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王昭君的一生,揮別長安前往匈奴和親

本文已影響2.11W人 

王嬙,字昭君,漢昭帝時期宮女,後遠嫁匈奴。她有着平沙落雁之姿,與貂蟬、西施、楊玉環並稱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接下來小編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王昭君出生於南郡秭歸縣寶坪村,其父王穰是老實巴交的農民,膝下有兩個兒子,他做夢都盼着能再添個女兒。

那年秋天,王穰終於等來了自己的小女兒,這孩子生來就皺着眉頭,不哭不笑,也不吃奶,用什麼哄逗都沒用。王家人急得團團亂轉,這時候,她嫂子拿來一把琵琶,在她面前扒拉了幾下。別說,歪打正着,這小女孩一下子就咧嘴笑了起來。

王穰老來得女,自然將女兒當成了掌上明珠,他不忍心隨隨便便給孩子起個名字,就花錢請村裏最有文化的老先生,給女兒起了個名字叫王嬙。

在一家人的精心呵護下,王嬙慢慢長大了。不但貌美如花,光彩照人,而且聰慧異常,琴棋書畫,無所不精。尤其擅彈琵琶,每當她彈琵琶的時候,附近十里八村的蛙不鳴了、蟬不叫了、鳥雀也停止了飛翔,都靜靜地在側耳聆聽這美妙的聲音。

王嬙的絕世才貌,順着香溪水,傳遍南郡,傳至京城長安。

探索王昭君的一生,揮別長安前往匈奴和親

公元前36年,漢宣帝不幸駕崩,漢元帝繼承了王位。他嫌棄宮裏的女人年老色衰,給點兒銀兩全都打發走了。他下詔遍選天下美女入宮,年齡不得大於十八歲。王嬙作爲南郡首選,被地方官府報了上去。

仲春時節,王嬙辭別父母親人,登上雕花龍鳳官船,順香溪、入長江、逆漢水、過秦嶺,歷時三個月,到達京城長安,爲掖庭待詔。

當時,從全國各地應招而來的美女,有上千人之多。漢元帝已經有四十多歲了,他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挨個相看選拔,於是就命令畫師毛延壽,將每個美女畫成一幅畫兒,送給自己看。

美女們爲了讓畫師把自己畫得漂亮一點,以便得到漢元帝的寵幸,爭先恐後地塞銀子給毛延壽。經過毛延壽的美化,很多長相遠不如王嬙的美女,都見到了漢元帝,都討到了屬於自己的封號。

毛延壽幾次暗示王嬙,要她多少出點銀兩,自己也好把她推薦給皇上。王嬙自持自己貌美出衆,楞是拒絕了毛延壽的無理要求。毛延壽一氣之下,在王嬙畫像的臉上,點上了一顆剋夫痣。

探索王昭君的一生,揮別長安前往匈奴和親 第2張

漢元帝做夢都想着能夠長命百歲,一見王嬙臉上那顆剋夫痣,嚇得腿都軟了,他可不想被這個女人給剋死。他將王嬙那張畫像撕得粉碎,將毛延壽趕了出去。

王嬙眼見着自己身邊的姐妹們,一個個搬離掖庭,有了自己的住處和僕人,過起了榮華富貴的嬪妃生活,心裏好不失落。她只能靠繡花和作畫,來打發寂寞無聊的生活。

王嬙不知道這種日子,何時是個盡頭。興許很短,興許很長,也興許就是一輩子。女人青春有限,轉眼,王嬙在掖庭就呆了三年。

公元前33年,北方匈奴首領呼韓邪單于,迫於形勢壓力,主動送來大量財物和珠寶,要求和漢朝結親,做漢朝的女婿。

漢元帝巴不得能不費一兵一卒,換來大片領土的安寧。故此他和皇后商量,看看派哪個公主去合適。哪曾想,不但沒有公主願意去,連王室宗親家的女兒,都沒一個願意去的。懦弱仁慈的漢元帝,只好下令在後宮的宮女中,挑選合適的人選。

王嬙聽說此事後,主動報名要求去匈奴和親。漢元帝喜不自勝,因她是民間女子,不是皇室支系,不能封爲公主,於是便賜封爲“昭君”。要她代表漢朝皇室女兒,去匈奴和呼韓邪單于成親。

探索王昭君的一生,揮別長安前往匈奴和親 第3張

按選定的良辰吉日,呼韓邪單于將要啓程回匈奴了。漢元帝爲了顯示漢朝的強大,在皇宮舉行了盛大的歡送儀式。一時間,鼓樂喧騰、紅袖飛舞、絲竹聲聲。

王昭君在衆人的期待中,似嫦娥仙子一般,嫋嫋婷婷而來。衆人都看傻了,世間竟有這麼美麗的女子,他們長這麼大,從來就沒見着過。

漢元帝更是大吃一驚,原來這等美人就在我的後宮,我怎麼就沒發現呢,準是畫師毛延壽搞的鬼,誠心讓我見不到這位美人,真是坑死寡人了。漢元帝忍無可忍,竟暗示派人給毛延壽送去了一杯鴆酒,當場毒死了毛延壽。

漢元帝強打精神,忍痛割愛,賞賜錦帛兩萬八千匹,棉絮一萬六千斤及無數黃金美玉等貴重物品,並親自送出長安外十餘里。戀戀不捨地看着王昭君在車氈細馬的簇擁下,漸漸沒入了地平線那端。

探索王昭君的一生,揮別長安前往匈奴和親 第4張

王昭君肩負漢朝和匈奴和親之重任,出潼關、渡黃河、過雁門。這一路,馬嘶雁鳴,催人心魂,悲切之感,使她心緒難平。王昭君在坐騎之上,撥動琵琶琴絃,奏起了悲壯無比的離別之曲。傳說連天上的大雁,都被王昭君的美貌和秦音所吸引,竟忘記了煽動翅膀,紛紛從天空中掉落了下來。

歷時一年多,於第二年初夏,王昭君到達了漠北,受到匈奴人民盛大歡迎。

呼韓邪單于高興萬分,立刻按匈奴王室制度,賜封王昭君爲“寧胡閼氏”。

公元前31年,呼韓邪單于去世,留下一子,名伊屠智伢師,後封爲右日逐王。

王昭君以大局爲重,按照匈奴習俗,嫁給了復株累單于。又生兩女,長女名須卜居次,次女當於居次。

公元前20年,復株累單于去世。

一年後,王昭君也去世了,享年33歲。

王昭君去世後,厚葬於今呼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傍黃河之水,後人稱之爲“青冢”。到了晉朝,爲了避晉太祖司馬昭的諱,改稱昭君爲明君,史稱“明妃”。

王昭君的歷史功績,不僅僅是主動報名要求出塞和親,更主要是和親之後,和匈奴人民友好相處,使邊塞的烽火熄滅了五十多年,增強了漢族與匈奴之間的民族團結。

元朝詩人趙介認爲,王昭君的功勞,不亞於漢朝名將霍去病。

昭君出塞的故事,深受人民喜愛,成爲我國曆史上,流傳不衰的民族團結的佳話!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