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蘭州衞的駐軍規模如何?兵員構成是怎樣的?

本文已影響2.9W人 

明朝設立蘭州衞的最初目的,主要是為了防止蘭州地區蒙元殘餘勢力的興起,應援邊地衞所,向河西運輸軍需。其當時屬於內地衞所,衞軍主要負責屯田,兵力較少。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正統以後,隨着河套、松山蒙古的大舉進犯,邊防線內縮,蘭州衞受到蒙古部落的頻繁侵擾。至此,其駐軍人數大量增加,兵員組成及配置也不再是單一衞所制下的駐兵屯守,而是省鎮營兵制下,由總兵、鎮守等協同調度,配合作戰。

明代蘭州衞的駐軍規模如何?兵員構成是怎樣的?

一、蘭州衞的駐軍規模

《全陝政要》載,“明代蘭州的民户户口,户八百八十五,口六千一百六十四,軍衞户口,户五千三百五十户,口一萬四十六,”是民户户口的6倍。當然其中包括“旗”、“軍”、“舍”、“餘”四部分。明代蘭州衞的駐軍包括蘭州衞、中護衞正兵、餘丁、義勇、民壯等。有明一代,蘭州衞的正兵數量隨着邊防形式的變動,以及衞所制度的興衰有所增減。按洪武時期的衞所兵制規定,蘭州衞的旗兵兵額應有5600人左右。

衞所制下的旗軍數量已經不能滿足邊防的需求,招募的兵員佔很大一部分。另一方面表明蘭州衞的總官軍原額是有所增加的,但實有數量卻一再減少。主要原因是自成化以來,蘭州漸為虜衝,頻繁遭到擄掠,明廷為應對日益危機的邊防情形,開始加強這一地區的軍事力量。包括招募兵員、撥發班軍等舉措,總官軍原額增加。

明代蘭州衞的駐軍規模如何?兵員構成是怎樣的? 第2張

另一方面,因兵役過重,屯田廢弛,導致兵員逃亡嚴重。另外,分撥甘涼輪班的軍額一再增加。《皋蘭縣誌》載“明正兵守備營官軍原額二千五百二十五員名,今撥發永泰等處三百八十六員名備禦,備禦蘭州衞官軍一千三百五十員名,中護衞五百三十三員名。”。不難看出蘭州衞兵員的一大半用來備禦甘、涼等邊地衞所。

致使蘭州本衞無兵抵禦外敵。兵部尚書何鑑奏“近自成化二十年以來,達賊節從莊浪等處入至蘭州搶掠,因無本衞精兵戰守,累次被賊將成等户余余丁趙瑾等人畜搶去,本城雖有備冬西安等衞官軍,因是隔衞,既不依期到邊,又不深知地裏,浪費糧草,無益於事,切思蘭中二衞官軍,遠戍甘涼,自己家下人畜被賊殺掠,無從救護。”且西安等衞班軍也只有備冬時才會調撥蘭州,平日無法協助抵禦蒙古,致使蘭州衞官軍遠戍他邊,自己家人的安全卻得不到保障。

二、兵員構成

蘭州衞的兵員主要由祖伍兵、募兵、班軍以及充發軍等構成。

1. 祖伍兵與募兵

明代建立軍户世襲制度,專設軍籍。一朝為軍,終身為伍,父死子替。因而稱世襲的軍人為“祖伍兵”。至明中期,邊防漸危。世兵制下的兵員羸弱,戰鬥力不強,無法勝任防禦重任。明廷下令招募兵員,以充軍隊,並按營編隊。據《明實錄》記載,蘭州衞於成化年間就有募兵。

明代蘭州衞的駐軍規模如何?兵員構成是怎樣的? 第3張

其中一部分還是土達,土達是指內附於明朝的蒙古人,由朝廷安插在各地戍守邊防,熟悉邊地地形,身體素質好,戰鬥力也較強於明代的衞所軍。蘭州境內數量較少,主要分佈在青海、河洮岷一帶。成化九年,右副都御史馬文升巡撫陝西時,奏議置邊備三事,“……其三,肅府與黔國公家人先皆是歸化土達,今子孫漸眾容易滋事,其臨近固原選取精於騎射的精壯之士,與固原官軍操練,或於本堡防守。”嘉靖以後,為了解決蘭州衞祖伍兵大量逃亡,或調御他處防守,造成本衞無軍可守的困局,逐漸增加募兵數量,防守河橋,招募對象主要為當地的義勇、民壯。

對此《邊政考》載:“蘭州駐紮防守河橋,蘭州等衞所馬步官軍並招募民壯,土兵共一千九十八員名,實在馬步官軍九百二十七員名,事故在逃等項一百七十一員名。”

2. 班軍

“班軍者,衞所之軍番上京師,總為三大營也。”除了京操班軍外,班軍類型還有很多。“有諸鎮旗軍入衞京畿薊鎮的入衞軍(兵)、江北諸司旗軍番戍北邊重鎮的邊操軍和防秋、防冬軍(兵),有各都司衞所內部對本都司內重要地區(如省城或關隘等)的番戍,還有幾個都司或一都司對軍事要塞的輪流番戍。”蘭州瀕臨黃河,冬季河水結冰,為通虜之大道,需調兵“防冬”。

