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大內高手會是武功絕頂的閹人太監嗎?

本文已影響1.27W人 

武俠的世界裏有一個特殊的羣體,和真正的門派弟子有着本質區別,也不是拋頭露面的大俠。他們凌駕於普通的綠林之上,卻沒有人敢去懷疑這羣人的實力,沒錯,這還是一羣人,既可以叫做大內高手,也可以稱爲保龍一族。

因爲皇宮對於百姓來說是封閉的,和朝廷之外的外相對應,所以稱爲內,再加上皇宮面積龐大,遂稱大內。如《舊唐書 德宗紀上》中寫,天寶元年四月癸巳生於長安大內之東宮。《史記 景宗本紀》則指出,置左右內官,屬大內。而大內高手就是皇宮內培養的一些特殊人才,他們的作用有多種,但在主觀上是負責皇宮警衛的人員,始於唐朝。

真正的大內高手會是武功絕頂的閹人太監嗎?

網絡配圖

武功高強則是這羣人的標配,但在這之前,已經出現這種專門爲高級領導配備的警備人員。比如《三國志》記載,初,許褚所將爲虎士者從征伐,太祖以爲皆壯士也,同日拜爲將,其後以功爲將軍封侯者數十人,都尉、校尉百餘人,皆劍客也。這裏邊的劍客就是武功高手,在當時屬於曹操的私人保鏢隊伍。

再往前一點的大秦,始皇帝的周圍只有軍隊保護,是沒有大內高手出現的。所以也就出現了荊軻刺秦時,秦王自己拔劍與荊軻打鬥的尷尬。與後來的大漢不同,雖然都是有着很強的尚武精神,但是漢朝皇帝不僅練武,身邊還有高手存在。如劍客王越既做過虎賁將軍,還是漢桓帝、漢靈帝在位期間的武術老師。王越在傳說中的勇力可比呂布,和對陣的武將不同,他更擅長於刺殺與技巧。後來曹操挾天子令諸侯,王越又成了曹丕的老師。這個人卻一心爲官,幾乎從未出宮,所以他的武功究竟怎樣,並沒有流傳出來。

王越有個徒弟叫做史阿,後來也在曹丕身邊,在曹丕的《典論·自敘》中講,餘又學擊劍,閱師多矣,四方之法各異,唯京師爲善。桓、靈之間,有虎賁王越善斯術,稱於京師。河南史阿言昔與越遊,具得其法,餘從阿學精熟。可見在曹丕的眼裏,史阿是個有真本事的。

如果細分一下後來大內的武裝人員,既有禁衛軍,左右威衛,驍果衛,千牛衛,龍武衛,還有羽林衛,內衛等等。級別一個比一個高,雖然有些朝代的稱呼會改變,但大內的人員往往不減反增。這是隸屬於皇帝的親衛隊,嚴格意義上只有皇帝才能命令的隊伍。大內的軍隊是整個國家軍隊體制中級別最高的,權利也相當大,於封建體制中,除了皇帝,幾乎沒有人敢對他們不敬。

真正的大內高手會是武功絕頂的閹人太監嗎? 第2張

網絡配圖

以上的這些都屬於制式部隊,但在一些武俠作品中,並沒有出彩的表現。江湖中的高人有着各種辦法能夠進入大內;十步一崗,五步一哨的警戒系統並不能阻擋。比方在傳統的武俠小說中,皇帝寢宮都是一些江湖人士來無影去無蹤的地方。那麼,這裏也就成了關鍵之處,也是太監與內侍輪番登場的開始。

在我們的武俠文化之中,太監會武功是個繞不過去的話題,爲什麼大內高手到了最後會是一羣閹人呢?這個理由是從哪裏來的?這就要提到一種設定,首先認爲這羣人性格扭曲,陰狠毒辣,打着皇帝的政治走向卻總是做着一些腐敗殘暴的事情。最主要這羣人相當厲害,如果說近衛是高手的話,那麼太監一定是高高手,畢竟大部分的時間,太監代表了終極反派。

歷史上真的有這樣的太監嗎?

