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和“戰國”兩個歷史階段,是如何劃分的?有哪些説話?

本文已影響9.12K人 

春秋戰國封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是百家爭鳴、人才輩出、學術風氣活躍的時代,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後世為了便於分析歷史,往往將歷史朝代按照重大事件劃分為不同時期,“春秋”和“戰國”便是對東周前後兩個時期的稱謂,其中“春秋”源於魯國史書《春秋》,“戰國”則源於西漢末年的《國策》。

不過,關於“春秋”和“戰國”兩個歷史階段,到底該以哪個歷史事件來劃分,或者該以哪一年為分界線,卻始終沒有定論。接下來,簡單盤點一下劃分“春秋”和“戰國”的八種説法,你認為哪一種更為合理呢?

第一種: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

來源:《公羊春秋》、《穀梁春秋》截止之年

“春秋”這一歷史時期名稱的來源,便是魯史《春秋》。當時,魯國史官將當時各諸侯國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按照年、季、月、日記錄下來,一年則分春、夏、秋、冬四季記載,於是這部編年史便被簡稱為了“春秋”。

“春秋”和“戰國”兩個歷史階段,是如何劃分的?有哪些説話?

後來又有多人曾對《春秋》進行補充、解釋、闡發,其中代表作便是被稱為“春秋三傳”的《左傳》(也稱《左氏春秋》)、《公羊傳》(也稱《公羊春秋》)和《穀梁傳》(也稱《穀梁春秋》)。雖然現今《春秋》原著已經存世不多,但“春秋三傳”則大多存於世。

《公羊春秋》和《穀梁春秋》,皆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間,共計242年的歷史事件(《左傳》與兩者不同)。由於其所記載的歷史的起始時間,大致與周平王東遷(前770年)的時間基本相當,因此後世便將《春秋》的書名,作為了東周前半段歷史時期的名稱。

也正因此,後世便有了以《公羊春秋》、《穀梁春秋》的截止之年,即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作為春秋和戰國的分界線的説法。

第二種:周元王元年(前476年)

來源:《史記·六國年表序》

《史記·六國年表》上起周元王元年(前476年),下至秦二世卒年(前207年),列舉了前後二百七十年的歷史事件。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六國年表序》中寫道,“餘於是因秦記,踵春秋之後,起周元王,表六國時事,訖二世,凡二百七十年,著諸所聞興壞之端”。

“春秋”和“戰國”兩個歷史階段,是如何劃分的?有哪些説話? 第2張

《六國年表》雖然名為“六國”,卻實譜“八國”。原因是周天子為天下共主,主要用於紀年,再加上後來秦吞併六國,在周朝以後漢朝之前,通常以秦為尊。因此,表中將周、秦列於六國之上,不計入“六國”之內,實際上描述的就是戰國七雄。

此外,由於周天子乃天下共主,在秦攻滅西周公國,採用秦紀年以前,以周天子紀年為普遍做法。因此,以周天子為時間分界線,更具有權威性。

司馬遷的這種説法,得到了史學界的一定認同,例如現代史學家郭沫若便採納了這種説法,以周元王元年(前476年)為戰國之始。

第三種:周元王三年(前473年)

來源:越王勾踐滅吳之年

這種分法主要源於軍事層面,春秋時期戰爭以爭霸為主,大國之間雖然相互攻伐,但卻不滅國、不絕祀,滅國主要存在於大國吞併小國。而戰國時期戰爭則以兼併為主,為了擴充本國實力,大國不僅吞併小國,大國之間的戰爭也以兼併土地和滅國為最終目標。

“春秋”和“戰國”兩個歷史階段,是如何劃分的?有哪些説話? 第3張

吳國和越國皆為春秋末期大國,而越王勾踐攻滅大國吳國,無疑是符合戰國兼併戰爭特點的。因此將越王勾踐滅吳的周元王三年(前473年)作為春秋、戰國的分界線。

不過,這種分法也存在明顯缺陷,那便是越王勾踐作為春秋最後一位霸主,其霸業巔峯乃是在滅吳之後,如果僅將滅吳作為分界線,便等於將越王勾踐的霸業劃分在了戰國。這種劃分本就在強調爭霸與兼併之別,將勾踐霸業劃入戰國顯然不妥。

第四種:周貞定王元年(前468年)

來源:《左氏春秋》截止之年

作為“春秋三傳”的另外一部,《左氏春秋》(《左傳》)記載的是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至魯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間,共計255年的歷史事件。《左傳》的起始時間與《公羊春秋》和《穀梁春秋》相同,但截止之年卻略有不同。

