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神探狄仁傑的故事是如何發展並走紅海外

本文已影響1.09W人 

近些年來,久播不衰的電視連續劇《神探狄仁傑》以及電影大片《狄仁傑之通天帝國》,包括最近上映的三D大片《狄仁傑之神都龍王》,無不把唐初的一代名臣狄仁傑,描繪成爲一個無所不能的通天神探,使人們看到的是一個神話般的人物。去年,就連電視劇《神探狄仁傑》中狄仁傑和他的部下李元芳的普通對話:“元芳,你怎麼看?”,都成了走紅網絡的流行語。那麼,狄仁傑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呢?他是怎樣從一代名臣演變成了“福爾摩斯”般的“神探”?他又是怎樣變成“神探”後而飄洲過海的呢?要弄清這一演變過程,還得先從狄仁傑的履歷說起。

解密神探狄仁傑的故事是如何發展並走紅海外

網絡配圖

狄仁傑,字懷英,唐貞觀四年(公元630年)生於幷州(今太原)的官宦之家。唐高宗顯慶元年(公元656年),二十六歲的狄仁傑經過明經考試,被舉薦調任爲汴州參軍。不久,狄仁傑不知何故被胥吏誣告,估計與他剛直的性格有關。所幸的是,這一刁狀告到了黜陟使閻立本那裏。閻立本是唐代最著名的畫家,當年長安“凌煙閣”上的羣英圖以及今日之國寶《步輦圖》、《歷代帝王圖》都出自他的手筆,因爲他的畫名太大,以至人們忘了他當過宰相,當時就有人稱之爲“右相馳譽丹青。”不過,此時的閻立本卻是在汴州巡察的“欽差大臣”,受理此案後,他不僅弄清了真相,還發現狄仁傑是一個德才兼備的不可多得的人物,稱之爲“君可謂滄海之遺珠矣。”(見《新唐書.列傳第四十.狄仁傑》)因此,不但沒有處分他,還將其推薦爲幷州法曹參軍。

在地方主持判案工作將近二十年後,狄仁傑於上元二年(公元675年)終於上調中央,當上了大理丞。大理丞既要負責京師案件的審判,也要複覈全國各地的判案,官不大,責任大。在一年之內,狄仁傑就清理了全部積案,涉案人員達一萬七千多人,事後竟沒有一個人喊冤的,這事在當時就被傳爲佳話,時稱其爲“平恕”。

解密神探狄仁傑的故事是如何發展並走紅海外 第2張

網絡配圖

狄仁傑可貴之處還在於敢犯顏直諫。唐高宗儀鳳元年(公元676年),左威衛大將軍權善才、右監門中郎將範懷義,誤砍了昭陵(唐太宗陵)的一株柏樹,唐高宗大怒,命令將二人處死。狄仁傑卻上奏爲二人辯護,認爲他們按律罪不當死。高宗聲色俱厲地說:“他們置我於不孝之地,必須處死。”狄仁傑卻神色自若地申訴:“犯不至死而致之死,何哉?今誤伐一柏,殺二臣,後世謂陛下爲何如主?”(見《新唐書.列傳第四十.狄仁傑》)唐高宗冷靜下來後,覺得狄仁傑說得有理,二人遂被免死。

數日後,狄仁傑被唐高宗擢拔爲“侍御史”。侍御史是御史臺官員,屬於監察系統。此官和大理丞一樣,也是從六品,別看侍御史品級不高,卻是監察官員的官,且對日後的仕途有很大幫助,因爲它的升遷要比其他機構快。此次擢拔,足見唐高宗對狄仁傑的重視。

解密神探狄仁傑的故事是如何發展並走紅海外 第3張

網絡配圖

侍御史除了監察官員外,也負責審訊案件。不過,審訊的對象不是百姓,而是官員。在任職其間,狄仁傑不留情面地彈劾了唐高宗的兩個寵臣加權臣。一個是司農卿韋弘機,此人爲高宗修了很多特別寬敞豪華的宮殿。狄仁傑上奏章彈劾他引導皇帝追求奢泰,韋弘機因此被免職。另一個是左司郎中王本立,因其受寵,便恃恩用事,也被狄仁傑揭露彈劾。對皇帝的說情,狄仁傑一點也不買帳,最終將王本立拉下了馬,“繇(於)是朝廷肅然”。這一時期的狄仁傑,給世人的印象是能力超強,判案如神且鐵面無私,這大概就是後來狄仁傑會被渲染成“神探”的重要初始原因吧!

唐高宗在位後期,狄仁傑先後任歧州、寧州、豫州刺使,在各地皆有善政。後因得罪權貴,被降爲洛州司馬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