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衙門?

本文已影響2.56W人 

明朝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衙門?接下來小編就帶來歷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明朝的東廠、西廠、內行廠、錦衣衛、六扇門,哪個最厲害?

東廠、西廠、錦衣衛、六扇門,其實還有個內行廠,受文學和影視作品的影響,這些無疑是明朝歷史上最爲著名的幾個衙門,那麼這些個衙門都是幹什麼的,他們中又是哪個最爲厲害呢?這個則要分兩方面來說,權力最大者無疑是存在最短的內行廠,而爲禍時間最長的則毫無疑問是東廠,我們分別來說。

明朝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衙門?

六扇門:泛指明朝司法系統,藝術作品中則涉及江湖

所謂六扇門,其實並非是指某個具體的衙門,而是明朝三法司衙門的合稱,泛指明朝的司法系統。源於古時特殊的衙門構造。彼時,衙門的唯一出入口便是位於中軸線正南方的大門,而大門皆爲三開間,每間各有兩扇漆黑門扇,總共六扇門,“六扇門”之稱便是由此而來。

所謂三法司,便是指明朝具體負責司法事務的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其具體分工爲“刑部受天下刑名,都察院糾察,大理寺駁正”(《明史·刑法志》)。也就是說,刑部爲最高司法機關,主管天下刑政,審定和執行刑律,判案定罪,管理囚犯;大理寺爲司法複覈部門,主要掌管“審讞平反刑獄之政令”,即對各地和刑部審理的案件進行復核;都察院則爲最高監察機關,不僅負有“糾劾百官,辨明冤枉”之責,而且有權對刑部和大理寺審理過的案件進行糾察,還對各地司法衙門履職情況有監察之責。

不過,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中的“六扇門”,與歷史則大相徑庭。相傳萬曆年間,朝廷爲處理重大案件,專門成立了一個由武林高手、密探、捕快和殺手組成的祕密組織,而“六扇門”便是該組織的總部。由於該部門行動詭異、手段兇狠、專辦大案,民間廣爲傳誦六扇門的威嚴恐怖。當然,文學和影視作品之中,“六扇門”查辦的案件總與江湖、武林脫不了干係,類似於朝廷在江湖中設立的司法衙門,這與普通的司法衙門顯然不可同日而語。

總的來說,所謂“六扇門”泛指的就是明朝的司法系統,歷史上的“六扇門”需要按照明朝律法辦案,且有一套完善的司法體制,文學和影視作品中的“六扇門”權力則大了很多,已經超出了司法體系,但其危害頂多也僅涉及江湖和武林而已。

錦衣衛:獨立於司法系統之外,正德以後依附於東廠

其實早在明朝建立之前,朱元璋手下便曾有過一支專業的情報隊伍,即“檢校”組織,楊憲便曾是其中一員。而直到“胡惟庸案”爆發之後,朱元璋爲進一步加強皇權,方便皇帝偵知民間和官員動態,遂設立錦衣衛,其最初只能僅爲守衛值宿、偵察逮捕和典詔獄三項。

明初錦衣衛只是朱元璋爲鞏固皇權設立的臨時機構,且早期指揮使毛驤和蔣瓛也先後在“胡惟庸案”和“藍玉案”後被處死,後於洪武二十年(1387年)被撤銷。直到明成祖朱棣登上皇位之後,爲鞏固皇位和削藩,這纔再度設立錦衣衛,不僅被作爲常設部門,且職能進一步被擴大。

錦衣衛的恐怖,並不在於其職權,而在於其無孔不入的情報網和毫無節制的作風。

皇帝特許之下,錦衣衛情報網遍佈全國,錦衣衛校尉以各種身份充斥於民間和官員家中,例如學士寧濂夜間宴請賓客,朱元璋便立即收到了其宴請賓客的名單和座次圖,不僅時間、地點、人物瞭解的極爲詳細,就連菜品都調查的一清二楚。曾有傳言,錦衣衛縱橫天下之時,地方百姓和官員一旦遇到說着京城口音之人,往往都是心驚膽戰,可見錦衣衛的可怕。

此外,由於錦衣衛直接向皇帝負責,因而其具有相當的專斷之權,最初的錦衣衛還僅僅只有逮捕和刑訊之權,審理之後還要交由“三法司”審理定罪,但在成化十四年(1478年)以後,錦衣衛就連審判和處決權也獨立了出來,此後錦衣衛徹底脫離“三法司”,成爲了一個獨立的司法部門,這顯然爲其濫用刑罰提供了空間。

獨立於司法系統之外的錦衣衛,辦案全憑皇帝喜好,捏造罪名、刑訊逼供、濫用刑罰現象極爲嚴重,嘉靖時期的刑科都給事中劉濟便曾抱怨“國家置三法司,專理刑獄,或主質成,或主平反。權臣不得以恩怨爲出入,天子不得以喜怒爲重輕。自錦衣鎮撫之官專理詔獄,而法司幾成虛設”。

錦衣衛存在時間雖長,但到了正德年間,由於大太監劉瑾大權在握,錦衣衛指揮使石義文對其阿諛奉承,錦衣衛開始依附於東廠,雖然嘉靖年間陸炳執掌錦衣衛時,錦衣衛權力再次高漲,衛權甚至一度蓋過廠權,但總體來說,正德年間以後,錦衣衛大部分時間都是依附於東廠的。

東廠:明中期後權勢滔天,危害程度遠甚錦衣衛

東廠同樣設立於明成祖永樂年間,彼時雖然已有錦衣衛,但由於其畢竟是外廷衙門,使用起來並不是很方便,因而便於永樂十八年(1420年)十二月成立了一個新的官署,名爲“東緝事廠”,簡稱東廠,直接以寵信宦官爲首領。

