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通鑑綱目》內容是什麼?怎麼理解?

本文已影響1.5W人 

朱熹的《通鑑綱目》內容是什麼?怎麼理解?此書一共五十九卷,序例一卷。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熹與其門人趙師淵等,據司馬光《資治通鑑》、《舉要歷》和胡安國《舉要補遺》等書,本儒家綱常名教,簡化內容,編爲綱目。綱爲提要,模仿《春秋》;目以敘事,模仿《左傳》,用意在於用《春秋》筆法,“辨名分,正綱常”,以鞏固封建統治。

《資治通鑑》對三國史事,本據魏國紀年,朱熹改據蜀漢紀年,以宣揚正統觀念。其後,尹起莘等又爲此書闡明義旨,清康熙帝更加上“御批”,使之進一步成爲封建專制統治的思想工具。

作者簡介

朱熹的《通鑑綱目》內容是什麼?怎麼理解?

朱熹(1130.9.15~1200.3.9),字元晦,是南宋徽州婺源(今屬江西省婺源縣)人。19歲進士及第,曾任荊湖南路安撫使,仕至寶文閣待制。爲政期間,申敕令,懲奸吏,治績顯赫。南宋著名的理學家和教育家,閩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朱子,是孔子、孟子以來最傑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人們曾用這樣的話讚美他:“集大成而緒千百年絕傳之學,開愚蒙而立億萬世一定之歸。”乾道三年(1167),偕學生林用中、範念德從福建趕赴嶽麓書院,與張栻會講三月,會講的主要議題是“太極”和“中和”,然後同遊南嶽。朱張會講,盛況空前,學生多達千人之衆,其聲勢爲全國之最,史稱湖湘學派自此之後,纔去短集長,臻於成熟。

淳熙十二年(1185),他還動員衡州官府重修石鼓書院,提出把書院辦成德行道義之實的教育機構的方針,使書院教育走上正軌。在石鼓書院復興後,應湖南提刑宋若水之請,撰寫了一篇名垂千秋的《石鼓書院記》,由張栻親書,後人鐫製成石碑,置於石鼓書院內,使“石鼓有聲於天下”。他一生三次監南嶽廟,但都只是遙領食俸,並未親臨南嶽。明萬曆中(1587~1598),與李寬、韓愈、李士真、周敦頤、張栻、黃幹同祀石鼓書院七賢祠,世稱石鼓七賢。

朱熹十九歲考中進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東巡撫,做官清正有爲,振舉書院建設。官拜煥章閣侍制兼侍講,爲宋寧宗皇帝講學。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書章句集註》《太極圖說解》《通書解說》《周易讀本》《楚辭集註》,後人輯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語象》等。其中《四書章句集註》成爲欽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標準。

目的用途

朱熹的《通鑑綱目》內容是什麼?怎麼理解? 第2張

這種書是史書專有的一種門類:綱目體。有綱有目,每一條綱後有一條目,綱就是記述一條史實,用非常簡練概括的話,就像如今寫的提綱一樣。目的就是進一步詳細的闡述綱目中的歷史事件。

《御批通鑑綱目》·五十九卷、《通鑑綱目前編》·一卷、《外紀》·一卷、《舉要》·三卷、《通鑑綱目續編》·二十七卷。

康熙四十七年吏部侍郎宋犖校刊,皆聖祖仁皇帝御批也。朱子因司馬光《資治通鑑》以作《綱目》,惟《凡例》一卷出於手定。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