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硬氣的聖旨到底寫了什麼?

本文已影響5.82K人 

明朝最硬氣的聖旨到底寫了什麼?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公元1644年,明朝將領吳三桂打開山海關大門,多爾袞率領滿清八旗子弟進入北京城,打敗李自成,建立滿清王朝。

時年,崇禎皇帝解散宮廷,皇子皇孫悉數逃出紫禁城,公主后妃大多以身殉國,崇禎皇帝自知救國無望,自盡於煤山。

在抄檢紫禁城,接管朱家天下時,多爾袞發現了一隻朱棣留下的祕旨:外敵入侵,不和親,不稱臣,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按照朱元璋的意思,皇位的傳承原本不應該落到朱棣這一支,朱元璋去世後,孫子朱允文繼位,爲了鞏固皇權,朱允文在權臣的輔佐之下進行削藩。當時大明初定,幾個王爺手握重兵,是中央朝廷最大的威脅,戰鬥力最足的就是原在北邊的燕王朱棣。

明朝最硬氣的聖旨到底寫了什麼?

朱棣跟隨朱元璋橫徵北戰,叱吒沙場,軍功赫赫,朱允文即位以後,朱棣身邊的將領不願削弱兵權,所以動了起兵造反的念頭,在朱棣繼位以後開始謀劃遷都,將王朝遷徙於自己最熟悉的北境。

歷朝歷代以來北方遊牧民族和中原文化的衝擊時有發生,秦始皇甚至修建長城抵禦戎狄侵襲。宋王朝更是將北漠一代視作爲荒涼滿意之地,朱棣遷都北京,保住了北境百年安寧,被歷史評價爲天子守國門。

明朝是一個極其重視軍隊戰鬥能力的國家,皇帝個個驍勇善戰,明朝時期的長槍大炮,已發展到鼎盛時期。甚至有專門的輜重火銃部隊。

明朝二百七十七年,傳十二代,定都北京修建紫禁城,傳承明清兩朝歷史。即使被歷史釘在恥辱柱上的崇禎皇帝,也爲捍衛國家體統用盡全力。

在老一輩的口耳相傳中,崇禎皇帝自縊於煤山之中,當人們找到他的屍首時,發現皇帝以腰帶做懸樑,而脫下來的龍袍之中,用鮮血寫着崇禎皇帝的最後一道聖旨: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害百姓一人。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