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5000年疆域變化 清朝的運氣確實很悲催

本文已影響1.52W人 

上古時期的人們基本上是沒有國家概念的,當然就更沒有國家疆域的概念,他們只有部落的概念。後來由於生產力的發展,很多部落開始過上了定居的生活,不在四處遷徙,於是這時候才慢慢有了地域觀念。覺得說這塊土地是我們的,外族不許侵入。

夏朝是中國的第一個王朝(現在這樣說相信沒多少人會質疑吧),但其實夏朝的疆域面積小的可憐,基本上就在河南那一塊,咱們現在絕大部分中國人生活的地方都不屬於夏朝的疆域。商朝前期疆域也是繼承夏朝,並沒有多大,後來慢慢發展開疆拓土,到了商朝後期疆域已經比之前大了一倍多。

那時候已經有天下的概念了,覺得一個偉大的王朝要一統天下才牛比。但那時候的人們理解中的天下也比現在中國的版圖小太多了,他們所知道的天下仍然有地理上的侷限性。

西周的疆域比商大一點,可惜後來國家是分裂的,春秋戰國時期整個國家只是名義上屬於周天子,其實都各自爲戰,是獨立的國家。反倒周天子真正能夠管轄的部分越來越小,逐漸縮小到一個城池,僅限於洛陽那一點點地方了。

中華5000年疆域變化 清朝的運氣確實很悲催

而秦統一天下結束了那種混亂無序、長期割據的狀態。雖然秦朝不到二十年就滅亡了,但秦朝對中國歷史的貢獻卻非常非常大,它不僅大面積擴大了中國的疆域,還使人們對家國概念有了深刻的認識。後來漢朝建立也是繼承了秦朝的版圖,因爲若你不全面繼承秦朝版圖,這會讓人覺得你並沒有完成統一。所以秦朝的功勞還真是不小!

中華5000年疆域變化 清朝的運氣確實很悲催 第2張

而漢朝就更牛了,不僅繼承了秦朝的疆域還有所發展,這一發展可不得了了,竟東北拓展到朝鮮半島中部,西北拓展到河西走廊和西域地區,西南拓展到雲南和四川地區,更是遠達海南島。而這些疆域的拓展主要是在漢武帝時期,所以在中國歷史上漢武帝地位之高是有原因的。

所謂盛極而衰,到東漢時的疆域就縮小了不少,主要因爲東漢自身實力下降,此起彼伏,北方少數民族們崛起,不斷蠶食東漢土地。比如匈奴南侵就使東漢疆域縮小了不少。

後來便進入了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這一時期整個中國完全處於混亂割據的狀態,並且持續時間達300多年!這一時期的混亂我們很多人都很難釐清,在中華大地上竟然前前後後出現了幾十個國家,光說名字都很難說清楚。

中華5000年疆域變化 清朝的運氣確實很悲催 第3張

好在出現了隋朝,它結束了這種混亂的局面,一統天下。但隋朝的疆域也沒有恢復到大漢時的輝煌,它沒有了朝鮮半島,西域、中亞那邊也沒有了,雲南貴州那一片也沒有被統治。不過隋朝拿下了臺灣,那時候還叫流求。

隋煬帝楊廣兩次派兵征服流求的土著部落們。第一次因爲語言不通又因爲士兵水土不服,便草草了事,回來了。第二次隋煬帝派出大軍征服流求(臺灣),果然讓那裏的土著部落們俯首稱臣。從此流求成爲大隋的一部分,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這就有了法理所在。憑這一點,隋煬帝的功績還是不能被抹掉的。

隋朝短短的38年後便被唐朝所滅。大唐——這可是繼西漢之後中國出現的又一個真正的輝煌王朝。唐在最輝煌的時候,疆域不僅擁有大漢時期的疆域範圍,甚至還有所發展。北至貝加爾湖,東北還擁有庫頁島等一大片領土,南方拓展到越南的一些地方。西邊不僅加強了對西域的控制,疆域更是推進到烏茲別克斯坦那邊,都快到裏海了!

