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歷代皇帝都要珍藏王莽的頭顱?

本文已影響1.11W人 

古代歷史上英雄人物輩出,王莽的故事大家聽過嗎?

富於浪漫主義色彩的王莽,近年來又被賦予了一個新的標籤:穿越千年的改革者。在評價王莽的問題上,衆史家似乎並無太大爭議,千百年來多用抨擊指摘之詞,將其視爲篡漢的逆賊和荒唐的暴君。基於這種基調,王莽慘死,頭顱被歷代君王收藏,似乎也是合情合理之事。

可是,如果我們在回顧王莽死時的慘狀,或許還容易產生一種質疑:王莽的頭顱,果真在亂世中存留下來了麼?

我們不妨來看《漢書》中王莽之死的記載:“商人杜吳殺莽,取其綬。校尉東海公賓就,故大行治禮,見吳問:‘綬主所?’曰:‘室中西北陬間。’就識,斬莽首。軍人分裂莽身,支節肌骨臠分,爭相殺者數十人。公賓就持莽首詣王憲。憲自稱漢大將軍,城中兵數十萬皆屬焉,舍東宮,妻莽後宮,乘其車服。六日癸丑,李鬆、鄧曄入長安,將軍趙萌、申屠建亦至,以王憲得璽綬不輒上、多挾宮女、建天子鼓旗,收斬之。傳莽首詣更始,懸宛市,百姓共提擊之,或切食其舌。”——《漢書·王莽傳》

爲什麼歷代皇帝都要珍藏王莽的頭顱?

通過這段史料,我們可以得知,殺王莽者是商人杜吳,爲爭功,校尉東海公賓斬下了王莽首級,隨後士卒又將王莽屍體肢解,而王莽的首級被送到王憲處。後來,王莽的頭顱又被懸掛在鬧市,以示懲戒。結果,圍觀百姓紛紛擊打王莽頭顱,還有人將他的舌頭割下來吃了。

顯然,《漢書》中所載的王莽之死相當慘烈:其頭顱幾經週轉,遭百姓一頓踐踏,又甚至連舌頭都被割走了。那麼問題便來了:血肉模糊、面目全非的頭顱,還會被珍藏起來麼?亦或者說,用於示衆的王莽頭顱,還能剩下些什麼呢?

我們再回過頭來看《晉書·張華傳》中的記載,其稱晉惠帝元康年間的武庫中,曾收藏有漢高祖斬白蛇所用的劍、王莽的頭顱和孔子的鞋。值得注意的是,該書在記述武庫失火時,還有一句話非常值得關注:“晉惠帝元康五年十月武庫失火,累代之寶及漢高斬蛇劍、王莽頭、孔子履盡焚焉。時(張)華見劍穿屋而飛,莫知所向。”——《晉書·張華傳》

爲何偏偏加上這一句呢?其實,這是一種隱喻,漢高祖斬蛇所用佩劍於武庫失火時被焚,突然穿屋而飛,不知所蹤。所指暗示的便是晉惠帝失德,國祚將不久矣。此處同時強調的還有王莽頭顱和孔子之履一併被焚,也是這樣的用意:

爲什麼歷代皇帝都要珍藏王莽的頭顱? 第2張

史家稱王莽首級被百姓蹂躪或強調其被收入武庫,都是意在強調引以爲戒。此時武庫失火,燒掉了這顆首級(當然,我個人認爲此首級早已不存),自然也是指晉惠帝無道;同樣的道理,孔聖人的鞋子也被列在被焚之物中,其用意可見一斑。

概言之,歷史上王莽被誅後,其首級懸於鬧市,遭百姓蹂躪,甚至舌頭都被割走,足見其已很難保存。後人稱歷代帝王將其收入武庫,多半也是種春秋筆法,或並無此事。因此,《晉書·張華傳》稱王莽頭顱被焚一事,還應正確理解。至於網絡中大肆宣揚,王莽首級被歷代皇帝珍藏近三百年,當是曲解其意或誇大其詞了。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