答案有些否定,雖然太監會武術誰也擋不住,但從純粹的歷史角度出發,太監也好,內侍也罷,不過都是一些服侍皇帝的人物;加之封建年代的局部手術並不是相當完美,甚至有許多人經受閹割後沒幾天就傷口感染掛掉了。清朝雍正年間倒是設立了技勇太監一項,這也是太監會武術的起因之一,加之武俠中比較玄妙的說法認爲太監終生童子狀態,對修煉武功有加持助益。實際上,清朝僅有拳師董海川在王府裏做過太監,問題是在做太監之前,董海川便有了一身的本事與名氣,至於到底是割了厲害還是不割厲害,這就沒法推敲了。內侍就更不行了,往前了說,曹丞相一句我夢中好殺人就表明了這些人真的不會功夫。

那麼,太監會武功的這個設定從哪來?

明朝是太監最具代表的一個時代,正史當中有劉瑾,魏忠賢,鄭和,汪直,王振,馮寶等等。其實這裏邊要說會武功的,可能僅有鄭和一個,史書講鄭和知兵習戰這也是能做統帥的意思,如若真來探究他會不會武功,卻是沒有定論的。並且在明以前,宋代的童貫,李憲也率領數十萬大軍跟外敵死磕過,也都是依靠軍功升官發財的人。

準確的說,這只是武俠文化營造了一個氛圍,因爲真正的太監只是普通人而已,或許可以練武,但從醫學角度出發的話,他們極有可能由於雄性激素的分泌不足,顯得弱小。之所以把太監比喻的如此厲害,這也是因爲明朝太監在政治比例中達到了其他時代都無法重要的位置。於是出現了曹少欽,雨化田,東廠,西廠,錦衣衛等等,而且在武俠世界裏,這裏的太監終結了許多的豪俠壯士。單田芳的評書裏有一句話,叫做行走江湖要小心三種人,分別是僧道,殘疾,女人。仔細想一下,就會發現,這幾種人在武林的設定中都會突出一些。太監就是一個不純粹的男人,也叫陰陽人,可以算作殘疾類別中的奇葩,因爲在常人來看,他們從生理到心裏都算缺少構造。需要一個反派設定的話,那麼明朝的太監有着太多的可用理由。

真正的大內高手會是武功絕頂的閹人太監嗎? 第3張

網絡配圖

清代的初期的大內高手並不多,到晚期的時候卻無比繁榮,現今能夠知曉的人物也是數不勝數。康熙皇帝擊殺鰲拜之時就培養了自己的大內高手,當然不是韋小寶,多隆,海大富。只是一些善於摔跤的少年,但就是這麼一羣少年擊敗了滿洲第一勇士,受過巴圖魯封號的鰲拜!有道是好漢架不住人多,好虎架不住羣狼,身經百戰的鰲拜在這一刻都沒等反應過來就趴了,這就是現實的存在。

由此可見,大內高手這個職業並不是需要多麼高強的本領,而是在皇帝下令之時敢於悍不畏死的去挑戰那些不敗的神話。清代後期的武舉也爲大內提供了不少高手,當時有個善撲營的制式部隊,就是用來保障清朝皇宮安全的隊伍,時常會請一些民間的武林高手與其教學,切磋等等。宮寶田,楊露禪等武學大家,都有過在此教授本事的記錄。

在此之外,歷史中還有一些大內高手的出現,和保護大內不同,這羣高手是反着做的,他們纔是皇家的終極殺人王。裏邊的構造也複雜了很多,殺手多是丫鬟太監,也有宮女隨從,再到廚子醫生涵蓋無數角色,毒殺是他們最擅長使用的項目。暴露了也不怕,皇宮大內水井無數,往裏一扔就算完事。皇宮深處的較勁是帶來這些緣由的因果,在這種體系中,心計的毒辣比江湖上的腥風血雨更甚,既有爲了爭寵下毒的,也有懷不上孩子下毒的,懷上孩子也下毒的;簡直就是撕逼電影的片場。封建制度下的皇宮內部本來就並不安穩,可能一些大俠還在苦苦尋找機會潛入大內刺殺之時,裏邊的那位早就被一碗毒藥端在了面前。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