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爲什麼會怕老婆?胡適怕老婆趣事大揭祕

本文已影響1.61W人 

一般來說,敢於公然承認自己是怕老婆的男人,非但不乏幽默,且有炫耀之嫌,因爲真正怕老婆的人,是沒有這等勇氣的,可是胡適卻把怕老婆的風俗與民主建設聯繫起來,說什麼凡是怕老婆的,就有實行民主的希望,這話讓人難於接受。

據《胡適之先生晚年談話錄》記載,胡適不僅把怕老婆當作他的一句口頭禪,而且還喜歡收集世界各國怕老婆的故事和有關證據。

有一次,巴黎的朋友寄給胡適十幾個法國的古銅幣,因錢上有“PTT”三個字母,讀起來諧音正巧爲“怕太太”。

胡適和幾個怕太太的朋友開玩笑說:“如果成立一個‘怕太太協會’,這些銅幣正好用來做會員的證章。”後來臺灣某報刊把這件事當作趣聞披露,他看到後還很高興,當即給祕書胡頌平講了一個他收集到的意大利人怕老婆的故事。

胡適經常到大學裏去演講,演講中他常引用孔子、孟子、孫中山先生的話,引用時,他就在黑板上寫:“孔說”,“孟說”,“孫說”,最後,他發表自己的意見時,竟引起了鬨堂大笑,原來他寫的是:“胡說”。

胡適爲什麼會怕老婆?胡適怕老婆趣事大揭祕

有一次,胡適講笑話時,說起古時候的女子要三從四德,現在的男人也要“三從四得”,別人問他,男人的三從四得有何講究?

胡適笑着說:“三從是:一、太太出門要跟從;二、太太命令要服從,三、太太說錯了要盲從;四得是:一、太太化妝要等得;二、太太生日要記得;三、太太打罵要忍得;四、太太花錢要捨得。”他的話剛一說完,大家都忍不住笑噴了!

古舊書商魏廣洲講過胡適買書,因懼內而不能痛快地付書賬的尷尬,胡適常買書,對舊書商很客氣,但家中的財權掌握在夫人手中,先生愛買書,太太不愛給錢,書賬能拖就拖,實在拖不下去了纔出手還賬,還賬時嘴裏還牢騷埋怨不斷,大家佩服胡適,但做他的買賣要和把錢摳得緊的胡太太打交道,大多感到麻煩不痛快。

胡適在《胡適留學日記》中有一節“餘之書癖”,在舊書肆賤價購得兩本原版世界名著——H·A·泰納的《英國文學史》和吉本的《羅馬帝國興衰史》,胡適在日記中記下來,以志滄桑之慨,“吾有書癖,每見佳書,輒徘徊不忍去,囊中雖無一文,亦必借貸以市之,記之以自嘲”。

對於愛書、購書有癖好的人來說,最痛苦、最無奈的事莫過於面對夢寐以求的書,而囊中羞澀,琉璃廠的書商給胡適送他想要的書時,面對的不是無錢買書之虞,而是如何動員太太痛快地付錢,胡適真是好修養,任憑他的太太怎樣發牢騷、如何抱怨他買書,也不會衝她發脾氣,他的所爲真是“P.T.T”俱樂部成員的楷模。

難怪胡適晚年說:“容忍比自由更重要”,我冒昧地猜想,是不是和胡適懼內的心理感受和生活經歷有關呢?

胡適爲什麼會怕老婆?胡適怕老婆趣事大揭祕 第2張

豈止是買書懼內,還有飲酒,也怕老婆,當然這可能是巧妙的託辭,1931年春天,胡適由滬赴平,路過青島,楊振聲、梁實秋邀請他到青島大學演講,講題是《山東在中國文化裏的地位》,就地取材,對於齊魯文化的變遷,儒道思想的遞演,講得頭頭是道,孜孜不倦,聽衆無不歡喜,當晚,青大設宴,有酒如澠。

當時,青島大學的八位教授、老師經常聚會,名爲酒中八仙,30斤花雕一直喝到酒罈見底,胡適看到他們划拳豪飲的場面,連忙從袋裏摸出一隻大金戒指給大家傳觀,上面刻着“戒酒”二字,是胡太太送他的,聞一多見狀,笑呵呵地說:“不要忘記,山東本是義和團的發祥地之一。”胡適以遵夫人之命爲藉口,作勸酒的擋箭牌,好在朋友也明白他的處境,也不勉爲其難。

而事實上,除非身體情況不允許,“胡先生酒量不大,但很喜歡喝酒”,(梁實秋語)胡適懼內,我以爲,一是他深刻洞察了人類婚姻的本質和他所處的情狀;二是他的確離不開他的太太,有愛有責任,儘管胡適的身邊不缺少紅顏知己,也有婚外戀情,比如,韋蓮司和曹誠英,但胡適與江冬秀牽手一生,不離不棄,白頭偕老。“山風吹亂了窗紙上的鬆痕,吹不散我心頭的人影。”對曹誠英有這樣刻骨的相思,胡適還是沒有離開江冬秀,當然這不是懼內能解釋的,這是胡適的理性,胡適先生懼內,從來不掩飾這一點,且常拿來自嘲,自嘲是一種人生境界,這種境界是常人難以企及的。

儘管如此,瞭解胡適的人並沒有被其幽默所矇蔽,1961年5月,臺灣一份報紙刊登一篇《胡適之僞裝懼內》的文章,其中有這樣的話:“留着冬秀(胡適的太太)作女皇,這是虛君,實權自在首相手中”。

胡適爲什麼會怕老婆?胡適怕老婆趣事大揭祕 第3張

據說,胡適讀罷不禁哈哈大笑:“這個人好像知道我過去的事情,大體都不錯,但有些地方是胡鬧了。”他還說,所謂“胡鬧”,其實是指有些引證的材料與事實不符;至於“僞裝懼內”,他還是默認了。

需要指出的是,縱觀胡適的一生,他所謂怕老婆的民族容易實行民主的議論,看似生拉硬扯,卻也不無道理,他的意思,不過是希望國人應該多一點“人類的第三種本能———謙讓”,也就是他所說的容忍,而不要動不動就以舌頭加拳頭,甚至用機關槍加坦克來解決問題。

正因爲如此,要真正瞭解歷史人物,千萬不能忽視他們的感情世界和生活瑣事,這也是胡適等一代宗師所倡導的觀點,但是卻不能被僞道學家們所接受。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