之而來,光是爲當年被迫害的大臣後人平反,就能夠爲乾隆的當政局勢更加穩定,大臣們也會更加的輔佐支持乾隆當政。

康熙帝爲鰲拜的平反下了定論,作爲兒子的雍正爲了政權的鞏固,進一步追封了鰲拜,雖無過錯但也不合適。因此,到了乾隆帝時期纔會發生降低鰲拜追賜的情況,而且還考慮到了受害者的處境,可以稱得上是個完美結局了。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