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與劉禹錫把酒言歡,寫下一首詩流傳千古

本文已影響3.1W人 

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白居易的故事,今天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自古就有文人相輕的說法,但這並不能說明,文人之間沒有深厚的友誼,比如詩王白居易和詩豪劉禹錫,感情不是一般的深厚,可以用“老鐵”二字形容。兩人出生於同一年,即唐代宗大曆七年,只不過白居易在正月出生,比劉禹錫年長几個月,或許冥冥中早有註定,兩位大詩人遲早會相見。

貞元十八年,二十八的的白居易考中進士,而劉禹錫彷彿比他幸運,早在七年前就金榜題名,而且劉禹錫在長安城遊學,名氣非同尋常。然而,翻閱史書記載,他們年輕時沒有見過面,也許都知道彼此的存在,讀過對方的詩歌,仔細分析一下,也能理解爲何早年未能相遇。

白居易與劉禹錫把酒言歡,寫下一首詩流傳千古

白居易和劉禹錫的仕途都充滿坎坷,在京城任職的時間不多,一言不合就被貶到外地,尤其是劉禹錫,簡直跟蘇軾有一拼,貶官成了家常便飯,從他的詩句“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中,可以看出他有多麼不容易,在外漂泊二十三年,才被皇帝召回京城,太難了。

有位哲學家說過:“正在的英雄,是在認清生活的殘酷後,依舊熱愛生活。”從這方面來講,劉禹錫可稱之爲英雄,無論遇到什麼困難,始終以樂觀的心態面對人生,當古人紛紛感嘆秋天的寂寥時,劉禹錫卻說:“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何等的與衆不同。

白居易與劉禹錫把酒言歡,寫下一首詩流傳千古 第2張

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貶爲江州司馬,第二年寫下代表作《琵琶行》,其中的“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感人肺腑,道出多少人心中的無奈。一晃多年過去了,劉禹錫與白居易在揚州碰面,瞬間產生相見恨晚之感,確認過眼神,然後不醉不歸,從此成爲無話不談的摯友。

俗話說,吃一塹長一智,曾經血氣方剛的白居易,從江州返京之後,不再鋒芒畢露,思想也從“兼濟天下”轉變成“獨善其身”。劉禹錫則不同,依舊如同從年那個少年,即使被現實按在地上狠狠摩擦,他卻絲毫不會低頭,這種堅強不屈的意志,足以讓人打心底佩服。

唐文宗開成二年,白居易擔任太子少傅,劉禹錫則是太子賓客分司,都屬於打醬油的閒職,就等着退休回家養老。經歷相似的人,更容易成爲知己,白居易和劉禹錫有聊不完的話題,況且都在洛陽,經常在一起開懷痛飲,談天談地談宇宙。有一天,年近古稀的兩位大文豪,又在一起把酒言歡,白居易寫下一首千古名詩。

《與夢得沽酒閒飲且約後期》

少時猶不憂生計,老後誰能惜酒錢。

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

閒徵雅令窮經史,醉聽清吟勝管絃。

更待菊黃家醞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從題目就能看出,這首詩是白居易的真情流露,“夢得”是劉禹錫的字,白居易希望和老朋友劉禹錫經常約酒,即“且約後期”。首聯兩句看似瀟灑無比,年少時期都不曾爲生計感到憂慮,如今年近古稀,更不會心疼買酒的銀子,從“少時”到“老後”,暗含對宦海沉浮的無奈,以及對時光易逝的嘆息。

頷聯更有意思,兩個白髮蒼蒼的老人,爭着給店家酒錢,而後哈哈大笑,還有三年就七十歲了,況且關係那麼好,根本沒必要爭着付錢,字裏行間表現出頑童的一面。頸聯的“閒徵雅令窮經史,醉聽清吟勝管絃”,生活貌似很愜意,空閒的時候小飲幾杯,研讀經史,喝醉之後輕輕吟唱,勝過絲竹管絃發出的音樂,其實是不得志後的無奈,藉此排遣愁緒。

尾聯“更待菊黃家醞熟,共君一醉一陶然”,是友情的一種昇華,等到菊花盛開的時候,用自家釀的美酒,再和你(劉禹錫)一醉方休。全詩沒有半個愁字,但仔細品味會發現,蘊藏着白居易與劉禹錫的人生愁苦,只是他們把憂愁、煩惱融入酒中,達到借酒消愁的效果,沒有什麼是一頓酒解決不了的,如果有的話,那就多喝幾頓。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