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作爲戰國七雄之一 韓國的存在感爲什麼那麼低

本文已影響8.9K人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戰國七雄韓國,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三家分晉之後,韓國作爲戰國七雄之一,韓國的存在感爲什麼那麼低?韓國的實力究竟是什麼樣的?

三家分晉是指春秋時期最強的國家晉國被趙、韓、魏三大家族瓜分,得到趙、韓、魏三國之事。公元前403年,趙、魏、韓三大家族被封爲新諸侯,此時韓國正式立國。後世的歷史學家通常將韓、魏、趙三國與秦、楚、燕、齊合稱爲戰國七雄。在戰國七雄之中,直至公元230年韓國滅亡,韓國共存在了173年,雖然與趙、魏一樣都是後輩國家,但韓國卻是家底最薄、存在感最低的國家。

韓國作爲戰國七雄之一 韓國的存在感爲什麼那麼低

韓國雖然與齊、楚、燕、趙、魏、秦並稱爲戰國七雄,實際上韓國地位最低,那麼韓國爲什麼存在感最低?通過剖析韓國的立國家底以及其對待變法的態度、在三分晉國時的選擇,我們得到了韓國地位低下的原因。

韓國在戰國七雄中存在感最低的原因

1、韓國起家晚、家底薄

三家都是晉國大夫,但是韓氏卻不同於魏氏和趙氏,魏氏來自周朝,祖上曾經位列諸侯,在周朝滅後入晉國做官。趙氏與晉國公族沒有任何的血緣關係,趙氏實際爲嬴姓,但即便如此,趙氏在晉國史上的地位卻最顯貴。反觀韓氏,祖上本是晉國公室,世代在晉國爲官,本是最受人矚目得到家族,卻家道中落,甚至後人韓厥曾淪爲趙氏家臣,雖然趙氏很善待韓厥,與韓厥交好並且支持韓厥重新立族,但因正因如此,趙、韓兩族在世代交好的同時,韓也總要臣服於趙。

縱觀晉國各個世家,韓氏是最低調的家族。從晉文公始,晉國執政宰相由各大世家輪流當職,稱爲正卿。正卿的任職時間沒有規定,一般都可以安安穩穩做一輩子,直至去世時自動卸任,換做另一個大家族接任。而在韓氏出任正卿期間,都沒有選擇終身制的方法,不管是韓厥還是韓起,都是最終告老還鄉,自動退休。韓氏最大的特點就是從不主動招惹是非,並且韓氏之人特別長壽。正是因爲韓氏的謹小慎微,才保住了這個家族,使家族順利延續。

韓國作爲戰國七雄之一 韓國的存在感爲什麼那麼低 第2張

2、在三家分晉時期,韓氏的選擇

是從春秋時期進入戰國時期的標誌性事件,司馬光曾經在《資治通鑑》中記錄了這一點。韓國的選擇以及韓國的態度是韓國地位低的一大原因。韓氏在於趙、魏氏同朝爲官時,很友好,幾乎沒有起過爭端,因此三家在對土地瓜分的問題上少有分歧和摩擦。

但是也正因爲三大家族入朝爲官時關係緊密,很多土地都沒有明確的歸屬,所以在分家時就要劃分清楚。晉國是一個疆域遼闊的國家,用現在的地名來說,就是佔有山西省的大部分、河北省的中南部、河南省的北部和陝西省的中部。

從領土來講,雖然總體面積不及楚國,但這些地方卻是膏腴之地,不僅經濟很發達,又人口繁茂,趙、韓魏三家在劃分之時花費很大心思。

韓國作爲戰國七雄之一 韓國的存在感爲什麼那麼低 第3張

最終決定,邯鄲、晉陽、代地屬於趙國領土,河東、東郡屬於魏國領土,太行山西側的上黨、洛陽周邊屬於韓國領土。在這次劃分中,只有韓國得到了一塊完整的土地,而趙、魏兩國的領土都分佈在韓國旁邊,並不完整。對於這次劃分,韓國其實是收益最大的。

對於趙國來說,晉陽是趙氏的首府,邯鄲、代地也是趙氏的領地,因此三處都是趙氏傳統封地。對於魏國來說,在付出領土支離破碎、並且抵抗兇悍的秦國的代價的同時,獲得了河東之地,這個晉國最精華的領土。

對於韓國來說,領土既沒有支離破碎,又佔據交通要道,周邊小國也不會對其造成威脅,可以說在這次劃分中,韓國佔盡了優勢。

其實韓國在此次領土劃分中是有目標的,根據《戰國策》記載,韓康子曾經受到了段規的勸諫,段規勸說其在劃分之時要得到鄭國的臨近領土,方便將來吞併鄭國來擴大疆土。韓國在分家後將原本在河東的國度遷到了宜陽,從地圖上可以看出,宜陽處於南部。

離魏國更遠一些,遠離是非,韓國特別擅長自保,安於享樂,喜歡穩重求勝,也正是因爲這樣的治國政策,使得韓國不思進取,很快成爲了地位最低的國家。反觀魏國,一直在致力於變法,招募了李悝和吳用,廢棄井田制,建立募兵制,不斷自強,成爲了戰國七雄中地位最高的國家

韓國作爲戰國七雄之一 韓國的存在感爲什麼那麼低 第4張

3、韓國的變法態度

韓國雖然採取穩重求勝的治國政策,但是也進行了變法。韓國的冶煉之術是很發達的,有很多好的兵器都出自於韓國,曾有“天下強弓勁弩皆出於韓”一說,但是韓國穩重求勝的態度並沒讓韓國掀起太大的風浪。

韓國一共進行了兩次“努力”,首先是在公元前375年,韓國滅掉了鄭國併吞並了中等老牌諸侯,然後是韓昭侯在位時推行變法,韓國此後變爲封建制國家。自此之後,韓國再也沒有進行突破,始終堅持以生存爲主的信念,哪個國家的實力更強韓國便依附於它,始終沒什麼作爲。

韓國作爲戰國七雄之一 韓國的存在感爲什麼那麼低 第5張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韓國地位最低是因爲其自身實力不足,在劃分後又採取穩重求勝的態度所導致,雖有張良、韓王信等人的努力,當仍舊無濟於事,最終在公元前230年內,韓國被滅。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