明代蘭州衞的駐軍規模如何?兵員構成是怎樣的? 第4張

兵部左侍郎王邦瑞言:“今河套數千裏,悉為虜庭,賀蘭山後,亦竊盤踞,每一入寇,動稱數十萬騎。是皆迫臨蘭州,朝發夕至,加以諸番攜貳,叛服靡常,於是,在我之險,虜據其北,我軍不能逾河以耕,良田盡蕪矣,且橋本濟我,虜亦可濟,每春夏時,偵探稍疏。輒趁隙渡橋,猝至城下,而人莫之覺,至冬水合,又時時可至。故曰不可恃,非河之不可恃也,在防禦之如何耳用,是蘭州四時無不防虜,在昔本為內地,而今當要衝與諸邊等。故設偏將以守之,又設憲臣以整飭之,可謂防之周矣。”為了加強蘭州衞的冬防,每年十月份左右,明廷遣陝西總兵就近選調臨洮、鞏昌各衞官軍於蘭州戍防。至次年冰解遣還休息。

成化二十二年八月,陝西守臣奏,“(請)於臨洮,鞏昌二衞各選指揮千户一員,精壯官軍四百人,歲以十一月詣蘭州、靖虜新設墩台、城堡按伏截殺,至次年冰解之後遣還休息。甘、肅(實錄作蘭)二衞仍撥軍餘百人,百户二人分守各堡,時加偵望。由擇洮、岷、河州及西安等衞原戍固、靖、騎步兵各千人,委把總指揮二人,(亦)歲以十月各詣蘭、靖要害,會各所調臨鞏兵防禦警急。”除防冬之外,平時也會根據戰備需要調莊浪各衞士兵協守蘭州。

“鎮羌堡防守官軍七百員名,調到莊浪衞見在官軍一百員名,蘭河等衞見班官軍六百員名。岔口堡防守官軍調到蘭州備禦見班官軍四百員名。”蘭州衞調入官兵多是防冬軍(兵),冰合調入,冰解遣還,猝難策應。相反,蘭州衞的兵員也會被外調輪番戍守邊地,“出班地”的選擇為了減輕班軍負擔,同時能夠快速應援,因而遵循就近原則。

以守禦甘肅鎮各衞所為主。宣德年間,上諭兵部侍郎王驥曰,“西北邊防最切要,必須處置得宜,昨觀所進軍數,如延安,慶陽諸衞近寧夏,卻往戍甘州;臨洮,鞏昌,蘭州諸衞近甘州卻戍寧夏,舍近趨遠勞費實多,又肅州鎮番西寧秦州皆臨極邊,當自為守,亦分戍他處,乃別調官軍戍其地,此於人情皆非便爾……勇等議以寧羌,蘭州,秦州,臨洮,鞏昌,山丹,永昌,涼州,莊浪及甘州左右中前後五衞官軍戍甘州,通計九千八百七十餘人,肅州鎮番西寧秦州衞禮店千户所去甘州遠者,皆遣還,從之。”自此,蘭州衞的班軍戍邊地主要變為臨近的莊浪、甘涼等地。

明代蘭州衞的駐軍規模如何?兵員構成是怎樣的? 第5張

弘治七年,“上命蘭州衞馬步官軍八百五十員名,羣牧所旗軍百五十二名,以備店子溝、黑石溝、青道溝、紅道溝、沙井溝、、廟兒溝、鹹水溝、莊浪河口、大通河口遏虜,不使為居人行旅之害。”萬曆二十七年,松山新邊修筑後,蘭州衞守軍移駐紅水、三眼井、永泰等沿邊堡城(景泰縣寺灘鄉永泰古城),戍守新邊。總之,終明一代,蘭州衞的外調兵員遠遠多於內調。

3. 充發軍

洪武時期,朱元璋將許多罪犯謫戍蘭州,以充軍隊。“洪武三年十二月,宥松江盜錢鶴皋餘黨,初鶴皋作亂,伏誅其黨誅連不已,至是復逮至百五十四人,法皆當死,上曰,賊首既誅,此脅從者俱貸其死謫戍蘭州”,“甲子,中書省臣言,民有販賣私鹽者,於法當誅,請如律。上曰彼皆細民,恐衣食不足而輕犯法,姑杖之,發戍蘭州”,永樂時期,明王朝將安插在涼州一帶蓄意製造叛亂的土達也遷移到蘭州屯守。

謫戍蘭州的除了罪犯之外,還不乏有一些南方的文人學士,如沈繹,字成章,江蘇吳縣人,明洪武中謫戍蘭州,精醫道,善琴書。臧景明,浙江山陰人,明時謫戍蘭州,善詩文。這些人都飽腹詩文,促進了蘭州當地文化的發展以及教育風氣的形成。

4. 戰車

蘭州衞的軍需裝備除武器、戰馬外,還有戰車。“戰用車,古法也,行則載衣糧,止則結營戰”。明代的戰車以配備火器為標誌,正式使用於戰場是在正統年間,大同總兵朱冕建議以戰車備虜,造小火車380餘輛。明代各衞所配備的戰車類型多種多樣,蘭縣都指揮僉事所造獨輪小車就是其中很具代表性的一類戰車。

結語

士兵行軍所要攜帶的衣甲器械和糧草補給都可以放在車上,這樣在大大減輕士兵負擔的同時還可以更多的攜帶物資,一車多用且造價低廉。騎兵、火器、戰車配合使用,大為增強了蘭州衞的防禦能力。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