沆瀣一氣是什麼?崔瀣是什麼人?

本文已影響3.54K人 

現在咱們形容一些不怎麼樣的人相交,叫做臭味相投,用一個文雅點的詞兒,就叫做“沆(hàng)瀣(xiè)一氣”。那麼“沆瀣”是什麼意思呢?說到這兒,就不得不提起兩個人,他們是同姓,都姓崔,一個叫崔沆,一個叫崔瀣,就是因爲他倆的一段故事,纔有了沆瀣一氣這個詞兒。

他們是唐代人。崔沆是唐僖宗年間的官員,官至禮部侍郎,負責貢舉。什麼是貢舉呢?在古代,地方上向皇帝推薦人才,就叫貢舉。

根據宋代的一部典籍《南部新書》所說:“又乾符二年,崔沆放崔瀣,譚者稱座主門生,沆瀣一氣。”這段話是什麼意思呢?乾符,就是唐僖宗的年號。在乾符二年,崔沆在負責貢舉選拔的時候,選中了一個叫崔瀣的人。根據唐代的慣例,這負責考試的人,算是考生們的老師,叫做“座師”,也叫座主;而那些考生呢,就是座主的門生。因爲這倆人都姓崔,所以當時的人們就開玩笑說,座主、門生這倆人是沆瀣一氣。這其中當然有一點譏刺的意思在內——誰知道你們有什麼關係?

沆瀣一氣是什麼?崔瀣是什麼人?

但是有的朋友會問了,那如果這倆人一個叫崔甲,一個叫崔乙,是不是也能被人造出“甲乙一氣”這樣的詞來呢?

答案是不行,因爲人們之所以將“沆”“瀣”放到一起,是因爲在古時候的確就有“沆瀣”這麼個詞。

《楚辭》中有這麼一句話:“餐六氣而飲沆瀣兮,漱正陽而含朝霞。”這句話直譯成今天的語言,就是飽餐六氣,以沆瀣爲飲料,以正陽漱口,口含朝霞。這裏的沆瀣,指的是夜間的“水氣”,而正陽呢,是指日中之氣。對古代人來說,沆瀣、正陽、朝霞等等,都是天地之氣,是可以用來使自己獲得能量的東西。

這麼一來大家就會明白,“沆瀣”是一個自古就有的詞彙,只不過很巧的是,在唐代出現了崔沆和崔瀣兩個人,於是人們借用這個詞來形容兩人之間的關係而已。

其實雖然今天“沆瀣一氣”是個多用於貶義的詞語,但在古代,有不少時候它還是用來形容人們志趣相投,也有褒義的成分。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