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遷都北京 竟然是因爲朱棣辦了兩件蠢事

本文已影響8.6K人 

大明王朝三個世紀,光榮屈辱都不少,但一件閃光精神舉世公認:堅強不屈。最出名的是一句熱血宣言:天子守國門。濃縮的正是大明朝一件震撼六百年的鐵血大事:定都北京!自從明朝永樂大帝朱棣遷都北京起,歷代大明天子,態度也清一色:以九五之尊的身份,做守住大明的勇士,彷彿健壯的臂膀,護住華夏文明,哪怕大廈將傾的前夜,明末崇禎帝,依然拒絕苟且逃生的機會,淡然走到煤山頂上,以慷慨的殉難,結束守護者的使命。

如此擔當,比比後面一個朝代就知道:瞧見幾千個洋兵打來,立刻就毫不猶豫躍馬駕車,撒丫子扔下京城開溜。太后跑的比皇上快,皇上跑的比官快,官跑的比兵快,兵跑的比老百姓快。直叫人感慨一聲:都拿北京當首都,做人的差距怎麼就這麼大呢!但熱血澎湃的尊重過後,待到頭腦冷靜下來,一個觀點也刺耳:曾締造強盛文治武功輝煌的超級大國明王朝,之所以會意外淪亡,就是遷都北京惹的禍。

明朝遷都北京 竟然是因爲朱棣辦了兩件蠢事

網絡配圖

 一:遷都北京,一場爲明朝滅亡的挖坑之旅?

遷都北京的正面效果,堪稱立竿見影,大明加強對草原的控制,以北京爲核心組建邊軍。哪怕到晚明,精銳明朝邊軍,依然曾和滿洲八旗殺到山川失色。遷居伏爾加河的土爾扈特部,清代萬里歸國後,第一件事就是出示明朝冊封印信:早在大明起,我心就已是中國心。

但爲什麼大明最後還痛失江山呢?打個比方就知道。首都是心臟,出亂子更像火藥桶爆炸。定在北京,就好比把火藥桶擺在陣地前沿,萬一守不住呢?腦補崇禎的困局,一邊清朝八旗如狂風,一邊李自成農民軍如烈火,北京成了夾心餅乾,在甲申國難裏被無情擠碎。好比強壯的人心臟被捅了一刀,再壯徹底沒命。確實遷都惹的禍。

明朝遷都北京 竟然是因爲朱棣辦了兩件蠢事 第2張

網絡配圖

 二:南京,最無奈的選擇

大明朝1368年開國,當時首都還是南京,爲什麼選在哪裏,最重要原因三個字:錢鬧的!明朝開國,堪稱最差錢,明太祖朱元璋登基時,仗還在打,天下更殘破,揚州只剩十八戶人家,好些縣因爲人口稀缺,不得不合並。所以比起漢唐休養生息,明朝採取了最直接辦法:國家砸錢重建,全國農民發種子耕牛,堤壩河道就修了五萬多。辦法是豪氣,可錢呢?定都南京,好處就在這,控制最富的江南地區,單獨設高賦稅,別的地方每畝三升田賦,蘇州卻得三鬥。後世爭議多,當時真造血,給重建的明朝補足了血,撐起了拔地而起的風光。

但在這裏建都的弊端,朱元璋也門清,以他自己話說“折數不久”,也考慮過遷都,備選過汴梁長安北京,但北京是最次要選項,熱門的是長安,派太子朱標實地考察,可正糾結要不要遷,朱標卻過世了。這下年邁的朱元璋心灰意冷,徹底斷了念頭。等到朱元璋駕崩,孫子建文帝朱允炆登基,兒子朱棣造了反。南京的毛病一下暴露:華北良好交通條件,令坐鎮北京的朱棣發揮騎兵優勢,霸氣秒殺了南京。可等朱棣變成永樂大帝,深情回顧成功過程,也自然冒冷汗:南京保險嗎?既然不保險,當然也要遷,但爲什麼這次是北京呢?因爲朱棣登基,辦了兩件傻事後,就必須遷都北京了。遷了可能挖坑,不遷?死的更快!

明朝遷都北京 竟然是因爲朱棣辦了兩件蠢事 第3張

網絡配圖

 三:兩個傻事,必須北京!

朱棣的第一個傻事,就是登基後大手一揮,把戰略要地大寧賞給了爲他出力極多蒙古朵顏三衛。這樣朵顏三衛的地盤,從此橫亙遼瀋宣府以北三千里,只要作亂,不但燕雲要地觸手可及,遼東與中原聯繫也將被切斷。真是開了恐怖天窗!比這開天窗還恐怖的,是朱棣接下來這件事:五王內遷!本來在明太祖朱元璋的國防設計裏,既然南京不保險,那就強化邊防,長城以北五位藩王掌握重兵鎮守,好比牢固圍牆,把整個邊境鎮太平。以明朝中期兵部尚書馬文升的讚歎說:胡虜遠遁,邊防寧謐。

於是,本着這一目標,大明開國一個空前工程上馬了,營造北京!先後調用的工匠,就有三十多萬,民夫更多達百萬,單營造宮殿所需要的木材,都要全數從四川山林採集,每一根木頭運到北京,就是龐大的人力消耗。粉刷需要的塗料,每一斤塗料,就更需要一萬六千貫錢的採購費。如此規模宏大的北京城,永樂十八年十一月正式完工,更堪稱中國古代工程史奇蹟!而這個強大工程,最方便之處,還是它的運轉模式,明朝遷都北京,但南京依然是陪都,保有完備中央機構,好比備用系統,南京北京之間,更有京杭大運河連接,確保成功運轉。正如明朝名臣邱浚讚歎:用南京之財富,會西北之戎馬,無敵於天下。明朝曾經的強大,正是這樣運轉出來的。

可是這看似強大的系統,真正斷了血,卻也是白搭。自明朝中期起,當明朝財政體制越發脫節後,定都北京的弊病,也就徹底放大,再好的系統,沒錢也轉不動。以這個意義說,不管遷到哪裏去,根子上沒有改變的明朝,還是難免滅亡的悲劇。與時俱進,任何一個年代,任何國家的興衰,都是至理名言。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