中華5000年疆域變化 清朝的運氣確實很悲催 第4張

可惜後來唐朝發生了安史之亂,從此一蹶不振,疆域面積也流失很大,特別是在東北和西域地區疆土流失。

而兩宋的疆域與唐朝相比就少了很多,你基本上說它是偏居一隅似乎都不爲過。宋朝重文抑武,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對開疆拓土並不那麼熱心。再說,宋朝先後被遼人、西夏人、金人反覆捶打,他能保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就不錯了,哪還想什麼開疆拓土啊。

元朝疆域夠大,大到無法想像,那是世界第一次全球化浪潮。但很多人認爲那跟我們無關,所以就不贅述了。

明朝的疆域也不小,雖然失去了西域大面積的地方,但從元朝那裏繼承來了西藏,這個意義可不是一般的大啊!整個明朝疆域變化並不大,雖然北方蒙古諸部發展壯大,但對明朝的疆域也沒有造成多大的損失。

中華5000年疆域變化 清朝的運氣確實很悲催 第5張

明朝後期,在明朝官方的默許下荷蘭人佔領了臺灣。爲什麼說是明朝官方的默許呢,因爲那時明朝政府不希望荷蘭人來騷擾東南沿海一代,便把荷蘭人攆走了,結果荷蘭人跑到到了臺灣,並且在臺灣住下來,明朝政府對此也沒有說什麼,這不是默許是什麼?

而真正奠定中國現代疆域的卻是康熙皇帝。康熙皇帝統治時中國疆域已經達到西至帕米爾高原,南到南海的曾母暗沙,北達外興安嶺,西北到巴爾喀什湖(現在的哈薩克斯坦),東北到庫頁島(現在屬於俄羅斯)。還有康熙把臺灣也收回來了,並設置臺灣府,隸屬福建。

中華5000年疆域變化 清朝的運氣確實很悲催 第6張

都覺得說清朝喪權辱國,割地賠款,使中國大面積土地被割讓出去。其實說來清朝也是夠悲催的,只怪他們運氣太差。以前中國五千年的形勢基本上是“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分分合合,打來打去,說到底也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內部矛盾。而清朝就不同了,他遇到了新的課題——真正的外族入侵。

比如渴望領土的俄國人先後很多次從清政府手裏割走了大面積的疆域。《中俄北京條約》就割走了黑龍江以北和烏蘇里江以東地區,後來唐努烏梁海、巴爾喀什湖等等地區也被割走了。還有日本人也是虎視眈眈啊,中日甲午戰爭之後日本人佔領了臺灣。本來遼東半島也要被割走的,因爲“三國干涉還遼”纔算勉強保住了。

還有一種形式,咱們以前也沒見過,清朝運氣太差,又讓他給碰到了——那就是殖民地。以前中國歷史上打仗就打仗,入侵就入侵,沒聽說過什麼殖民地啊。但是西方列強帶來了這個新概念。比如西藏基本上成爲了英國的殖民地,越南成爲了法國的殖民地。

再一個就是租借。你可能會說租借並不新鮮啊,明朝時葡萄牙人不是就租借了澳門嗎。沒錯,可是葡萄牙人好歹還算是平等租借,並非武力威脅下迫使明朝租借的啊。清朝就不一樣了,英國在香港,德國人在膠州灣,俄國人在旅順,法國在廣州灣等等,那都是強制性租借的,刀架在你脖子上,你租不租吧?

清朝面臨着以往歷朝歷代更爲複雜的環境,他能夠勉力保持下來這樣一個大中國的疆域,已經很不錯了,爲什麼要罵清朝呢?清朝只是運氣太差,剛好碰上了那樣一個風雲際會的國際局面,他不知所措了。你要放到漢武帝身上他可能也會不知所措吧。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