明成祖朱棣設立東廠的原因,其實還是爲了維護皇權的穩固,畢竟他的皇位是通過“靖難”得來的,東廠最初的職能僅是“訪謀逆妖言大奸惡等,與錦衣衛均權勢”,即對朝臣和民間予以監視探查,並對錦衣衛有監察之權,不過最初的東廠只負責偵緝、抓人,審訊犯人還是要交給錦衣衛北鎮撫司,直到明末時期東廠纔有了自己的監獄。

東廠的偵緝範圍同樣很廣,甚至比錦衣衛有過之而無不及,不僅對官員、社會名流、學者和百姓具有偵緝之權,而且一旦遇到重大案件或北鎮撫司拷問重犯,東廠還有權派人聽審,甚至直接在各個衙門派人坐班,監視官員的舉動。

明朝中期以後,尤其是明世宗以後,隨着皇帝與外廷臣子之間的關係越來越惡化,而內閣首輔成爲百官之首後,御史臺也開始逐漸失去原本的作用。憑藉着對臣子的監察之權,再加上宦官與皇帝之間較爲親密的關係,東廠遂成爲皇帝對抗外廷的工具,也正是自此之後,東廠的權力開始迅速膨脹。

到明末時期,宦官集團與文官集團已經形成了極爲嚴重的黨爭,甚至一度對外廷形成壓制,尤其是明熹宗朱由校在位期間,東廠提督魏忠賢更是權傾朝野,朝中無人能與之對抗。直到崇禎帝朱由檢上臺之後,隨着魏忠賢的倒臺,東廠這纔開始走向末路。

縱觀整個明朝,東廠存續的時間與錦衣衛幾乎不相上下,但自明朝中期開始,東廠的權勢便開始凌駕於錦衣衛之上,危害程度自然也遠甚錦衣衛。

西廠:前後存續時間僅十年,權勢在東廠、錦衣衛之上

明憲宗成化年間,由於“妖狐夜出”神祕案件和李子龍意欲刺駕等事件的發生,明憲宗擔驚受怕之下,於成化十三年(1477年)建立“西緝事廠”,簡稱西廠,以大太監汪直爲提督。

明憲宗成立西廠的本意,只是爲了讓其幫助自己打探消息,確保皇宮和自身的安全。因此,西廠的人員不僅要比東廠多一倍,更是將東廠和錦衣衛的職權都包攬了起來,職權遠在東廠和錦衣衛之上。

然而,汪直大權在握之後,卻是拼命的構置大案、要案,其辦案數量之多、速度之快、牽扯人員之衆都遠遠超過了東廠和錦衣衛。西廠的打擊目標,主要是京城內外官員,而其辦案過程更是簡單粗暴,只要有了懷疑對象,便立即將其逮捕,之後便通過嚴刑逼供,力爭將案件不斷擴大。而對一般百姓,其一言一行只要稍有不甚,就會被西廠以妖言罪從重處置。

西廠成立僅五個月,便弄得朝野上下人心惶惶,成化十三年(1477年)五月,內閣大學士商輅及同僚萬安、劉珝、劉吉上疏彈劾汪直,並直言“妖狐夜出”之事正應在汪直身上,憲宗無奈之下只得撤銷西廠,遣散西廠人員。

不過,沒有西廠的日子總讓憲宗沒有安全感,於是僅一個月便重新恢復西廠,汪直復出後,更加嚴酷地辦案,戴縉也得以升職。此後五年間,汪直通過西廠大肆打擊政敵,一時間權勢滔天,結果卻引起皇帝的警覺,汪直最終被調出京城,西廠也隨之解散。此後,正德年間西廠得以再度短暫恢復,以谷大用爲提督,不過由於大太監劉瑾的存在,此時的西廠已經不復往日榮光,並最終於正德五年(1510年)被徹底撤銷。

西廠在明憲宗成化年間和明武宗正德年間兩次設立,前後存續時間卻僅僅只有十年,其權勢雖在東廠和錦衣衛之上,但由於存在時間相對較短,因而危害其實並算不上太大。

內行廠:正德年間僅存在五年,權勢遠在東西廠和錦衣衛之上

明朝正德初年,大太監劉瑾等八虎深受皇帝朱厚照重用,其中尤以劉瑾爲甚,彼時八虎之二馬永成、谷大用分別提督東廠、西廠,而東廠、西廠又皆歸劉瑾指揮,然而隨着劉瑾與谷大用、馬永成之間矛盾加深,遂設立內行廠。

“內行廠”又稱“內廠”、“內辦事廠”,其自成系統,偵緝範圍比錦衣衛、東廠和西廠三個特務機構還要大,除監察臣民外,錦衣衛、東廠和西廠也在監察之列,權勢遠在東、西廠之上,且用刑尤爲酷烈。

正德五年(1510年),隨着大太監劉瑾的倒臺,內行廠與西廠也被一統裁撤。雖然內行廠僅存在五年,但也殘害了不少忠良。《明史·刑法志三》有載,“得顓刑殺,擅作威福,賊殺良”。

如上所述,就權勢而言,六扇門僅僅是明朝的司法系統,而錦衣衛則有負責偵緝百官和民間的職責,東廠負責偵查官民和錦衣衛,西廠有時則對東廠負有監視職責,內行廠則監視官民和廠衛,因而內行廠五者之中以內行廠權力最大。但如果從危害程度而言,由於西廠和內行廠存在時間較短,又以東廠爲最。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