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朝歷代的文人士子是如何傳達思鄉之情的?書信是重要媒介

本文已影響2.97W人 

思鄉這種情愫在背井離鄉的遊子們心底暗自生長,他們是如何傳達這種情緒的呢?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在通訊和交通不發達的古代,出外遠行的人們並不能以最快的速度歸家,平時與家人的聯繫也並不便捷。

他們除了吟詩作賦,宣泄思家想親的情緒外,只能選擇把文字寄到遠方,傾吐思念。

在車,馬,郵件都很慢的年代,一封家書的分量是難以估量的,是家裏人與外出遊子之間的全部精神維繫。

因此,無論尋常百姓,還是文人士子,書信都成爲了一種必不可少的溝通方式,是傳情達意的重要媒介。

歷朝歷代的文人士子是如何傳達思鄉之情的?書信是重要媒介

千古溫情寄尺素

古人稱書信爲尺牘、尺素、書札、書牘、簡札等。“家書”一詞最早見於西漢,但它不是指書信,而是指家藏之書,作爲書信的意義使用,最早見於三國。

家書雖只是一紙信箋,卻是中華文化剪不斷的根脈。

在浩如煙海的歷史長河裏,方寸家書,綿延千年,在煙雲風雨裏收攬了古人的悲欣歲月,承載着億萬家庭的舊日往。

古人寫家書總是思忖再三,鄭重提筆。因爲他們出外遊學、趕考、經商、出仕、從軍,短則一兩月,長則三五年,甚至可能遙遙無期,歸去無計,只能憑靠一紙書信,或報平安,或表惦牽。

古人的家書內容豐富,意義非凡。大到治國安邦的方略,人生際遇的變幻,小到尋常俗務的唸叨,家庭教育的傳授,柔情蜜意地傾吐……

家書,是旅人濃墨的鄉愁,也是歸人無邊的思念,聯繫着兩地的骨肉親情。人都說,每一封家書裏,都寄託着家人的望眼欲穿,映照着遊子的歸心似箭。

岑參第一次遠赴西域,奔赴安西,途中遇到入京使,寫下:“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他送李判官入京,又乘醉寫下:“送子軍中飲,家書醉裏題。”

張籍在洛陽城裏見秋風起了,思念家鄉,匆忙寫下:“洛陽城裏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蘇軾收到家鄉寄來的一封書信,信中殷勤致意,詢問歸期,他只能身不由己地說:“一紙鄉書來萬里。問我何年,真個成歸計。回首送春拚(pàn)一醉。東風吹破千行淚。”

家書,情止於筆而溢於紙,片言隻語,紙短,情長。

歷朝歷代的文人士子是如何傳達思鄉之情的?書信是重要媒介 第2張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

山高路遠,驛寄梅花;江長水闊,魚傳尺素。

北魏·陸凱《贈范曄》詩:“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漢樂府中有詩《飲馬長城窟行》有以鯉魚傳信的記載:“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飯,下言長相憶。”

秦觀在《踏莎行》中專此引用,寫道:“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

此外,人們遇到不方便寄家書的時候,往往會藉助自然界中的事物去寄託情意。

於是,水中的游魚、天邊的孤雁,西方的雲霞,夜空的明月,都成了詩人們遙寄思念的意象。

趙令畤說:“蝶去鶯飛無處問。隔水高樓,望斷雙魚信。”

趙嘏說:“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

李白說:“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王建說:“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紙上三行書,心中千萬言。無需刻意去斟酌,就能讓心間的文字在紙上自由揮灑。鴻雁傳書,青鳥探看,夕陽西下,驛寄梅花,哪一種都給人們帶來了無窮的遐想和慰藉。

中國人以古老而溫情的方式,藉助美麗而熟悉的信物,去寄寓遙遠的祝願和希冀,這詮釋的是詩意,更是浪漫。

歷朝歷代的文人士子是如何傳達思鄉之情的?書信是重要媒介 第3張

寄書到隔年

一封家書,先寫好,再寄出,開始等待,直至等到回信,是一個極其漫長的過程。

因爲古人只有驛站,信使,用馬車或步行作爲傳送書信的方式,費時又費力,過程很艱難。

時間在緩緩流淌,急切的心卻從未平靜。在悠悠的期盼和等待中,能等來回信是再幸福不過的事了。

詩人杜牧外放江西任職之時,離家很久,客居旅館,沒有知音,家書傳遞也很困難。

他在悽清的晚上念起家鄉,寫下一首《旅宿》:

旅館無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燈思舊事,斷雁警愁眠。

遠夢歸侵曉,家書到隔年。

滄江好煙月,門系釣魚船。

寒夜孤燈陪伴孤客,思念故鄉舊年往事,失羣孤雁聲聲鳴叫,羈旅之人憂愁難眠。

家人的書信要等來年方能寄到,鄉關道路迢遠,遠在千里之外的他,只能在夢裏見到家門外繫着的釣魚船。

在外的人何時才能重歸故里呢?哪個不是在夢裏,對故鄉的場景魂牽夢縈了無數次?