因魯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恰好是周貞定王元年,與第二種説法相類似,以天下共主周天子的在位時間來劃分,也算是一種比較權威的分法。

第五種:周貞定王十六年(前453年)

來源:韓、趙、魏三家攻滅智氏

春秋末期,原本中原霸主晉國的大權已經徹底落入了智、韓、趙、魏四大公卿氏族手中,智伯瑤為了恢復晉國霸業,想要重振晉國公室權威,便建議四家各先出一個萬户城邑給晉公,然而他雖然率先獻城,並迫使魏韓兩家獻地,但卻遭到了趙襄子的拒絕。

“春秋”和“戰國”兩個歷史階段,是如何劃分的?有哪些説話? 第4張

周定王十四年(前455年),智伯瑤與韓康子、魏桓子聯手圍攻趙氏,趙襄子則集中力量死守晉陽城。後智伯瑤引晉水水灌晉陽城,趙襄子則派張孟談策反韓魏兩家,結果智氏大軍慘遭殲滅,之後韓趙魏三家屠殺智氏兩百餘口,並瓜分了智氏的封邑。

之所以用韓趙魏攻滅智氏為分界線,原因在於智氏被滅後,雖然韓趙魏三家尚未被封為諸侯,但晉國公室卻已經形同虛設,戰國七雄的基本格局已經形成。此後,晉幽公非但不敢把“三晉”看作臣下,反而要分別前往朝見,完全顛倒了君臣名分。

第六種: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

來源:周天子封韓趙魏為諸侯,《資治通鑑》開篇

如前文所述,雖然韓趙魏三家攻滅智氏後,戰國七雄的基本格局已經形成,但三家畢竟尚未得到周天子的冊封,因此還算不上是真正位列諸侯。

“春秋”和“戰國”兩個歷史階段,是如何劃分的?有哪些説話? 第5張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韓、趙、魏三家派使者前往周王畿,請求周天子把他們三家封為諸侯,周威烈王眼看已經成了既定事實,便也只好順水推舟,承認了趙、魏、韓的諸侯地位,從此韓、趙、魏開始被稱為“三晉”,晉國名存實亡。至此,“戰國七雄”才算真正形成。

此外,司馬遷認為周天子冊封晉國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乃是“禮樂崩壞”的根本體現。而禮樂制度本就是維護周朝統治的堅強紐帶,這一制度的破壞可以説是周朝統治的重大事件,因此將“三家分晉”作為了《資治通鑑》的開篇。

也正是在《資治通鑑》問世之後,後世普遍以周天子冊封晉國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作為了春秋、戰國的分水嶺。

第七種:周安王十六年(前386年)

來源:“田氏代齊”之年

與“三家分晉”一樣,“田氏代齊”同樣是卿大夫奪取國君之位的典型事件,也是維繫周王朝統治禮樂崩壞的另外一個重要事件。

“春秋”和“戰國”兩個歷史階段,是如何劃分的?有哪些説話? 第6張

姜氏齊國在經歷長期傳承以後,到春秋後期同樣開始大權旁落,國內形成了呂氏、高氏、、國氏三家共保齊國社稷的局面。後因國內卿大夫相互攻伐,田氏逐漸在鬥爭中崛起,並最終於周敬王三十一年(前489年)擊敗自立為相,開始執掌齊國國政。

至周安王十六年(前386年),田氏已經徹底掌握齊國朝政,田和遂將齊康公放逐於海上,自立為國君,並於同年被周安王冊命為齊侯,受到諸侯列國的承認。

第八種:周安王二十六年(前376年)

來源:韓趙魏合滅晉國

這種分法其實可以視為第六種的延續,在獲得周威烈王的承認後,韓趙魏三家雖然得以位列諸侯,晉國公室已經名存實亡,但當時的晉國畢竟還存在,晉國公室仍然位列諸侯之位。

直到周安王二十六年(前376年),韓哀侯、趙敬侯、魏武侯聯合滅了晉國,瓜分了晉國的全部土地,將當時晉國的國君晉景公廢為了庶民,晉完全為韓、趙、魏三家所取代,晉國作為公室諸侯至此才算告一段落。

此外,周安王二十六年(前376年)也是周安王在位的最後一年,如前文所述,以天下共主周天子作為界限, 也算是名正言順。

“春秋”和“戰國”兩個歷史階段,是如何劃分的?有哪些説話? 第7張

如上,以上八種關於“春秋”和“戰國”的分法,可以説各有各的道理,目前普遍採用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的分法,以周威烈王分封韓趙魏三家為諸侯的前403年為分界線,然而其他幾種説法卻也不乏支持者。那麼,你認為哪種分法更為合理呢?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