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冉閔血腥的“殺胡令”背後值得深思的問題

本文已影響4.39K人 

提起中國歷史上屠盡五胡的北魏皇帝冉閔,很多人都稱其爲“漢家英魂”,的確,在五胡亂華的百年戰亂下,冉閔堪稱拯救中原百姓於水深火熱的救世主,他無疑是漢人的驕傲。  

解析冉閔血腥的“殺胡令”背後值得深思的問題

冉閔和父親冉良都是漢族人,同時也是十六國中後趙的國君羯人石虎的部下將領。冉良在咸和三年,石虎與前趙劉曜部隊的交戰中被劉曜大軍殺害於新絳,因而嚴格意義上來說,戎馬半生的冉閔,乃是一位烈士的後代。在他少年時期,曾親眼目睹過不少戰亂中北方匈奴及鮮卑侵略者對漢族百姓的凌虐屠殺,因而對胡人在中原大地上所犯下的滔天罪惡深惡痛絕,很早就立志要拯救中原萬民,當然,這也爲他後期對胡人軍民展開的大規模報復性屠殺提前埋下了伏筆。

公元350年,冉閔劫持漢族將領李農和王基發動病變,於亂軍之中殺死石鑑,而後建立魏國,定都於鄴城,改年號永興。冉魏政權建立後,冉閔下令屠盡城內胡人,一夜之間,數萬羯人被屠滅,血流成河,男女老幼無人倖免,史稱鄴城大屠殺。此次屠城規模之大,死亡人數之巨,爲世所罕有,雖然進一步加深了漢族與少數民族之間的矛盾,然而不可否認,至此之後,胡人在中原大地上爲非作歹的氣焰也收斂了不少。之前一度險些被滅族的漢人,終有一部分保存了性命,悠久燦爛的華夏文明得以延續,這不得不說是武悼天王冉閔的歷史功績。

冉閔殺胡令

“閔知胡之不爲己用也,班令內外趙人,斬一胡首送鳳陽門者,文官進位三等,武職悉拜牙門。”這就是震驚內外的閔冉殺胡令。關於這件事情的史料記載有很多,衆說紛紜,看法、評價不一。要想真正瞭解整個故事的發生始末,就必須完全還原當時事情發生的背景。但是,歷史是不可複製的,我們只能靠史料記載的細碎字句,來推敲故事發展的細枝末節。  

解析冉閔血腥的“殺胡令”背後值得深思的問題 第2張

或許是應了“贏者爲王,敗者爲寇”的道理,關於“殺胡令”事件的記載,無一不在批判冉閔的兇狠殘暴,冷酷無情。誠然,不論男女老幼,斬殺二十餘萬胡人,血洗城池這樣的做法確實心狠手辣了點,但是在這血腥的故事背後是否還有什麼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呢?

生爲漢人,卻長於胡人間的冉閔,其實一直在胡和漢之間遊走,心思飄忽不定,左右搖擺。一則石虎曾寵愛於他,待他不薄;再則自己是漢人,身體裏流着的是漢族血統。就在他搖擺不定之際,胡人對他心生猜忌,意欲除之。孫伏都率兵三千於殿中,他感覺自己的性命受到了威脅,決定先採取行動。原本並未打算全城屠殺,但是,當“與官同心者住,不同心者各任所之”的命令下傳之後,胡人競相逃出城去,他纔在衝動之下頒佈“殺胡令”。當然也有人評價說,這不是他的莽撞之舉,而是爲了鞏固之後的地位的計謀。

不管怎麼說,這種毫無道德毫無仁心的種族屠殺,都無法逃脫歷史的制裁。

冉閔真的是漢族英雄嗎

五胡亂華時代,中原大地上曾出過不少反抗異族侵略的勇士,被稱爲“屠夫天子”的冉閔便是其中赫赫有名的一位。冉閔作爲軍人出身的皇帝,以雷霆手段沉重打擊了塞外入侵中原之遊牧民族的囂張氣焰,在百年戰亂中挽救了數百萬漢族百姓的生命,保護了悠久燦爛的華夏文明,對漢人來說,他是毋庸置疑的民族英雄。  

解析冉閔血腥的“殺胡令”背後值得深思的問題 第3張

後世有人評價冉閔爲暴君,在他與異族交戰的過程中,數度發動大規模屠殺,每攻陷一座城池即下令屠盡城中胡人軍民,手段未免太過殘忍,然而不容忽視的是,這世上還有一個放諸四海皆通用的關鍵詞,叫作“立場”,這就好比日本人至今還在爲二戰時降臨到自己國土上的兩顆原子彈耿耿於懷,每每以“受害者”自居,而對於曾經飽受日本軍國主義鐵蹄蹂躪的中國百姓來說,日本遭受這樣的天罰,簡直是罪有應得!

同樣道理,站在氐、羌,或鮮卑族人的立場來說,他們的族人百姓遭到屠殺流亡的悲慘命運固然值得同情,然而作爲侵略者,這些塞外遊牧民族在中原大地上也曾瘋狂屠殺漢族軍民,犯下滔天罪惡,致使近兩千萬漢人被屠殺得所剩無幾!面對異族侵略,中原軍民除了奮起反抗,以暴力手段將侵略者趕出家園之外,別無他途,而以暴制暴,雖然不值得提倡,但無可否認,它一直是人類有史以來的戰爭中最能有效地震懾敵人的手段!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