宋人周邦彥亦有詞曰:“故鄉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人們盼等家書,如同涸轍的魚兒盼等着雨水一般,那種焦急等待的心情,只有盼等過的人深有體會。

而誰又曾知道,在音訊並不發達的古代,究竟有多少家書是寄送成功的,有多少家書是石沉大海的呢?

宋朝戴復古一生浪跡江湖,飽嘗羈旅之苦,他在《夜宿田家》中就記述了這種現狀:“鄉書十寄九不達,天北天南雁自飛。”

可嘆他寫了那麼多家信卻十寄九不達,連天上的大雁都不替他傳書,竟然在南北各自飛。

陸游也說:“東望山陰何處是?往來一萬三千里。寫得家書空滿紙。流清淚,書回已是明年事。”

這些年他走遍天涯,滿懷疲憊,白髮新增,眼中是酸楚的淚,豈是“家書”能表述完盡的。

向東望,他與故鄉山陰隔着千山萬水,縱使家書寫得滿紙又有什麼用呢?收到回信也是明年的事情了。

唐人令狐楚曰:“平生意氣今何在,把得家書淚似珠。”

家書何日到,從來是未知。若好不容易盼來家書,真能讀得熱淚盈眶吧。

歷朝歷代的文人士子是如何傳達思鄉之情的?書信是重要媒介 第4張

家書抵萬金

太平年代,山水迢遙,人們寄一封信常常都要隔年才能到,更別提動盪不安的年代了。

戰亂時期,家書的意義更加重大,杜甫“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這樣的句子就是明證。

公元759年(乾元二年)秋,杜甫流離到了甘肅秦州,恰逢白露時節。九月,安史之亂愈演愈烈。

安祿山、史思明從范陽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進洛陽,山東、河南都處於戰亂之中。杜甫的幾個弟弟恰好分散在這一帶,他頗爲擔心。

可眼下戰事阻隔,音信不通,寄出的家書送到的可能性太渺茫了。想到親人們正四處流散,死生不明,懷鄉思親之情油然而生。他在《月夜憶舍弟》中寫道: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於杜甫而言,哪怕是平凡簡單的一句問候,一語平安,就能讓他懸着的一顆心落地。

要知道家書抵萬金,沒有什麼比收到異鄉親人風熱一封書信更安心的事情了。

李紳說:“開拆遠書何事喜,數行家信抵千金。”

王邁說:“料得平章風月暇,家書一閱萬金輕。”

白雲蒼狗,世道亂時,親人離散,恐怕人們連家書都不知寄往何處了。如白居易所言:“鄉國此時阻,家書何處傳。仍聞陳蔡戍,轉戰已三年。”

戰事未平,功名未立,徵人望鄉,閨婦牽腸,多的是將軍白髮征夫淚。如沈佺期說:“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白狼河北音書斷,丹鳳城南秋夜長。”

歷朝歷代的文人士子是如何傳達思鄉之情的?書信是重要媒介 第5張

期盼從未走遠

近現代,也有不少文人,將心中的絮語凝成文字,裝進信封,貼上郵票,再由郵局蓋上郵戳,寄向遠方的家,飄向思念的人。

魯迅寫給母親兄弟問詢或報平安的家信,今天讀來仍有很濃的親切感。張大千的家書則字跡灑脫飄逸,自成書法珍品。

如今科技發達,我們長久未歸,也確實不用寫家書,寄家書,盼家書了。

只是當人們用電子郵件、電話、短信、語音、視頻撐起整個地球村的時候,天涯咫尺間,似乎同時失去了“驛寄梅花、魚傳尺素”那樣的詩意期盼。

再沒有字裏行間的謙詞敬詞,沒有溫文爾雅般的行雲流水,沒有字斟句酌的情意拳拳,沒有見字如晤的心如激湍。

我們平日裏收到的快遞包裹很多,卻很少再有一紙信箴。我們久未寫信,甚至久未動筆,提筆忘字,讓人禁不住倍感悵然。

如今,我們不再將情感訴諸筆端,只能尋着昨日的舊夢,去追尋歲月深處那一紙信箋的美好。

我們失去了那份逸緻閒情,丟掉了那抹純真,好在,我們對故鄉的點點思念,一直存在着,對親友的片片思念,一直濃烈着。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無論古代還是現代,越到年底,漂泊的遊子越發覺得思鄉心切,鄉愁難釋。

“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