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時期有滿族宮女 太監爲何沒有一個是滿族人

本文已影響1.03W人 

還不瞭解:清代太監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清代皇宮怪象:只有滿族宮女,卻沒有滿族太監,爲什麼?

在我國曆史上,有一羣服務於皇室的特殊“從業者”,這個“職業”從先秦時期就有了,他們就是:太監。

太監本爲官名,唐高宗時,改殿中省爲中御府,以宦官充任太監,少監,只有地位較高的內監被稱爲“太監”,後宦官亦通稱爲太監。巡、元官署以其爲主官者不少,隋、唐有大監,“大”或作“太”,亦與宦者無關。明代內廷有十二監,主官均稱“太監”,由閹人擔任,主官以下的宦官無太監之名。

到了清代時期以太監加諸所有宦官,這就使得“宦官”與“太監”成爲了同義詞。而這些特殊的人,只有極少數可以留在後宮工作,他們既可以見到妃子,還可以見到公主,甚至,能經常見到太后。

清朝時期有滿族宮女 太監爲何沒有一個是滿族人

一般來說,沒有男人願意去做太監,畢竟,這等同於“絕後”。

但是,出於政治需要,便有人主動去做這份工作。那麼,什麼人在什麼條件下,願意進宮當太監呢?

一般來說,有三種情況:

第一種,有先天性生理殘疾的,或者是一些功能發育障礙的男人,但是,這些人畢竟只是小基數。

第二種,就是自行完成閹割,希望入宮的人。這些人多數因爲家庭困難,日子沒了生路,所以,只好用這樣極端的手法來爲自己謀得一條新路。明代時期,不少人就是用這樣的方式進宮當的太監。明代太監王振因家境貧寒,揮刀自宮後入宮,最終,成爲了一代大太監。

第三種,則是被迫送進宮內當太監,被淨事房的太監強行閹割的人。這些人很可能是犯了罪,不得已進宮當了太監。

等到了清代時期,雖然,是少數民族——滿族當權,但是,依然延續了漢民族的“太監文化”和“太監製度”。不過,這些都是等到後金入關順治登基之後,才正式確立的太監製度。等到康熙、雍正時期,大清的太監製度,便得到更進一步的完善。

清朝時期有滿族宮女 太監爲何沒有一個是滿族人 第2張

清代時期,在制度上斷絕了太監專權的可能,即便是清末大太監李蓮英,真實的權力也不大,更別說干涉國政了。其實,鐵血大清的基本國策就是“防漢”,因爲,漢人中頂尖的大臣,都不如一個滿洲奴才的地位高,因此,他們又怎會給漢民太監亂政的機會呢?

然而,仔細翻閱史料之後,我們就會發現,大清沒有滿人當太監,都是漢民當太監,那麼,這是爲什麼呢?其實,原因很簡單,能當太監的人,多數都是走投無路之人。在大清時期,當權的都是滿族人,他們是中原大地的主人。就算大清不允許滿人經商,但卻用皇糧養着他們,每月都會發給他們錢糧度日。

滿人因身份高貴,壓根兒不需要擔心自己的生計,所以,他們是不可能去當太監的。而且,到了雍正時期,他也明確禁止旗人當太監。並且,還有一個現象很有意思,那就是:大清的太監都是漢人,但是,宮女確是滿人身份。那麼,這是因爲什麼呢?

清朝時期有滿族宮女 太監爲何沒有一個是滿族人 第3張

其實,宮女的身份也很低微,她們作爲“交易品”是沒有人身自主權的,甚至,凡是被有權有勢之人看上的,都能夠輕易的“拿去”。從隋唐盛世以來,出現了“萬國參拜”的景象,進貢的禮物,除了金銀珠寶和奇珍異寶外,自然也會進貢大量的“美女”,而這些奴婢,都會留用在皇宮之中效命。

除此之外,更有意思的是,彼時還有不少太監和宮女是外國人。這些外國人,來自高麗、緬甸、日本等國,因爲是臣服國,所以,這些奴隸就被皇宮隨意使用。封建時期的生產力以人力爲主,人多自然能做的事就多。而外國番邦進貢大量奴隸,也是爲了這層意思而考慮。

不過,進貢奴隸的情況,在大清時期就被徹底改變了,因爲,統治者認爲:外國人的血統低賤,是不配伺候尊貴皇室的。並且,在教給這些下人們如何做事的時候,也經常因爲文化差異而鬧出不少笑話,久而久之,清代的統治者就不用這些外國人侍奉了。

在作家金易、沈義羚的《宮女談往錄》一書中,就曾寫到:

“宮女必須是上三旗包衣奴隸,這些人都是旗人身份,是沒有漢民做宮女的。凡是伺候太后、皇后、妃子、格格的宮女,都是“根正苗紅”的旗人。這些旗人宮女們,也講究“幫教”學習制度,是由“姑姑”們教導新宮女做事、做人的準則。這些姑姑的權力非常大,對新宮女也是動輒打罵,對沒悟性的宮女會打發去做雜役,而且,經常拿新宮女發脾氣。

並且,祖上曾留下規矩,宮女們在宮內侍奉四五年後,可以出宮嫁人。而且,這些姑姑們都是絕色美人,絲毫不比妃子們的顏值差勁,她們不僅會伺候人,而且,女紅也不在話下。另外,姑姑們對穿衣打扮也有心得,每天搭配的鞋襪衣服都是非常精心,但是,這些人本質還是下人,經常天還沒亮就起牀服侍主子去了。這其中的辛酸,恐怕只有她們自己瞭解了... ...”

清朝時期有滿族宮女 太監爲何沒有一個是滿族人 第4張

總的來說,太監和宮女都是封建時期的糟粕產物,是對人權的踩踏,更是爲滿足封建統治者私慾而設立的畸形職業。最終,隨着宣統帝溥儀的退位取消帝制,這些糟粕的職業也就淡出了中國的歷史舞臺,成爲了鮮爲人知、被封存的一段歷史過往。

參考資料:

【《周禮》、《管子·君臣》、《宮女談往錄》、《嘯亭雜錄·內務府定製》】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